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TGM支座灌浆料修复上垫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4005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95829.4

    申请日:2015-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TGM支座灌浆料修复上垫石的方法,其包括:现场加工并安装上垫石模板,其上端贴于主梁下表面,下端与位于上垫石底部的上钢板下表面处于一个水平面,通过对拉螺栓使该垫石模板的内面贴附在待修复的上垫石四周;在垫石模板侧边下半部埋设灌浆管,上半部埋设排气管;拌和TGM灌浆料,并利用灌浆管和拌合好的TGM灌浆料对待修复的上垫石实施灌浆;等待灌浆料凝固直到凝固时间到达设定时间阈值;表层喷水并缠绕塑料膜进行养护,直至灌浆料彻底凝固。本发明通过对拉螺栓保证了垫石模板内侧贴附在待修复上垫石四周,克服了模板底部没有支撑无法控制浆液不溜撒的问题;设置排气管和灌浆管,能保证灌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顺利排出。

    一种采用TGM支座灌浆料修复上垫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400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995829.4

    申请日:2015-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TGM支座灌浆料修复上垫石的方法,其包括:现场加工并安装上垫石模板,其上端贴于主梁下表面,下端与位于上垫石底部的上钢板下表面处于一个水平面,通过对拉螺栓使该垫石模板的内面贴附在待修复的上垫石四周;在垫石模板侧边下半部埋设灌浆管,上半部埋设排气管;拌和TGM灌浆料,并利用灌浆管和拌合好的TGM灌浆料对待修复的上垫石实施灌浆;等待灌浆料凝固直到凝固时间到达设定时间阈值;表层喷水并缠绕塑料膜进行养护,直至灌浆料彻底凝固。本发明通过对拉螺栓保证了垫石模板内侧贴附在待修复上垫石四周,克服了模板底部没有支撑无法控制浆液不溜撒的问题;设置排气管和灌浆管,能保证灌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顺利排出。

    一种小净距多孔洞暗挖隧道近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394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87119.8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净距多孔洞暗挖隧道近接施工方法,其包括:对在一个注浆循环长度区间范围的暗挖隧道进行深孔注浆加固;采用跨洞施工方式,对已完成加固的每个注浆循环长度区间范围的暗挖隧道进行土方开挖;对相邻的小净距多孔洞暗挖隧道进行土体加固处理;对完成土体加固后的小净距多孔洞暗挖隧道进行初支支护;并对完成初支支护的暗挖隧道喷射混凝土,形成初衬防护结构;在上一个注浆循环长度区间内靠近其末端设定重叠区域(9),并以该重叠区域前端为基准计算下一个注浆循环长度区间,然后依次完成所有隧道的初衬防护结构;等待初衬防护稳固后,进行二衬施工。本发明能有效控制拱顶沉降和地表沉降,从而能够保证施工安全、土体的稳定性。

    一种小净距多孔洞暗挖隧道近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394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11487119.8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净距多孔洞暗挖隧道近接施工方法,其包括:对在一个注浆循环长度区间范围的暗挖隧道进行深孔注浆加固;采用跨洞施工方式,对已完成加固的每个注浆循环长度区间范围的暗挖隧道进行土方开挖;对相邻的小净距多孔洞暗挖隧道进行土体加固处理;对完成土体加固后的小净距多孔洞暗挖隧道进行初支支护;并对完成初支支护的暗挖隧道喷射混凝土,形成初衬防护结构;在上一个注浆循环长度区间内靠近其末端设定重叠区域(9),并以该重叠区域前端为基准计算下一个注浆循环长度区间,然后依次完成所有隧道的初衬防护结构;等待初衬防护稳固后,进行二衬施工。本发明能有效控制拱顶沉降和地表沉降,从而能够保证施工安全、土体的稳定性。

    一种方便施工的可移动式屋顶滑车

    公开(公告)号:CN216921061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20496460.8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施工的可移动式屋顶滑车,包括内弧板,所述内弧板的两侧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侧边弧板,所述内弧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竖杆,多个所述竖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外弧板,所述外弧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外边弧板,所述侧边弧板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内弧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内弧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内弧板的下端设置有屏体本体,所述外边弧板的两侧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钢管本体。本实用设置结构合理,使用起来相对比较安全。

    一种暗埋式井口结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0665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628832.9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暗埋式井口结构,包括地面,地面上设置有多个暗埋井口装置,暗埋井口装置包括:砖墙、井盖、过滤箱和把手,砖墙呈环形,砖墙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箱,过滤箱内壁上安装有把手,过滤箱的顶部安装有井盖,暗埋井口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隔层,混凝土隔层下方设置有储水装置,暗埋井口装置通过汇流管与储水装置相连,混凝土隔层的右端设置有排出通道,排出通道的左侧于混凝土隔层设置有主排水泵,主排水泵通过主排水管与排出通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不易堵塞,排水效率高,防护性好。

    一种降水井保护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06346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628831.4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降水工程,具体是一种降水井保护装置,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和前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固定连接设置在后挡板和前挡板的左右两侧,左挡板和右挡板内侧底端均设置有移动机构,后挡板和前挡板之间设置有防护机构,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和前挡板外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机构,不仅防止杂物掉落入井内,同时提高了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以使装置具有防撞功能,有效增强装置的安全性,确保降水井正常工作,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利用万向轮的升降,方便装置的移动,同时通过控制万向轮的升降,使固定钉与地面接触,使装置被固定,可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