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纤维负载Ag/TiO2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99906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15199.4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性碳纤维负载Ag/TiO2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强化臭氧氧化工艺在再生水和微污染地表水水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得银-二氧化钛复合溶胶,将活化后的活性碳纤维放入溶胶中浸泡,历经热处理、水浸、氮封和光照活化等工序,得到活性碳纤维负载Ag/TiO2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微孔容积和外比表面积增大,对水体中常规指标、内分泌干扰物、多环芳烃、总体有机物的矿化催化分解作用均优于无负载的活性碳纤维催化材料。

    一种仿自然湿地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794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43359.9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自然湿地系统及其净化方法。其中,仿自然湿地系统及包括人工生态渠道、人工植物生态塘、人工基质生态塘;其中,人工生态渠道包括流道和设置在流道上的阀门;人工植物生态塘包括植物塘和分别位于植物塘相对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到流道上;所述植物塘包括浅滩区和深水区,所述浅滩区种植挺水植物,种植密度10~30棵/m2;所述深水区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覆盖植物塘水面面积的30~50%,种植的沉水植物的生物量为2000~9000g/m2;人工基质生态塘与人工植物生态塘的出水口连通;本发明无需补充外源碳也可有效为微生物提供反硝化作用所需碳源,提高除氮效率。

    一种仿自然湿地系统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0422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2175602.4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自然湿地系统及其净化方法。其中,仿自然湿地系统及包括人工生态渠道、人工植物生态塘、人工基质生态塘;其中,人工生态渠道包括流道和设置在流道上的阀门;人工植物生态塘包括植物塘和分别位于植物塘相对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到流道上;所述植物塘包括浅滩区和深水区,所述浅滩区种植挺水植物,种植密度10~30棵/m2;所述深水区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覆盖植物塘水面面积的30~50%,种植的沉水植物的生物量为2000~9000g/m2;人工基质生态塘与人工植物生态塘的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无需补充外源碳也可有效为微生物提供反硝化作用所需碳源,提高除氮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生态鱼巢砖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657721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2101736.0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巢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鱼巢砖。一种生态鱼巢砖,包括:主体,包括下层砖和上层砖,下层砖为两面开口的六面体结构,且下层砖具有半封闭空腔,上层砖设置在下层砖的顶部,且上层砖包括多个竖板和横板,多个竖板的两端分别与下层砖的顶部和横板的底部连接;水生植物,设置在下层砖和横板的顶部。将水生植物设置在下层砖和横板的顶部,使水生植物与上下层砖相结合,下层砖具有半封闭空腔,上层砖设置在下层砖的顶部,上层砖与下层砖之间围合有空腔,鱼类可在空腔内生长或躲藏,生态鱼巢砖组合了水生植物生长和鱼类栖息所需条件,为生态系统提升提供适宜生存环境。

    一种除藻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141961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20696196.8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藻装置,属于河流、湖泊水体藻类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浮台;氧化还原装置,包括电极阳极和电极阴极;超声波发生器;太阳能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藻装置,超声波发生器向水体内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利用机械力和空化效应产生的冲击波、高温高压、射流等,对藻细胞结构和功能及生物活性进行破坏,同时,超声波发生器围绕设置在氧化还原装置的外周,在超声波对水体产生空化反应时,产生高温高压的环境,使氧化还原装置中的电极阳极和电极阴极在对水体进行电解时,产生强氧化性物质,在抑制藻类生长的同时,可以对被超声波破坏后的藻细胞产生的离子进行氧化,避免被破坏后的藻细胞对水体产生污染。

    一种模拟底泥污染物释放过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471179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21761119.5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底泥污染物释放过程的装置,包括:污染物释放装置(3),还包括放置于所述污染物释放装置(3)两侧的进水装置(1)和出水收集装置(5);所述污染物释放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不同的污染物释放槽,不同的污染物释放槽具有不同的深度;水源通过进水装置(1)进入所述污染物释放装置(3)内,漫过污染物释放槽,在污染物释放槽上方流入出水收集装置(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用于研究底泥性状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的装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