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5595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81850.8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F炉精炼过程钢水温度和成分联合预测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进站参数为初始值,到站参数为目标值,获取LF炉精炼过程中的生产参数,充分考虑电弧加热量、合金热效应、渣料热效应、喂线热效应、吹氩损失热、渣面损失热、包衬损失热、烟气损失热及钢水重量的变化对钢水温度和成分的影响,建立LF精炼过程钢水温度和成分的联合动态预测模型;最后以精炼过程钢水化验值作为模型精度的校验,提高终点成分的命中率;实现对选定炉次或新钢种的终点温度及成分进行预测。本发明的基于LF炉精炼过程钢水温度和成分联合预测的方法可有效降低精炼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从而为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8520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32415.6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不均匀变形热的大方坯轧制温度场计算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使用三维结构有限元方法建立大方坯单道次轧制计算模型;然后进行轧制过程应力与应变场的输出;最后使用二维温度有限差分方法建立大方坯单道次轧制温度场计算模型。棒线材轧制温度预测模型一般假设变形热均匀分布在整个断面上,没有考虑不均匀变形热对轧制温度场的影响,与之相比采用这种考虑不均匀变形热的温度场计算方法,更符合大方坯轧制时变形不均匀分布的实际情况,可以提高模型精度。与建立完全三维热力耦合模型相比,采用间接耦合的方式可以减少建模规模,缩短计算时间,省时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72136.4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NSYS-APDL语言的考虑张力载荷的大方坯连轧变形预测方法,基于ANSYS APDL语言建立单道次几何模型;基于ANSYS APDL语言确定材料和划分网格;基于ANSYS APDL语言确定张力载荷及其他边界条件;基于ANSYS APDL语言确定求解时间及其他选项并求解;基于ANSYS APDL语言对结果进行处理。与经验公式法相比,可更接近大方坯轧制时实际载荷条件,获得更准确的大方坯横截面尺寸。与建立连轧模型相比,采用单道次模型可减少建模单元数量,缩短计算时间。与采用有限元软件界面进行操作相比,采用APDL语言建立的宏命令可通过改变参数重复同一类问题的建模,省时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057049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325414.1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 , B22D1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坯凝固末端大压下的连铸机扇形段及其大压下方法,所述连铸机扇形段包括位于扇形段上的上框架、下框架、上驱动辊、下驱动辊、左从动辊组、右从动辊组、压下装置以及夹紧缸,夹紧缸用于夹紧上框架与下框架保持设定间隔;上驱动辊与压下装置相连,上驱动辊通过轴承座连接于上框架上,下驱动辊通过轴承座连接于下框架上,左从动辊组以及右从动辊组分别位于驱动辊的两侧,左从动辊组用于夹紧压下前的铸坯,右从动辊组用于夹紧压下后的铸坯,驱动辊的直径与从动辊的直径之比为1.1:1~2:1。本发明变形渗透性增加,相当于较大辊径的二辊轧机一个轧制道次的变形,这样更有利于连铸坯中心区域疏松、偏析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085200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032415.6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不均匀变形热的大方坯轧制温度场计算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使用三维结构有限元方法建立大方坯单道次轧制计算模型;然后进行轧制过程应力与应变场的输出;最后使用二维温度有限差分方法建立大方坯单道次轧制温度场计算模型。棒线材轧制温度预测模型一般假设变形热均匀分布在整个断面上,没有考虑不均匀变形热对轧制温度场的影响,与之相比采用这种考虑不均匀变形热的温度场计算方法,更符合大方坯轧制时变形不均匀分布的实际情况,可以提高模型精度。与建立完全三维热力耦合模型相比,采用间接耦合的方式可以减少建模规模,缩短计算时间,省时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954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99315.5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05 , G06F30/00 , C21C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磷含量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转炉设备参数、原辅料参数以及过程工艺参数;基于转炉设备参数和过程工艺参数,分别计算出熔池气-液反应界面面积和渣-金反应界面面积;基于原辅料参数和过程工艺参数,计算出渣-金反应界面平衡磷浓度;基于气-液反应界面面积、渣-金反应界面面积以及渣-金反应界面平衡磷浓度,计算出转炉吹炼过程中脱磷速率,实现对熔池磷含量的连续计算。本发明的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磷含量的方法基于设备、材料参数和转炉吹炼过程工艺参数,结合数学计算模型实现了在确定设备、材料和工艺参数的条件下,连续预测转炉熔池磷含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05704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25414.1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 , B22D1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坯凝固末端大压下的连铸机扇形段及其大压下方法,所述连铸机扇形段包括位于扇形段上的上框架、下框架、上驱动辊、下驱动辊、左从动辊组、右从动辊组、压下装置以及夹紧缸,夹紧缸用于夹紧上框架与下框架保持设定间隔;上驱动辊与压下装置相连,上驱动辊通过轴承座连接于上框架上,下驱动辊通过轴承座连接于下框架上,左从动辊组以及右从动辊组分别位于驱动辊的两侧,左从动辊组用于夹紧压下前的铸坯,右从动辊组用于夹紧压下后的铸坯,驱动辊的直径与从动辊的直径之比为1.1:1~2:1。本发明变形渗透性增加,相当于较大辊径的二辊轧机一个轧制道次的变形,这样更有利于连铸坯中心区域疏松、偏析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32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704385.2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力学和动力学预测珠光体钢显微组织的方法,属于珠光体钢显微组织计算领域。该方法利用热力学计算珠光体钢的准平衡相图并提取共析点成分、共析点温度、先共析相种类及形成温度。然后将珠光体钢成分、冷却速度、先共析相形成温度、共析点温度、模型尺寸等参数作为输入进行动力学计算,得到先共析相界面位置和珠光体片层间距曲线,进而转换为先共析相含量和珠光体片层间距。根据本热力学、动力学和数据提取方法,能够预测指定珠光体钢成分和冷却速度条件下的显微组织特征参量,从而实现珠光体钢的显微组织预测,避免或减少了繁冗耗时的实验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14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872136.4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NSYS‑APDL语言的考虑张力载荷的大方坯连轧变形预测方法,基于ANSYS APDL语言建立单道次几何模型;基于ANSYS APDL语言确定材料和划分网格;基于ANSYS APDL语言确定张力载荷及其他边界条件;基于ANSYS APDL语言确定求解时间及其他选项并求解;基于ANSYS APDL语言对结果进行处理。与经验公式法相比,可更接近大方坯轧制时实际载荷条件,获得更准确的大方坯横截面尺寸。与建立连轧模型相比,采用单道次模型可减少建模单元数量,缩短计算时间。与采用有限元软件界面进行操作相比,采用APDL语言建立的宏命令可通过改变参数重复同一类问题的建模,省时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4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865995.0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碳弹簧钢表面脱碳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属于高线轧钢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计算不同脱碳气氛条件下,钢件表面的理论平衡碳浓度;然后,计算在不同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条件下,脱碳层内的碳含量及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系数;最后,根据脱碳模型计算公式并结合高斯误差函数分析,计算钢件表面脱碳层厚度。通过热轧生产线的实时数据库中炉内气氛参数、温度参数及时间参数,可实时进行热连轧过程中脱碳层厚度的在线预测,依此调整热轧工艺参数,以达到降低脱碳层厚度,改善弹簧钢表面质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