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热冲击的蒸发器匹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1473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720989.3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热冲击的蒸发器匹配设计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使同位素核热源与蒸发器在-30℃~265℃任意温度时均接触良好,确保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蒸发器和同位素核热源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热耦合。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选择合适的基准温度计算流体回路蒸发器尺寸,有意识地使得蒸发器在制造时尺寸偏大,可以有效解决月昼高温时同位素核热源套筒变形量过大造成的应力损伤风险,同时还能确保月夜低温时,处于中心位置的同位素核热源套筒收缩量小于处于外部的流体回路蒸发器的收缩量,两者将产生挤压变形,接触良好。

    一种可调节的真空隔热多层遮阳降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9643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245119.5

    申请日:201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真空隔热多层遮阳降温方法,步骤一、制作安装于所需散热系统上的多层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遮阳板、安装骨架、驱动机构A和驱动机构B;驱动机构A安装于所述散热系统的侧面,且其转动轴与散热系统散热面的一边平行;驱动机构B安装于所述散热系统的底面或侧面,且其转动轴与散热系统散热面垂直;安装骨架与驱动机构A相连,遮阳板固定于安装骨架上;步骤二、控制驱动机构A和驱动机构B转动,使遮阳板对入射至散热面的太阳光进行遮拦。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达到按需提高系统散热能力和设备降温的目的。

    一种适应热冲击的蒸发器匹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14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20989.3

    申请日:2014-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热冲击的蒸发器匹配设计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使同位素核热源与蒸发器在-30℃~265℃任意温度时均接触良好,确保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蒸发器和同位素核热源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热耦合。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选择合适的基准温度计算流体回路蒸发器尺寸,有意识地使得蒸发器在制造时尺寸偏大,可以有效解决月昼高温时同位素核热源套筒变形量过大造成的应力损伤风险,同时还能确保月夜低温时,处于中心位置的同位素核热源套筒收缩量小于处于外部的流体回路蒸发器的收缩量,两者将产生挤压变形,接触良好。

    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寿命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314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21042.4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寿命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内月昼及月夜的运行过程,检测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是否有效;同时测试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月夜运行期间,蒸发器与储液器温差的计算,判断该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是否满足探测器热控的要求。

    一种可调节的真空隔热多层遮阳降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964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45119.5

    申请日:201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真空隔热多层遮阳降温方法,步骤一、制作安装于所需散热系统上的多层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遮阳板、安装骨架、驱动机构A和驱动机构B;驱动机构A安装于所述散热系统的侧面,且其转动轴与散热系统散热面的一边平行;驱动机构B安装于所述散热系统的底面或侧面,且其转动轴与散热系统散热面垂直;安装骨架与驱动机构A相连,遮阳板固定于安装骨架上;步骤二、控制驱动机构A和驱动机构B转动,使遮阳板对入射至散热面的太阳光进行遮拦。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达到按需提高系统散热能力和设备降温的目的。

    一种适用于蜂窝板的轻质预埋火星车阀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22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29711.3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空巡视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适用于蜂窝板的轻质预埋火星车阀体装置,包括预埋在火星车体舱板内的门框组件、与所述门框组件活动配合的活门组件、以及设置在着陆器上的顶杆组件;所述顶杆组件与所述活门组件位置相对应,两者接触或分离实现车体内外气压按需平衡;所述门框组件包括轴套壳、设置在轴套壳内的中央轴套;所述活门组件包括活门本体、门轴模块、压簧和顶盖,所述门轴模块设置在所述活门本体上,并与所述门框组件的中央轴套活动配合;所述中央轴套内设置作用在门轴模块上的压簧,并设置顶盖对压簧进行限位。本发明能够保证车器分离前车体内外气压平衡及在车器分离后保证车体封闭,具有重量轻、高可靠、大温差适应性好的特点。

    一种太阳翼气动热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30272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110406842.3

    申请日:201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翼气动热防护装置,属于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气动热防护装置从下往上包括底膜、间隔层、表层面膜、次表层面膜,通过缝制线将其固定;在气动热防护装置上设有销钉孔与太阳翼压紧点预埋件穿出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太阳翼气动热防护方法:将气动热防护装置安装在太阳翼的背面,销钉从气动热防护装置上预留的销钉孔穿过后,在销钉的顶部安装压片,以防止气动热防护装置从销钉上脱落。相对于传统的采用裸面太阳翼来说,本发明所采用的气动热防护装置在气动减速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离气动热,使太阳翼温度保持在可耐受范围内。

    一种相变热管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88322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10075302.X

    申请日:2008-04-28

    Abstract: 一种相变热管,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上设有相互隔离的热管腔体和相变材料腔体,其中,热管腔体内部为圆形,在圆形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毛细结构的空间内充有液态工质,热管腔体的其它空间内充有气态工质;相变材料腔体内部充有相变材料,金属壳体的一端在充入热管工质及相变材料前封闭,另一端在充入热管工质及相变材料后封闭。集成化的相变热管,既可以实现热量的高效率传输,同时又具备较大的热容,有效抑制温度波动,并能在短时间内吸收较多的热量,产生明显的蓄热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