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6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55353.X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1/00 , E04C5/07 , E04B2/84 , E04C3/34 , E04C3/29 , E04B5/32 , E04G21/12 , E04G21/02 , E04B1/38 , E04B1/41 , E04B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组合的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复材筋剪力墙、复材管混凝土柱、复材混凝土组合梁和GFRC板;所述复材筋剪力墙、复材管混凝土柱、复材混凝土组合梁之间形成建筑主体承载结构;所述复材混凝土组合梁的端部与所述复材筋剪力墙或者复材管混凝土柱连接;所述GFRC板设置于主体结构周围的所述复材混凝土组合梁以及所述复材管混凝土柱的顶部形成建筑维护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组合的建筑结构,具有无磁特性、耐腐蚀性强、建筑结构功能一体化、构造简单、装配施工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80879.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连续组合梁弯矩和位移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变截面连续组合梁结构进行分段;S2、计算不同梁段组合截面抗弯惯性矩,将变截面连续组合梁按照截面抗弯惯性矩进行分段,得到分段等截面模型;S3、将变截面连续组合梁按分段等截面模型的方式进行几何形态等效,利用对称性选取半跨进行理论分析计算,求取等效模型截面分段点处的弯矩Mr;S4、确定实际反弯点位置,根据实际反弯点位置,对变截面连续组合梁进行进一步等效分段;S5、根据截面分段点和实际反弯点位置将半跨变截面连续组合梁划分为三段,基于截面分段点和实际反弯点的受力平衡和变形协调关系建立方程,提出典型截面位移、转角和弯矩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56244.0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大跨度结构增建屋盖的设计方法,包括:S1、根据既有大跨度结构现状,确定既有结构的总质量M,抗侧刚度k1、阻尼比以及新增屋盖的支承节点位置和数量n;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既有大跨度结构的自振频率;S2、确定屋盖总质量;S3、确定新增屋盖隔震层刚度;S4、确定单个隔震支座设计参数;S5、按照降低地震烈度一度校核屋盖结构本身构件的强度与稳定性;S6、校核屋盖下部支承结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S7、将屋盖和下部结构作为整体建立屋盖隔震模型,对隔震层和下部结构位移、加速度进行校核,直到满足规范要求。本发明通过控制设计流程和参数,可实现对屋盖结构的隔震效果,隔绝屋盖结构的地震动输入,大幅降低屋盖的地震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15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273756.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抗侧力索控制框架结构温度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得出无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步骤二,分别按索体上端相对于下端均更远离温度不动点位置和均更靠近温度不动点位置这两种典型方式布索,比选得到在特定设计目标下的最优布索方向类型;步骤三,分析得出带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并复核调整布索方向;步骤四,开展受力分析复核结构和构件响应;步骤五,设定不同于结构合拢温度的挂索张拉温度并开展受力分析;等。该方法与传统试算法相比可显著提高设计速度,并得到更满足既定设计目标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减小构件尺度、减小结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3756.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抗侧力索控制框架结构温度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得出无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步骤二,分别按索体上端相对于下端均更远离温度不动点位置和均更靠近温度不动点位置这两种典型方式布索,比选得到在特定设计目标下的最优布索方向类型;步骤三,分析得出带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并复核调整布索方向;步骤四,开展受力分析复核结构和构件响应;步骤五,设定不同于结构合拢温度的挂索张拉温度并开展受力分析;等。该方法与传统试算法相比可显著提高设计速度,并得到更满足既定设计目标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减小构件尺度、减小结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3980.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多层长悬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悬挑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结构、悬挑子结构和连接件;悬挑子结构由上至下间隔设置n组,且相邻悬挑子结构的间距不小于一层楼高;悬挑子结构包括m层悬挑层,悬挑层均与主体结构连接;连接件设置在相邻悬挑子结构之间,将各悬挑子结构连为一体。本发明将连续多层悬挑结构拆分为间隔设置的悬挑子单元,分组安装,后连为一体,每个悬挑子结构自成受力体系,承担结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竖向荷载作用,解决了传统长悬挑结构设置吊挂桁架或转换桁架的不利影响;待主体结构、各悬挑子结构施工完成后,安装连接件,形成整体结构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同时提高结构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13980.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多层长悬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悬挑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结构、悬挑子结构和连接件;悬挑子结构由上至下间隔设置n组,且相邻悬挑子结构的间距不小于一层楼高;悬挑子结构包括m层悬挑层,悬挑层均与主体结构连接;连接件设置在相邻悬挑子结构之间,将各悬挑子结构连为一体。本发明将连续多层悬挑结构拆分为间隔设置的悬挑子单元,分组安装,后连为一体,每个悬挑子结构自成受力体系,承担结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竖向荷载作用,解决了传统长悬挑结构设置吊挂桁架或转换桁架的不利影响;待主体结构、各悬挑子结构施工完成后,安装连接件,形成整体结构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同时提高结构的舒适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