-
公开(公告)号:CN11895272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48304.4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立筋的复合材料疏散平台一体拉挤成型方法及制备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将酚醛树脂、溶剂、填料、颜料、分散剂和脱模剂混合,获得浸渍液A;将酚醛树脂和酚醛树脂固化剂混合,获得浸渍液B;一部分纤维纱牵引至浸渍液A中浸渍,一部分纤维纱牵引至浸渍液B中浸渍;将经浸渍液A浸渍的纤维、纤维织物、防火填充块及经浸渍液B浸渍的纤维同时穿过挤胶板,去除多余胶液,牵引至高温固化模具中,高温固化,获得带有立筋的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其中,经浸渍液A浸渍的纤维、纤维织物形成外板体,经浸渍液B浸渍的纤维位于相邻两防火填充块间,形成立筋;获得的带有立筋的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可以满足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397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1284594.4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用纤维筋拉吊索服役状态监测与评价方法,包括:S1:选取纤维及基体,确定纤维的体积含量,单模光纤在纤维筋截面按一定规则排布,将纤维、基体和单模光纤成型,形成纤维筋,根据设计承载力将一定数量纤维筋按照正六边形平行排布,形成用于桥梁的纤维筋拉吊索;S2:纤维筋拉吊索承受恒荷载与活荷载作用,采用毫米级高空间分辨率应变传感技术,对纤维筋拉吊索进行高空间分辨率应变测试,采集纤维筋拉吊索内全部光纤应变数据并分析应变曲线,计算每根纤维筋的刚度和纤维筋拉吊索整体刚度;进行服役条件下纤维筋拉吊索服役状态监测与评价。本方法能有效应用于纤维筋拉吊索服役状态的实时监测与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972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72128.2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构件制备方法及成型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复合材料螺旋构件成型模具;将多根纤维按照一定方向牵引至纤维集束器内进行集束,同时对纤维集束器内的纤维进行浸胶处理,获得浸胶纤维束,其中多根纤维在牵引的同时按照设定的速度周向旋转;将浸胶纤维束一端缠绕于阳模的螺旋凹槽内,按照设定速度单向牵引阳模,并通过阴模对缠绕于螺旋凹槽内的浸胶纤维束进行加热固化,浸胶纤维束固化后获得复合材料螺旋构件:通过复合材料螺旋构件制备方法及成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以解决现有生产方法仅能形成直的或者是单一方向的具有一定弧度的复合材料型材,不能对螺旋构型复杂、性能要求高的复合材料进行连续化生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83889.X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27 , G06F18/23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征边界效应与尺寸效应对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方法,包括:S1:制作由单模光纤和相应的基体组成的模型单向纤维复合材料;S2:对模型单向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光纤高空间分辨率应变测试,提取失稳时损伤临界聚类、损伤临界聚类所处的截面位置及模型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等数据;S3:重复S1‑S2,计算控制材料破坏的损伤临界聚类处于边界和内部的概率,确定损伤临界聚类所处位置与力学性能对应关系;S4:改变模型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截面尺寸和长度,重复S1‑S3,获取模型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截面尺寸与长度的演化关系。本发明能实现不同荷载工况下边界效应与尺寸效应对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62230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384525.1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臂节及其制备方法,碳纤维复合材料臂节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内芯填充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内部;大端端部连接预埋件预埋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内部大端端部,嵌设于内芯中;小端端部连接预埋件预埋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内部的小端端部,嵌设于内芯中;输送管支撑预埋件,预埋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内部的中部,嵌设于内芯中。该碳纤维复合材料臂节,端部连接部位采用镂空整体金属框架复合材料包覆预埋形式,兼顾重量及界面连接强度;内芯穿设三维网格状加强件,增强对臂架壳体的内部牵拉;壳体制备采用不同成型工艺复配,可实现较小的质量和成本获得较高的结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968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58607.6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式地铁隧道用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系统;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将纤维纱牵引至浸胶槽中进行浸渍,获得浸胶纤维;分别将纤维织物、防火材料和浸胶纤维同时牵引穿过预制成型板,牵引至高温固化模具,高温固化后,获得整体式地铁隧道用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其中在高温固化模具中,防火材料沿高温固化模具宽度或高度间隔布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整体式地铁隧道用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制备方法的设计以解决现有常规疏散平台存在的组装复杂、平台板组装存在缝隙和高度差,容易摔倒、防火隔热效果差,材料耐火等级不够等缺点,影响乘客疏散甚至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0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01559.0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多官能环氧树脂组合物、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改性多官能环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80‑90份、液体多官能环氧树脂10‑20份、酸酐固化剂90‑100份、促进剂0‑2份。该改性多官能环氧树脂组合物、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增强了环氧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浸润性和结合能力,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大幅提高且检测数据离散系数小,性能更加稳定,并且玻璃化温度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683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71233.0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化卡车侧裙板及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经第一树脂液浸渍的纤维纱和纤维织物牵引至模具中,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制备纤维增强筋板;将多个轻质芯板间隔放置,相邻两个轻质芯板间放置纤维增强筋板,将轻质芯板、纤维增强筋板和经第二树脂液浸渍的纤维纱和纤维织物同时牵引至侧裙板模具中,加热固化,通过拉挤成型工艺获得轻量化卡车侧裙板;通过轻量化卡车侧裙板成型方法的提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主流卡车侧裙板主要采用铝合金材料,虽然具有导流、降低风阻的效果,但是重量大,安装成本较高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65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563656.9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F120/14 , C08F4/34 , C08F2/44 , C08K5/5353 , C08K5/098 , C08K7/14 , B29C7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PMMA树脂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阻燃PMMA树脂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甲酯100份、复配引发剂0.5‑5份、无机阻燃填料0‑50份、阻燃剂5‑80份、脱模剂2‑5份;复配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双月桂酰、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该树脂材料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在浸胶槽中浸渍纤维,于模具中,在复配引发剂的作用下引发单体自由基聚合,由于单体黏度低、流动性好,无需对设备改造,直接采用热固性树脂的装置完成拉挤成型,简化现有热塑拉挤工序,操作方便;且进一步对引发剂、阻燃剂组成进行改进,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8527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28663.7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及成型控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预成型组件和成型组件,其中,成型组件包括:芯模,芯模外壁沿长度布设用于浸胶纤维缠绕的螺旋槽,螺旋槽包括限位槽和塑形槽,限位槽的槽底与塑形槽贯通,限位槽的槽宽小于塑形槽的槽宽;2)将多根纤维与牵引绳连接,拉动牵引绳将多根纤维牵引至纤维浸胶器内进行集束;3)将牵引绳缠绕于芯模的螺旋槽的塑形槽内,并穿出更换口与脱模机构连接,牵引绳带动预成型纤维束进入塑形槽内;脱模机构旋转拉拽牵引绳对螺旋复合材料脱模,并将第二段预成型纤维束牵引至塑形槽内固化成型:通过上述设计解决现有阳模开设不同横截面的螺旋凹槽制作难度高的技术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