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1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99704.3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16C10/00 , G16C60/0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微裂纹中气体泄漏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在超晶胞铁模型中预置中空微通道,得到含微裂纹的铁模型;基于周期性气体模型进行能量最小化处理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弛豫后的气体模型;建立由真空层、含微裂纹铁模型、弛豫气体模型、隔离层拼接组成的微裂纹气体泄漏界面模型,然后对界面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根据模拟轨迹结果计算气体在微裂纹中的泄漏速率。本发明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仿真成本低的优点,能够构建纳米尺度的完整微裂纹气体泄漏界面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气体分子在微裂纹中的泄漏规律与机理,获取微裂纹尺寸、结构与气体泄漏演变的内在联系,为精密仪器的密封性能、寿命和可靠性提升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658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98962.X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16C10/00 , G16C60/0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元化建模和分子动力学的微裂纹气体泄漏模拟方法,所述方法首先进行微裂纹的模块化分解,然后对微裂纹模块进行实边曲线拟合和单元提取,得到不同规格的微裂纹单元;依次拼接真空层、微裂纹单元模型、气体模型和金属壁垒,得到微裂纹单元气体泄漏的界面模型,并进行能量最小化处理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基于模拟结果轨迹计算微裂纹单元的气体泄漏速率,再通过线性加和计算完整微裂纹的气体泄漏速率。本发明方法简化了微裂纹气体泄漏界面的建模过程,扩大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适用的微裂纹尺度范围,提升了微裂纹气体泄漏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仿真成本,有助于推动薄壁型金属焊接件微裂纹气体泄漏的量化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0935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6861.1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和差分进化的空间机器人控制方法,属于空间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在建立空间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通过实时调整增益以匹配外部干扰和系统的不确定参数变化,以实现基座和空间机械臂的快速协同运动控制,并结合改进的高斯骨架差分优化算法对关键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提出的控制算法消除了传统滑模方法导致的抖动问题,提高了收敛速度和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254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66503.5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蒙脱土‑聚醚砜‑聚四氟乙烯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聚四氟乙烯为基体材料,首先将蒙脱土粉末和聚醚砜粉末均匀分散在聚四氟乙烯粉末中,制成蒙脱土‑聚醚砜‑聚四氟乙烯混合粉末,然后将混合粉末在室温下压制成型,再通过烧结将压制成型的样品制成蒙脱土‑聚醚砜‑聚四氟乙烯自润滑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的优点。应用本发明制得的蒙脱土‑聚醚砜‑聚四氟乙烯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耐磨性能、自润滑性能、耐热性能好的优点,对于实践教学设备中运动部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实践教学领域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9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297291.5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首先混合镓基液态金属和铁氧体吸波粉末,然后将它们填充到膨胀石墨的孔隙中,制得填充膨胀石墨;之后将聚偏氟乙烯、溶剂和添加剂制成溶液,再加入填充膨胀石墨,得到复合铸膜液;最后将复合铸膜液均匀刮涂在支撑体上,并放入去离子水凝胶浴中,通过溶致相转化法得到镓基液态金属/铁氧体/膨胀石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聚偏氟乙烯柔性吸波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工序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应用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柔性、吸波性能、疏水性、耐磨性、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良的优点,在电磁防护和隐身领域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2318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238217.8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车辆喷涂模型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为获取待喷涂车辆的点云数据;将所述待喷涂车辆的点云数据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所有车辆模型的点云数据进行比对,确定所述待喷涂车辆的车辆类型及对应的喷涂图案;根据所述喷涂图案与所述待喷涂车辆的点云数据,采用泊松重建方法进行重构,得到所述待喷涂车辆的车辆喷涂模型;所述车辆喷涂模型用于实现对车辆的喷涂。本发明有效地建立具有高质量的融合喷涂颜色信息的车辆表面模型,为后续对车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喷涂提供了高精度和高质量的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8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63174.X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M13/025 , G01M13/0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针对带传动测试的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该实验平台的预紧力施加装置可向主动轮驱动装置施加设定的预紧力,以带动主动轮驱动装置移动;主动轮驱动装置安装在预紧力施加装置上,用于测量主动轮驱动装置输出端的第一转速和主动扭矩的第一传感器安装于主动轮驱动装置,负载模拟装置通过待测试的传输带与主动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且输出与主动轮驱动装置通过传输带传动的第一扭矩相反方向的第二扭矩,并安装于所述试验安装台;用于测量所述负载模拟装置输出端的第二转速和第二扭矩的第二传感器安装于负载模拟装置的输出端,上位机根据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期望展示的信息。可见,本实验平台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4549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1053456.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23Q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薄壁零件厚度高精度检测装置及使用该装置检测小型薄壁零件厚度的方法,涉及精密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底座;检测组件,其设置于底座上,其包括两个同轴并相对设置的弹簧式电感测头;两个滑块组件,两个滑块组件均可滑动地设置于底座上,各滑块组件均包括滑块和拨叉,拨叉设置于滑块的一侧,两个拨叉分别卡住两个弹簧式电感测头的测针、以伸缩测针;直线驱动装置,其设置于底座上,其用于驱动两个滑块组件朝相对或者相反两个方向运动,且两个滑块组件的运动方向均与弹簧式电感测头的轴线相平行;测头显示单元,两个弹簧式电感测头均与测头显示单元通信连接。如此设置,该装置及方法能够直接高精度测量小型薄壁零件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99858.2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口光洁的高刚度金属微裂纹制备方法,该方法在制备金属微裂纹时,先采用联合优化有限元仿真确定微裂纹基板尺寸,之后使用飞秒激光振镜设备在微裂纹基板上进行逐层扫描加工,最后使用复合电解液对微裂纹孔口进行电化学抛光。应用本专利方法制备的金属微裂纹,其刚度和光洁度优良,尺寸小于10微米,适用于微裂纹气体泄漏实验研究,并且具有制备成本较低、制备过程简单易控的优点,为金属微裂纹中气体泄漏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231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238217.8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车辆喷涂模型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为获取待喷涂车辆的点云数据;将所述待喷涂车辆的点云数据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所有车辆模型的点云数据进行比对,确定所述待喷涂车辆的车辆类型及对应的喷涂图案;根据所述喷涂图案与所述待喷涂车辆的点云数据,采用泊松重建方法进行重构,得到所述待喷涂车辆的车辆喷涂模型;所述车辆喷涂模型用于实现对车辆的喷涂。本发明有效地建立具有高质量的融合喷涂颜色信息的车辆表面模型,为后续对车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喷涂提供了高精度和高质量的模型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