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0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8397.7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V10/74 , G06T5/70 , G06T5/40 , G06T7/10 , G06V10/75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T5/10 , G06T5/5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廓与线性结构的非合作航天器姿态估计方法,包括:S1、将目标三维模型以质心为中心进行旋转投影到2D平面上,以建立姿态模版库;S2、使用滤波器对输入的原始ISAR图像进行噪声滤除,并重新分布图像亮度,增强图像边缘,以得到增强图像Img1;S3、在图像分割网络中引入注意力模块CBAM,以从Img1中提取得到目标的轮廓图像Img2;S4、从Img2中提取轮廓关键点,得到带关键点轮廓图像Img3,进而提取目标航天器的线性结构图像Img4;S5、将Img4与姿态模版库进行相似度比对,以获取目标航天器姿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轮廓与线性结构的非合作航天器姿态估计方法,在ISAR图像上提取的俯仰角、滚动角、偏航角三个姿态角与深度学习和传统模版匹配相比误差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360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8410.9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 西南科技大学
IPC: G06V20/13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T5/40 , G06T5/10 , G06V10/774 , G06T5/7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99 , G06N3/0455 , G06N3/096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SAR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及在非合作航天器姿态估计中的应用,涉及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领域,包括:对数据集中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基于迁移学习对预处理后的图像分别进行浅层特征提取、深层特征提取,以得到对应的特征数据Xd;其中,所述深层特征提取是通过构建一个基于U结构的神经网络实现,所述神经网络的编码器、解码器部分均使用稠密残差块DRB完成多层次的特征提取。本发明提供一种ISAR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及在非合作航天器姿态估计中的应用,结合通道注意力的密集残差块提取低分辨特征,缓解了图像特征稀疏的问题,补偿了子采样带来的特征损失,充分挖掘卫星成像图像空间特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6117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78510.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格简化优化方法及将其用于三维模型渲染中的方法,在网格简化中,通过对每个边的折叠代价进行计算,以选择折叠代价最小的边做为折叠边进行折叠,完成对网格简化的进一步优化;其中,所述折叠边的选择是基于折叠顶点的计算策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网格简化优化方法及将其用于三维模型渲染中的方法,能够更好地保持模型的细节特征,针对不同的模型数据大小、平坦模型、低曲率模型和高曲率模型均有着显著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746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81024.0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IPC: G06V10/75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N20/00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特征识别的DSMC方法网格位置属性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飞行器外形图像;S2.将飞行器外形图像输入训练好的CN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获得匹配的飞行器主体特征,以及对应的空间网格和飞行器表面网格;S3.根据空间网格和飞行器表面网格,输出网格位置属性特征;步骤S2具体内容包括通过训练好的CN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飞行器外形图像进行飞行器外形检测、飞行器位置对齐、飞行器特征表征和飞行器外形匹配;本发明通过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自动生成空间网格和飞行器表面三角形网格,帮助工程师更快速地完成画网格,节省更多时间,以便于更快速方便地对背景网格的位置属性进行判断标示。
-
公开(公告)号:CN118071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3178.X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滚动的三维点云边界提取方法,包括:S1、对构建的几何点云模型进行密度计算;S2、在三维方向上通过将法平面向前增加预定的步长,再进行投影后获得各方向上对应的平面点云Pc;S3、以圆滚动的方式对各方向上的平面点云Pc进行边界提取,并映射到对应的空间位置;S4、对各方向上平面点云的提取是否达到最大值进行判断,若否,则返回S2;若是,则获得整个空间点云中对应方向上的法向边界;S5、将三维方向上的边界进行合并,并剔除重复边界点,以得到最终的三维点云边界。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圆滚动的三维点云边界提取方法,可以获取几何零部件形状的三维点云表面边界,可处理穿孔、凹槽类点云模型,具备精度高、速度快、零误判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4092.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CL点云库的航天器结构变形几何重构技术,包括:步骤一,采用有限元算法对航天器在受力状态下的变形进行计算,以得到对应的变形结果文件;步骤二,对变形结果文件进行点云提取,再基于PCL点云库进行几何重构,以得到变形后的几何实体模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CL点云库的航天器结构变形几何重构技术,几何重构使变形有限元网格转化为水密实体几何,导出格式为国际STEP标准,能够通过机械、力学等常规工程软件再次进行结构修改及网格划分,且具备水密性的三维几何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49185.8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TPMC方法的表面参数确定方法,包括:S1、在物面保真度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表面三角形网格对物面进行划分;S2、基于每个粒子与物面的撞击点位置、撞击参数确定撞击点;S3、对每一个表面三角形内的有效撞击次数进行统计,并将各有效撞击次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对相应的表面三角形进行自动细分,直至所有三角形内的撞击次数均不高于阈值;S4、对每个表面三角形内的撞击参数进行统计,以得到对应的表面参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TPMC方法的表面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对优先采用极简网格进行碰撞计算,将极大提高气动力、力矩等积分量的计算效率;在需要表面参数分布时,再通过三角形自动细分,可实现表面参数的自适应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3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7216.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 江南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80 , G16C20/70 , G16C10/00 , G06F30/28 , G16C20/30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动力学‑宏观多尺度耦合计算的方法,涉及材料损伤数值模拟分析领域,包括:分别建立微观板模型、宏观板模型;在微观板模型中通过微观尺度的气动模拟计算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参数,并传入到宏观板模型中,通过宏观气动模拟计算得到应力值Ⅰ、应变值Ⅰ传入到微观板模型中,通过在微观‑宏观的不断耦合迭代下,得到硅薄板从开始受力、生成裂纹、裂纹扩展直至失效断裂各个阶段的力学性能指标。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子动力学‑宏观多尺度耦合计算的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尺度模型的耦合计算为研究气动热极端环境下的结构失效和损伤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822207.0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16C10/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羽流月尘与月表电场耦合的带电月尘运动模拟方法,以带电月尘颗粒、太阳风电子、太阳风离子、光电子为粒子对象,计算域平面垂直于月表,底部以月表为固体壁面,太阳风‑月表鞘层由PIC数值模拟得出,月尘颗粒带电量由充电平衡方程求解,通过带电月尘与太阳风‑月表鞘层双向耦合模型实现带电月尘与月表鞘层的相互作用,将月尘带电和羽流扬尘相结合、实现了对带电月尘运动的实时更新和特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6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4169.2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FD/DSMC耦合DEM的羽流月尘模拟技术,涉及发动机真空环境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领域,包括:在探月着陆器发动机羽流冲击月尘的计算域内,通过建立时间推进的瞬态气固两相流模型,通过对月尘颗粒堆积、月尘颗粒与流场相互作用的模拟,完成对真实羽流冲击月尘的物理过程的仿真;其中,所述瞬态气固两相流模型包括:连续流区的CFD‑DEM双向耦合模型和稀薄流区的DSMC‑DEM双向耦合模型,本发明提供一种CFD/DSMC耦合DEM的羽流月尘模拟技术,通过建立月尘颗粒污染区的物理数学模型、建立月尘颗粒与流场双向耦合模型并描述月尘详细侵蚀过程以及侵蚀坑对羽流反向影响的模拟方法,能够反映真实的羽流冲击月尘的物理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