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80879.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连续组合梁弯矩和位移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变截面连续组合梁结构进行分段;S2、计算不同梁段组合截面抗弯惯性矩,将变截面连续组合梁按照截面抗弯惯性矩进行分段,得到分段等截面模型;S3、将变截面连续组合梁按分段等截面模型的方式进行几何形态等效,利用对称性选取半跨进行理论分析计算,求取等效模型截面分段点处的弯矩Mr;S4、确定实际反弯点位置,根据实际反弯点位置,对变截面连续组合梁进行进一步等效分段;S5、根据截面分段点和实际反弯点位置将半跨变截面连续组合梁划分为三段,基于截面分段点和实际反弯点的受力平衡和变形协调关系建立方程,提出典型截面位移、转角和弯矩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15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273756.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抗侧力索控制框架结构温度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得出无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步骤二,分别按索体上端相对于下端均更远离温度不动点位置和均更靠近温度不动点位置这两种典型方式布索,比选得到在特定设计目标下的最优布索方向类型;步骤三,分析得出带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并复核调整布索方向;步骤四,开展受力分析复核结构和构件响应;步骤五,设定不同于结构合拢温度的挂索张拉温度并开展受力分析;等。该方法与传统试算法相比可显著提高设计速度,并得到更满足既定设计目标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减小构件尺度、减小结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3756.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抗侧力索控制框架结构温度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得出无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步骤二,分别按索体上端相对于下端均更远离温度不动点位置和均更靠近温度不动点位置这两种典型方式布索,比选得到在特定设计目标下的最优布索方向类型;步骤三,分析得出带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并复核调整布索方向;步骤四,开展受力分析复核结构和构件响应;步骤五,设定不同于结构合拢温度的挂索张拉温度并开展受力分析;等。该方法与传统试算法相比可显著提高设计速度,并得到更满足既定设计目标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减小构件尺度、减小结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9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66050.8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材管约束混凝土芯柱非节点区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上预制段、下预制段、现场连接段。上、下预制段均包括复材管和预制混凝土,所述复材管于连接处预留空腔用于现场灌注,上预制段设排气孔及排气管,下预制段设灌注孔。现场连接段包括两片半圆形复材管片、复材布以及高强螺旋箍筋骨架,复材管片设在上下预制段之间,合拢后与复材约束管端部对齐;复材布缠绕在现场连接段复材管及管片外侧;高强螺旋箍筋骨架置于下预制段管内预制混凝土上。现场连接段及上下预制段空腔内灌注有灌浆料,灌注密实后,封闭灌浆孔和排气孔,进行复材布二次缠绕补强。本申请达到复材管均匀连续的约束效果,并保证连接段混凝土柱的竖向承压能力连续。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3980.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多层长悬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悬挑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结构、悬挑子结构和连接件;悬挑子结构由上至下间隔设置n组,且相邻悬挑子结构的间距不小于一层楼高;悬挑子结构包括m层悬挑层,悬挑层均与主体结构连接;连接件设置在相邻悬挑子结构之间,将各悬挑子结构连为一体。本发明将连续多层悬挑结构拆分为间隔设置的悬挑子单元,分组安装,后连为一体,每个悬挑子结构自成受力体系,承担结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竖向荷载作用,解决了传统长悬挑结构设置吊挂桁架或转换桁架的不利影响;待主体结构、各悬挑子结构施工完成后,安装连接件,形成整体结构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同时提高结构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63525.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D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振效应的拱棚结构除冰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架设和调试设备:将振动加载设备固定于拱形结构拱架上;将形变量测设备固定于其下方的地面上;步骤2:寻找结构自振频率;步骤3:基于结构自振频率进行除冰雪加载;步骤4:完成除冰雪作业,达到设定的作用时间后停止加载,或人工停止加载。本发明能够高效的清除拱形结构棚帐建筑外壁的冰雪,且占地面积小、快捷、安全,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13980.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多层长悬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悬挑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结构、悬挑子结构和连接件;悬挑子结构由上至下间隔设置n组,且相邻悬挑子结构的间距不小于一层楼高;悬挑子结构包括m层悬挑层,悬挑层均与主体结构连接;连接件设置在相邻悬挑子结构之间,将各悬挑子结构连为一体。本发明将连续多层悬挑结构拆分为间隔设置的悬挑子单元,分组安装,后连为一体,每个悬挑子结构自成受力体系,承担结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竖向荷载作用,解决了传统长悬挑结构设置吊挂桁架或转换桁架的不利影响;待主体结构、各悬挑子结构施工完成后,安装连接件,形成整体结构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同时提高结构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4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851067.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既有双层建筑屋面的机电设备减振结构,包括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在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内部通过吊挂组件吊挂有机电设备,机电设备下方通过减振组件连接在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内;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包括上屋面层和下屋面层,上屋面层为无混凝土板的轻型屋面,下屋面层为有混凝土板的重型屋面;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拉接件和重物,重物放置在所述下屋面层上,重物与所述水平层间通过多根拉接件连接。计算方法确定了拉接件预拉力Pi、重物重量G3,在既有双层建筑屋面上安装机电设备,既不破坏防水层也不产生较大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0834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36689.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2 , E02D17/04 , E02D5/34 , E02D5/04 , E02D5/76 , E02D17/18 , E02D29/045 , E02D31/02 , E02D15/02 , G06F30/23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护桩—地下室外墙共构的挡土结构施工方法,步骤一:按常规施工方式依次进行基坑开挖、桩锚支护体系施工、基坑底部垫层施工、基础筏板和地下室外墙浇筑施工和底层防水卷材施工;步骤二:底层肥槽回填至地下室底层顶板底标高下方位置;步骤三:第一层素混凝土层浇筑,将防水卷材铺设至第一层顶板顶标高上方位置,再将第一层肥槽回填至第一层顶板底标高下方位置,确定浇筑素混凝土层的厚度和标高,然后在回填土上方浇筑与第一层顶板对应的素混凝土层;等。该方法可减小墙厚,对水平支撑构件免支模和免绑扎钢筋,施工便捷,周期短,成本低,防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4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51067.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既有双层建筑屋面的机电设备减振结构,包括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在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内部通过吊挂组件吊挂有机电设备,机电设备下方通过减振组件连接在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内;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包括上屋面层和下屋面层,上屋面层为无混凝土板的轻型屋面,下屋面层为有混凝土板的重型屋面;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拉接件和重物,重物放置在所述下屋面层上,重物与所述水平层间通过多根拉接件连接。计算方法确定了拉接件预拉力Pi、重物重量G3,在既有双层建筑屋面上安装机电设备,既不破坏防水层也不产生较大振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