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破碎岩石机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0540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36344.4

    申请日:2014-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Abstract: 一种气动破碎岩石机具装置,两个进气孔缸套对称设置在该气动破碎岩石机具装置的底部。主活塞缸与两个进气孔缸套分别通过两个高压气体储存隔板相连接。进气孔缸套与高压气体储存隔板密闭形成高压气体储气室;高压气体储存隔板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置有进气阀,进气阀可在高压气体作用下关闭进气通道;高压气体喷射通道设置在冲击钎锤、主活塞连接中间位置处,且与导向控制进气活塞内部的出气室相连同。机械连接件设置在该气动破碎岩石机具装置的外侧,用以与挖掘机大臂顶端相连。本发明采用重力钎锤的冲击与高压气流聚合爆发组合体,利用钎锤强力冲击和高压气流喷射膨胀实现了对岩石的破坏,适用于无法使用炸药进行爆破的岩体工程。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复合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02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51357.7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复合加固方法的开发与研究,该加固方法分为拉区和压区加固,其中拉区粘贴碳纤维布,压区粘贴角钢。本发明属于钢筋混凝土梁加固技术领域。加固结构包括纵向角钢和碳纤维布条,纵向角钢粘贴于钢筋混凝土梁的上部侧面,碳纤维布条粘贴于钢筋混凝土梁底面。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规格,用纵向碳纤维布等效代替纵向钢筋,用抗剪碳纤维布条等效代替箍筋,计算需要粘贴的角钢截面积B、根据角钢截面积和碳纤维布条截面积,设计加工对应尺寸的纵向角钢和碳纤维布条C、将纵向角钢粘贴于钢筋混凝土梁的侧面,并用高强螺栓对拉D、将碳纤维布条粘贴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部和外侧侧。纵向角钢与碳纤维布条的配合设置,对使用空间影响较小,使得整体施工工序简单高效。同时不用拆除原有地板,达到加固的目的。

    公路边坡修整旋切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8764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426100.X

    申请日:2016-06-15

    Abstract: 公路边坡修整旋切装置,该装置通过液压及皮带传送操作台上的液压操作杆件及皮带传送操作按钮,将安装于该装置多级可伸缩式液压臂前端的旋切转筒刀头贴到路基边坡坡面上,通过降低多级可伸缩式液压臂升降液压缸,将多级可伸缩式液压臂下降,使之带动旋切转筒刀头向下进行对路基边坡的刷坡作业并控制刷坡深度。旋切转筒刀头转动切削路基边坡坡面上的土石方,切削下来的土石方集料,通过其后端楔形集料收集器,通过皮带定向转动,将土石方集料传送到可伸缩传送带另一端出料口处,然后通过铲车配合自卸汽车将路基边坡坡面上多余的土石方集料运输到指定存放点或弃土场收纳,避免了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该装置的移动和搬运,减少了附属配套设施的投入。

    钢筋混凝土桩头剪切破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1407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35771.0

    申请日:2014-10-11

    Abstract: 钢筋混凝土桩头剪切破碎装置,该装置包括桩头剪刀破碎臂、剪刀臂固定支撑大臂、支撑工作圆盘、动力液压千斤顶、机械连接件、动力液压千斤顶固定柱、剪刀臂顶端固定螺栓、剪刀臂固定支点螺栓。动力液压千斤顶一端与动力液压千斤顶固定柱连接,另一端与桩头剪刀破碎臂的剪刀臂顶端固定螺栓连接;动力液压千斤顶固定柱固定在支撑工作圆盘上;机械连接件安装在支撑工作圆盘的中心处,机械连接件与挖掘机大臂顶端相连;四个桩头剪刀破碎臂分设在支撑工作圆盘上,且呈对称均匀布置;挖掘机的液压系统与动力液压千斤顶相连,为其提供动力。本发明装置所使用材料均可从市场采购成品,且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无特殊结构要求。

    一种桥梁拓宽新旧桥连接用钢桁架横隔梁

    公开(公告)号:CN10437274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50771.5

    申请日:2014-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2/00

    Abstract: 一种桥梁拓宽新旧桥连接用钢桁架横隔梁,桥梁拓宽连接用钢桁架横隔梁是指为减小振动对连接段现浇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在新桥A、旧桥B之间设置钢桁架横隔梁,代替新旧桥混凝土横隔板。上弦杆、下弦杆相互平行,上弦杆、下弦杆间通过三根腹杆相连接;上弦杆、下弦杆中间的腹杆与上弦杆、下弦杆相互垂直且位于上弦杆、下弦杆中间处;另外两根腹杆的一端分别焊接于下弦杆与新桥A、旧桥B衔接处,另一端焊接在上弦杆两端的四分之一杆长处;上弦杆、下弦杆通过锚栓内的钢筋与新桥A、旧桥B相连;端头板套入锚栓,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在新桥A、旧桥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