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1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5431.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智能马桶水柱检测系统,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处理模块和智能马桶:毫米波雷达处理模块安装在智能马桶上,毫米波雷达处理模块包括毫米波射频收发单元、微控制单元、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水柱信号数据中的多个特征值给出水柱检测结果;智能马桶的主板软件用于根据毫米波雷达处理模块返回的水柱检测结果,结合智能马桶开关盖状态,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本文采用的水柱检测算法基于毫米波雷达对测试人员的水柱采点并结合物理学相关知识对采集到的点的功率、速度以及相关特征值进行统计,判断智能马桶中是否有水柱。本文提供的系统能够提高智能马桶对水柱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41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45984.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机协同训练的生物启发学习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基于人机协同训练的生物启发学习系统包括机器人学习单元和生物启发教学单元,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机器人实时获取人类的动作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和提取关键特征,从而快速适应不同的运动模式;在机器学习过程中实现人机之间的动态交互,机器人不仅能够观察人类的动作,还能根据其反馈调整自身的运动策略,实现更加自然和流畅的协作;通过人‑机协同学习,机器人能够进行更为精准的模仿和学习,显著提高其运动技能的学习效率,减少传统学习方法中的样本依赖性和样本质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0242.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G01S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待检测区域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可以实时获取待检测区域内各点的位置信息和能量信息。这有助于准确地确定目标点的位置和能量分布情况。且通过比较能量信息最大点的能量值与预设的动态目标值,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点。这样可以实现对动态目标的检测和识别,提高目标检测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地,采用两种不同的电磁波信号,可以在检测到目标时再获得目标点的精确坐标信息。在未检测到满足条件的目标前发送低功耗的第一电磁波信号,在保证检测准确率的前提下降低门锁目标检测的功耗,可以使门锁系统更准确地追踪和定位目标,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60177.9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G06F18/10 , G06F18/2131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损分辨率的旁瓣抑制方法,能够完全去除旁瓣,并且不损失信号分辨率。这种方法基于IPR主瓣宽度是旁瓣宽度的2倍这一特性。设定IPR有N个样本数据,则主瓣宽度为4×π/N,旁瓣宽度为2×π/N。利用主瓣和旁瓣宽度不同这一事实,能够定位IPR中主瓣和旁瓣位置。只要确定了主瓣和旁瓣位置,就能够消除不需要的旁瓣。本发明所提的方法无需限制数据采样率为整数倍Nyquist频率,直接应用于信号的频谱,计算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98007.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人体感知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回波数据;S2,对回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维傅里叶变换结果和一维傅里叶变换均值;S3,对一维傅里叶变换结果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加窗,得到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结果,采用SO‑CFAR算法对其进行检测,生成快帧点云数据集合;S4,对一维傅里叶变换均值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加窗,得到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结果,采用SO‑CFAR算法对其进行检测,生成慢帧点云数据集合;S5,对快帧点云数据集合和慢帧点云数据集合进行聚类与滤波,得到目标信息;S6,目标保持与生理目标位置信息的获取;S7,有无人状态的判定。快时间帧和慢时间帧的配合从运动和微动两个层面实现互补,提升了人体感知识别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22372.2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梯无接触呼梯的人体检测方法,获取人体目标的中频信号的每帧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CFAR检测得到第一点云数据,根据第一点云数据中的目标点是否符合检测距离和能量阈值要求筛选出有效点得到第二点云数据,基于第二点云数据筛选出目标有效点,根据目标有效点的点数得到聚类目标个数并计算运动参数,根据聚类目标个数、运动参数确认呼梯触发计数,若呼梯触发计数大于或等于呼梯触发阈值,则控制电梯前往目标楼层,有效点的筛选与触发距离关联,降低呼梯触发受雷达波束覆盖范围内远距离目标的干扰,且根据运动参数确认呼梯触发计数,降低了人员正常经过时引起误触发的可能性,提高了呼梯触发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15938.9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片集成波导缝隙天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叠加连接的第一金属板、第一板体、第二金属板、第二板体和第三金属板,第一金属板上设有同轴探针;第一板体上设有第一功分器,还开设有供同轴探针穿过的中心通孔;第二金属板上开设有第一耦合缝隙;第二板体开设有阻抗匹配槽;第三金属板上设有多组呈阵列分布的缝隙单元;本申请在基片集成波导缝隙天线的基础上,采用串馈的形式将其设计成行波天线阵,使其具有宽频带特性,同时通过设置呈阵列排布的缝隙单元以解决串馈天线的OSB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55214.7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梯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家用电梯人员跌倒检测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电梯内任一目标对象的雷达回波信号;确定目标对象的静态点云和动态点云信息;计算目标对象的所有动态点云的均值,同时,根据动态点云形成目标跟踪轨迹,选取比目标对象的高度值大的动态点云求解均值;当两种动态点云的均值均在预设范围内连续单调递减,且两种动态点云的均值最小值均小于第一阈值,计算目标对象的静态点云的高度均值;当目标对象的静态点云的高度均值长时间小于第二阈值,判断目标对象跌倒;当判断目标对象跌倒时,雷达向电梯主控发送困人信号。本申请提高了电梯内人员跌倒行为的检测精度,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921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16532.2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IPC: H04B7/0413 , H04L27/26 , H04L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时频空调制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当用户向基站请求数据序列时,获取各用户的信道中的空间特征信息;基于空间特征信息,将相似用户分配到同一组中;对同一组中的用户向基站请求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加操作,得到共同数据;使用正交时频空调制技术,采用同一个射频链处理所述共同数据,以确定系统的等效信道;根据等效信道设计每一组的最优预编码,获得最优的预编码矩阵;利用预编码矩阵对各组的共同数据进行预编码后,以线性阵列形式经时变信道传输至对应用户的目标天线。本申请具有降低干扰,提升通信效率,降低通信成本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11132.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织的毫米波雷达集群监控网络及其通信方法,其中,自组织的毫米波雷达集群监控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设备和数据中心,基于毫米波雷达与无线收发模块结合形成低成本、广范围的雷达集群监控网络,该监控网络的每个节点设备都可以自主执行空间坐标变换,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形成自组织的中继网络,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该监控网络特别适用于大范围低成本的安防监控、养殖场监测等场景,其不依赖数据中心节点对每个毫米波雷达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融合,因此,不占用大量带宽,还可以避免在动态场景中容易出现多个雷达间的时间‑空间同步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