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热调控功能的防热瓦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56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88912.2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热调控功能的防热瓦及其设计方法,解决了传统防热瓦防隔热性能低的问题。包括外壁板和内壁板,外壁板和内壁板之间依次设置热超构材料层和隔热层,缝合纤维以缝合方式将外壁板、热超构材料层、隔热层和内壁板连接为整体防热瓦,其中热超构材料层由导热层和相变单元组成。设计方法步骤如下:①根据气动热环境,选择外壁板材料,并设计外壁板厚度t;②设计超构材料层,选择相变单元材料,并确定相变单元和导热层形状参数;③设计隔热层,选择隔热层材料,确定厚度l;④确定内壁板厚度w;⑤确定相变单元元胞晶格常数a、b和周期数N、M;⑥最后,利用缝合纤维缝合成形。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防热瓦的防热性能和抗热震能力。

    一种地悬浮式燃烧室点火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72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80963.6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悬浮式燃烧室点火器,包括锁紧电极、高压端头、第一壳体、第一陶瓷、第二陶瓷、第二壳体和第三陶瓷,锁紧电极与高压端头螺纹连接;第一壳体位于锁紧电极及高压端头的外围;第一陶瓷位于锁紧电极与第一壳体之间,且第一陶瓷与第一壳体封接;第二陶瓷位于高压端头与第一壳体之间;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外围,第二壳体的两端分别与燃烧室和点火线缆螺纹连接;第三陶瓷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第三陶瓷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封接。本发明通过在传统高压电极与第二壳体之间增加第一壳体,达到地电极相对于燃烧室悬浮的目的,既可实现高能高频放电工作,又不会对其他电气系统造成电磁干扰。

    一种用于TPMC方法的表面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1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49185.8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TPMC方法的表面参数确定方法,包括:S1、在物面保真度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表面三角形网格对物面进行划分;S2、基于每个粒子与物面的撞击点位置、撞击参数确定撞击点;S3、对每一个表面三角形内的有效撞击次数进行统计,并将各有效撞击次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对相应的表面三角形进行自动细分,直至所有三角形内的撞击次数均不高于阈值;S4、对每个表面三角形内的撞击参数进行统计,以得到对应的表面参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TPMC方法的表面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对优先采用极简网格进行碰撞计算,将极大提高气动力、力矩等积分量的计算效率;在需要表面参数分布时,再通过三角形自动细分,可实现表面参数的自适应获取。

    最小阻力锥导乘波体和三维内转式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15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552197.6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最小阻力锥导乘波体和三维内转式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外形和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道一体化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本发明采用高容积率、高压缩能力、低阻力的最小阻力锥导乘波构型获得高升阻比、高容积率、低阻力乘波机体的同时,通过开展三维内转式流道同乘波机体符合气动原理的一体化设计,在对飞行器增升减阻的同时,还提升了推进流道的进气特性,给出的一种低阻压缩性能好、容积率高、结构可实现性强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最小阻力锥导乘波体和三维内转式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案,为新型高性能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布局奠定技术基础。

    基于圆滚动的三维点云边界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1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3178.X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滚动的三维点云边界提取方法,包括:S1、对构建的几何点云模型进行密度计算;S2、在三维方向上通过将法平面向前增加预定的步长,再进行投影后获得各方向上对应的平面点云Pc;S3、以圆滚动的方式对各方向上的平面点云Pc进行边界提取,并映射到对应的空间位置;S4、对各方向上平面点云的提取是否达到最大值进行判断,若否,则返回S2;若是,则获得整个空间点云中对应方向上的法向边界;S5、将三维方向上的边界进行合并,并剔除重复边界点,以得到最终的三维点云边界。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圆滚动的三维点云边界提取方法,可以获取几何零部件形状的三维点云表面边界,可处理穿孔、凹槽类点云模型,具备精度高、速度快、零误判的特点。

    高速发动机液态金属冷却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88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17119.4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发动机的液态金属冷却循环系统,属于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液态金属采用闭式循环方式流经管路和热交换装置。在预冷器内与来流空气进行换热,将高温空气进行预冷,降低了进入压气机的空气温度,从而实现扩展涡轮发动机工作速域上限的目的;液态金属流经燃烧室和尾喷管壁面热交换管器,一方面对燃烧室和尾喷管进行了热防护,防止壁面被烧蚀,另一方面将壁面热进行收集;液态金属通过液态金属‑燃料热交换器将从预冷器、燃烧室和尾喷管壁面收集的热量传递给冷却剂,冷却剂将该部分热量带回燃烧室或用于驱动涡轮,实现对回收热的再利用,提高了发动机能量综合利用效率。

    支板喷注燃烧室支板自调节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7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59157.1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板喷注燃烧室支板自调节装置,属于航空宇航推进技术领域。当燃烧的高温区靠近壁面远离流道中心时,燃烧室壁面温度会较高,蒸汽腔吸热膨胀推动注油支板顺时针旋转,使注油远离燃烧室壁面,让高温燃烧区向流道中心移动,达到降低燃烧室壁面热流的目的;当来流空气温度较低,流速较快时,支板旋转至靠近壁面状态,喷油位置靠近壁面,近壁面区域流速较慢,易于燃烧。若燃烧室有凹腔结构,则燃油更易被卷入凹腔,在凹腔内燃烧,达到稳焰。本发明用于实现航空发动机支板喷注类燃烧室燃料喷注位置的自动调节,达到自动控制燃烧区分布和调节壁面热流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