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87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45149.X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物联网领域,提供一种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的运行状态预测方法及装置、训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设备的多项性能数据;将配电设备的多项性能数据作为当前特征值并行输入数字孪生状态模型,得到多项性能数据对应的多个预测特征值,根据多个预测特征值得到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多个特征状态值;根据多个特征状态值推测出对应该配电设备的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的运行状态。其中,数字孪生状态模型包括由多组长短期记忆网络单元组构成的长短期记忆网络矩阵,每一组长短期记忆网络单元组对应配电设备的一项性能数据,多组长短期记忆网络单元组分别用于测算多项性能数据对应的预测特征值。本发明降低了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的运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1513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443036.7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容器的光网络虚拟化系统及业务映射方法。所述虚拟化系统包括:物理网络层,所述物理网络层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物理网络资源;网络容器层,所述网络容器层包括若干网络容器,所述网络容器通过从所述物理网络资源划分出的子网络资源集合进行虚拟化后得到,所述网络容器能够被调整以适应虚拟网络业务的需求;以及虚拟网络层,用于提供多种虚拟光网络供虚拟网络业务调用,每种所述虚拟光网络映射至一个所述网络容器。同时还提供了基于网络容器的业务映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光网络或弹性光网络的虚拟化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4884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50479.3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网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数据,所述电力数据包括台区负荷数据和可开发容量数据;对所述电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变分模态分解得到第一子序列组;根据XGBoost算法筛选所述第一子序列组得到第二子序列组;将所述第二子序列组带入支持向量机得到预测结果。该方法通过对电力数据的智能分析,实现了对配网管理的辅助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31151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43036.7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容器的光网络虚拟化系统及业务映射方法。所述虚拟化系统包括:物理网络层,所述物理网络层包括所述光网络的物理网络资源;网络容器层,所述网络容器层包括若干网络容器,所述网络容器通过从所述物理网络资源划分出的子网络资源集合进行虚拟化后得到,所述网络容器能够被调整以适应虚拟网络业务的需求;以及虚拟网络层,用于提供多种虚拟光网络供虚拟网络业务调用,每种所述虚拟光网络映射至一个所述网络容器。同时还提供了基于网络容器的业务映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光网络或弹性光网络的虚拟化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83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29108.5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5/17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总线设备连接调整的异构多核处理器,包括架构总线、与架构总线相连的总线设备、与架构总线相连的第一通信总线、位于第一通信总线的预设范围内且与第一通信总线相连的第一CPU和共享存储器,其中,所述第一CPU为负责即时处理的CPU。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CPU(即负责即时处理的CPU)及共享存储器均设置在第一通信总线的预设范围内,且让第一CPU和共享存储器与第一通信总线相连,以使得负责即时处理的CPU存取共享存储器的即时性和等时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从而提高负责即时处理的CPU对共享存储器的存取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83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29079.2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5/173 , G06F9/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总线资源配置调整的异构多核处理器,包括第一CPU、总线设备、与第一CPU相连的配置总线、与配置总线相连的架构总线、与DDR存储器相连的DDR存储器控制器、与DDR存储器控制器的第一通道及配置总线相连的第一安全控管用组件、与DDR存储器控制器的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架构总线相连的第二安全控管用组件:配置总线、第一安全控管用组件、DDR存储器控制器构成第一CPU存取DDR存储器的存取路径。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第一CPU可以通过由配置总线等构成的存取路径存取DDR存储器,从而避免出现第一CPU存取DDR存储器时因总线设备对架构总线资源共享而导致频宽受限的问题,以提高存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82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30068.6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3/40 , G06F11/263 , G06F21/31 , G06F21/7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总线连接调整的异构多核处理器,包括架构总线、与架构总线相连的总线设备及第一通信总线、与第一通信总线相连的应用CPU核,其中:应用CPU核上设置有用于与调试器相连的调试端口,第一通信总线用于与外挂设备相连,第一通信总线用于供总线设备中的主设备及应用CPU核对外挂设备进行存取。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应用CPU核及外挂设备均不连接在架构总线上,因此,当将调试器通过调试端口连接到应用CPU上对外挂设备进行操作期间,即使恶意攻击者通过调试端口进行攻击,也只会沿着应用CPU核、第一通信总线对外挂设备进行攻击,而并不会对与架构总线相连的总线设备造成影响,从而可以保证总线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8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09793.3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12/803 , H04L12/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虚拟网络映射方法与系统。所述虚拟网络映射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虚拟网络业务的请求,确定满足虚拟网络业务的带宽的第1物理节点集合;根据第1物理节点集合中的各个物理节点的第一预设风险因子,确定与虚拟网络业务中的多个虚拟节点相映射的多个物理节点,并将所述多个虚拟节点一一映射至所述多个物理节点;以及根据物理链路集合中的各个物理链路的第二预设风险因子,确定与所述虚拟网络业务中的多个虚拟链路中的每一者相映射的物理链路组,并将所述多个虚拟链路中的每一者映射至相应的物理链路组。本发明为差异化虚拟网络业务提供较好的全局性风险均衡策略,从而提高光网络技术对多业务的支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83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529079.2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5/173 , G06F9/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总线资源配置调整的异构多核处理器,包括第一CPU、总线设备、与第一CPU相连的配置总线、与配置总线相连的架构总线、与DDR存储器相连的DDR存储器控制器、与DDR存储器控制器的第一通道及配置总线相连的第一安全控管用组件、与DDR存储器控制器的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架构总线相连的第二安全控管用组件:配置总线、第一安全控管用组件、DDR存储器控制器构成第一CPU存取DDR存储器的存取路径。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第一CPU可以通过由配置总线等构成的存取路径存取DDR存储器,从而避免出现第一CPU存取DDR存储器时因总线设备对架构总线资源共享而导致频宽受限的问题,以提高存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9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99664.1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v6的智能电网分层地址配置方法,该方法中设置了新的基于IPv6的寻址结构,该方法包括:当电网中加入新的用户侧智能设备时,该用户侧智能设备发送路由请求消息从而定位其上级采集终端;其上级采集终端判断自身当前已经注册的下级采集终端的数量,若该数量小于第一阈值,则该上级采集终端向该用户侧智能设备发送一条路由回复消息,该用户侧智能设备获取自身的用户侧设备ID,并用自身的用户侧设备ID和类型ID来替换该上级采集终端的地址信息中的用户侧设备ID和类型ID,替换后的地址信息为该用户侧智能设备的地址。该地址配置方法更适合动态分层的智能电网通信体系及拓扑形态,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配置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