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根管流体充填设备及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45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3673.X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根管流体充填设备及方法,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牙根管充填设备箱,其包括上下层分区设置并可拆分的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正负压产生装置,其设置在下层箱体内;气压监测装置,其设置在下层箱体内并与正负压产生装置连接;气压恢复装置,其设置在下层箱体内;辅助定位装置,其包括辅助定位冠,辅助定位冠分别与正负压产生装置、气压监测装置和气压恢复装置连接并用于套装在待根管治疗牙齿上并与待根管治疗牙齿粘接;控制显示装置,其设置在上层箱体内并分别与正负压产生装置、气压监测装置和气压恢复装置连接;电源供应装置,其设置在下层箱体内并与控制显示装置连接,用于为控制显示装置供电。

    一种体视粒子追踪测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9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10203.X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视粒子追踪测速方法,属于非接触式流场测量领域,对不同视角中拍摄到的粒子采用弹着点粗匹配方法获得任意视角的图像中每个示踪粒子在同帧图像的弹着点区域,利用判断神经网络进行同帧匹配,以便直接还原粒子在物理空间中的坐标,后续对粒子进行跨帧匹配最终得到三维速度场。本发明通过神经网络作为载体,直接判断示踪粒子与弹着点区域中的像素点所代表的是否是同一个空间中的示踪粒子,实现多相机高粒子浓度的粒子同帧匹配,且相比于传统SPTV,本发明由于不需要进行平面内速度场插值,减少误差的引入,实现对复杂的三维速度场进行精确测量。

    一种基于组合扰动的大迎角侧向力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566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595866.1

    申请日:2021-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扰动的大迎角侧向力控制方法,在旋成体机身头部的周向位置设置扰动颗粒,获得固定的高低涡流动结构,扰动颗粒的所在周向位置与旋成体机身头部的非对称涡流动结构之间的关系满足如下条件:扰动颗粒沿着旋成体机身头部的圆周旋转一个周期,非对称涡流动结构出现双周期变化;在低涡区设置高度可调节的角片,改变角片所在区域的涡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侧向力的主动控制,飞行员在控制过程中操作方便。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引入大型动力能源等驱动设备,不增加飞机装载负担。

    一种基于合成射流的抑制钝体绕流涡致振动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38428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267869.5

    申请日:2019-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合成射流的抑制钝体绕流涡致振动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流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两个合成射流对称布置在钝体绕流旋涡分离点附近实现。所述的合成射流装置由孔口、腔体和振动器构成,孔口连接钝体外部流场,腔体内部流质与钝体外部流质相同。所述腔体在钝体内部,通过孔口与外部相连,射流方向与孔口所在位置处圆柱切线方向呈一定角度。开启合成射流后能增强圆柱体上下分离点处对称作用,增强流动对称特性,原本反对称交替脱落的涡结构受到抑制,转变为对称脱落的涡结构。对称模式下,脱落的涡结构诱导的垂直于流向的非定常载荷彼此抵消,进而实现对涡致振动的抑制。

    机翼及飞行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0532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1105796.1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翼及飞行器,通过设置所述机翼前缘为沿从靠近机身的一端翼尖方向呈正弦波形状的波状正弦前缘,波状正弦前缘的波峰处能产生更强的流动附着,在波状正弦前缘的波谷处流动加速产生流向涡,流向涡与涡流发生器产生的翼尖涡相似,流向涡能与低能量边界层流动混合,把能量传递给边界层,使处于逆压梯度中的边界层流场获得附加能量后能够继续贴附在机翼表面,从而延缓了大迎角下背风面的分离,使机翼在失速的大迎角状态下,能够保持较大的附着流动区而不分离,从而使升力大于普通机翼,增加了失速后升力系数,从而提高了飞行器的失速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