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89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924527.3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电式力伺服负载台,属于力伺服负载台技术领域,包括力伺服机电作动器、扭矩传感器、惯量块、舵轴、负载台、机电作动器和摇臂,还包括位置传感器,舵轴沿负载台对称设置,力伺服机电作动器和机电作动器沿负载台对称设置,力伺服机电作动器和机电作动器的固定端分别与负载台铰接,摇臂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舵轴的两端,摇臂和舵轴固定连接且同轴旋转,力伺服机电作动器的活动端与其中一个摇臂铰接,铰接处设置在摇臂远离舵轴的一端,机电作动器的活动端与另一个摇臂铰接,铰接处设置在摇臂远离舵轴的一端;扭矩传感器和惯量块分别与舵轴同轴固定,采用“力‑位”混合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模拟相对单一的载荷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88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24527.3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电式力伺服负载台,属于力伺服负载台技术领域,包括力伺服机电作动器、扭矩传感器、惯量块、舵轴、负载台、机电作动器和摇臂,还包括位置传感器,舵轴沿负载台对称设置,力伺服机电作动器和机电作动器沿负载台对称设置,力伺服机电作动器和机电作动器的固定端分别与负载台铰接,摇臂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舵轴的两端,摇臂和舵轴固定连接且同轴旋转,力伺服机电作动器的活动端与其中一个摇臂铰接,铰接处设置在摇臂远离舵轴的一端,机电作动器的活动端与另一个摇臂铰接,铰接处设置在摇臂远离舵轴的一端;扭矩传感器和惯量块分别与舵轴同轴固定,采用“力‑位”混合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模拟相对单一的载荷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3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924431.7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伺服机构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属于航天机电伺服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速度环观测器设计:在d‑q旋转坐标系下,Ld=Lq=L,采用id=0控制,表示出PMSM的电压方程、转矩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根据机械运动方程得到PMSM速度环动态方程,设计速度环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速度环控制律;S2、电流环观测器设计:根据PMSM的电压方程,对q轴电流环控制器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航天机电伺服系统抵抗系统内部参数扰动和外部负载扰动的能力有限的问题,还可以提高航天机电伺服系统刚度,抑制由于谐振频率降低而带来的负载末端抖动,提高飞行器整体的控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790817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1054235.9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伺服系统轻质数字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余度电反馈伺服作动器故障诊断和余度算法,包括:步骤一:控制器发送指令;步骤二:指令通过伺服系统的校正网络,送达执行机构伺服作动器;步骤三:伺服作动器的位移通过内置式双冗余线位移传感器进行采集,得到两路线位移信号;步骤四:控制器内部根据数学模型,生成基于指令的一路虚拟信号;步骤五:对线位移传感器输出的两路位移测量信号和一路虚拟信号进行“多数表决”;步骤六:表决结果反馈给控制器,与指令进行比较。本发明实现了双余度电反馈伺服作动器的故障诊断和余度管理,确保及时发现并精确定位故障,对故障位移通道进行动态诊断和切换,可有效剔除一度故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90529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41163.4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12/26
Abstract: 基于RS422通信的高可靠双频率数模同步测控系统,涉及伺服系统性能测试领域;包括伺服系统、模拟采集板、422总线数据采集板、显示器和打印机;其中,伺服系统包括伺服动力电源、伺服控制驱动器、机电作动器和负载;测试系统设定有两种通信频率,适应控制系统的5ms指令和适应频率特性测试的1ms指令;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数据一一对应,数据处理简单高效;通信的保障上采用了循环链表、中断触发、故障自恢复等多种可靠性保障措施。可以实现稳定、高效、准确的伺服系统性能测试。本发明解决了系统动态性能测试不准确的问题,降低了调试难度,提高了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0529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141163.4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12/26
Abstract: 基于RS422通信的高可靠双频率数模同步测控系统,涉及伺服系统性能测试领域;包括伺服系统、模拟采集板、422总线数据采集板、显示器和打印机;其中,伺服系统包括伺服动力电源、伺服控制驱动器、机电作动器和负载;测试系统设定有两种通信频率,适应控制系统的5ms指令和适应频率特性测试的1ms指令;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数据一一对应,数据处理简单高效;通信的保障上采用了循环链表、中断触发、故障自恢复等多种可靠性保障措施。可以实现稳定、高效、准确的伺服系统性能测试。本发明解决了系统动态性能测试不准确的问题,降低了调试难度,提高了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90817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54235.9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伺服系统轻质数字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余度电反馈伺服作动器故障诊断和余度算法,包括:步骤一:控制器发送指令;步骤二:指令通过伺服系统的校正网络,送达执行机构伺服作动器;步骤三:伺服作动器的位移通过内置式双冗余线位移传感器进行采集,得到两路线位移信号;步骤四:控制器内部根据数学模型,生成基于指令的一路虚拟信号;步骤五:对线位移传感器输出的两路位移测量信号和一路虚拟信号进行“多数表决”;步骤六:表决结果反馈给控制器,与指令进行比较。本发明实现了双余度电反馈伺服作动器的故障诊断和余度管理,确保及时发现并精确定位故障,对故障位移通道进行动态诊断和切换,可有效剔除一度故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66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98788.9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K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高响应的无永磁体电磁摆动机构,包括挡板、套在挡板外部的弹簧管、中间固定于挡板顶部的衔铁、位于衔铁上方的上导磁体、位于衔铁下方的下导磁体。采用新型的无永磁体结构,避免了永磁体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磁性下降问题;有利于减小和消除弹簧管根部的应力集中,降低弹簧管的疲劳应力,提高其工作寿命;有利于减小运动部件的转动惯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动态性能,获得高响应;这种结构更加便于装配和调整电磁铁的工作气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