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2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56244.0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大跨度结构增建屋盖的设计方法,包括:S1、根据既有大跨度结构现状,确定既有结构的总质量M,抗侧刚度k1、阻尼比以及新增屋盖的支承节点位置和数量n;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既有大跨度结构的自振频率;S2、确定屋盖总质量;S3、确定新增屋盖隔震层刚度;S4、确定单个隔震支座设计参数;S5、按照降低地震烈度一度校核屋盖结构本身构件的强度与稳定性;S6、校核屋盖下部支承结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S7、将屋盖和下部结构作为整体建立屋盖隔震模型,对隔震层和下部结构位移、加速度进行校核,直到满足规范要求。本发明通过控制设计流程和参数,可实现对屋盖结构的隔震效果,隔绝屋盖结构的地震动输入,大幅降低屋盖的地震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89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273748.2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抗侧力索控制框架结构温度和地震响应的方法,包括框架结构和索体,索体为碳纤维索或钢索,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第一温度不动点位置;步骤二,初选布索位置;步骤三,得到两种索体各自的最优布索方向类型;步骤四,得到不同索体各自的最小截面需求;步骤五,设定索径目标控制值[d];步骤六,满布碳纤维索;步骤七,复核单索体布置的最优布索方向;步骤八,确定双索体混合布置方式;步骤九,复核双索体混合布置的最优布索方向;步骤十,复核荷载效应。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同时控制框架结构的温度和地震响应,控制效率高,索体尺寸小,材料用量少,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55353.X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1/00 , E04C5/07 , E04B2/84 , E04C3/34 , E04C3/29 , E04B5/32 , E04G21/12 , E04G21/02 , E04B1/38 , E04B1/41 , E04B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组合的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复材筋剪力墙、复材管混凝土柱、复材混凝土组合梁和GFRC板;所述复材筋剪力墙、复材管混凝土柱、复材混凝土组合梁之间形成建筑主体承载结构;所述复材混凝土组合梁的端部与所述复材筋剪力墙或者复材管混凝土柱连接;所述GFRC板设置于主体结构周围的所述复材混凝土组合梁以及所述复材管混凝土柱的顶部形成建筑维护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组合的建筑结构,具有无磁特性、耐腐蚀性强、建筑结构功能一体化、构造简单、装配施工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15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273756.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抗侧力索控制框架结构温度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得出无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步骤二,分别按索体上端相对于下端均更远离温度不动点位置和均更靠近温度不动点位置这两种典型方式布索,比选得到在特定设计目标下的最优布索方向类型;步骤三,分析得出带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并复核调整布索方向;步骤四,开展受力分析复核结构和构件响应;步骤五,设定不同于结构合拢温度的挂索张拉温度并开展受力分析;等。该方法与传统试算法相比可显著提高设计速度,并得到更满足既定设计目标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减小构件尺度、减小结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3756.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抗侧力索控制框架结构温度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得出无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步骤二,分别按索体上端相对于下端均更远离温度不动点位置和均更靠近温度不动点位置这两种典型方式布索,比选得到在特定设计目标下的最优布索方向类型;步骤三,分析得出带索框架结构温度不动点位置并复核调整布索方向;步骤四,开展受力分析复核结构和构件响应;步骤五,设定不同于结构合拢温度的挂索张拉温度并开展受力分析;等。该方法与传统试算法相比可显著提高设计速度,并得到更满足既定设计目标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减小构件尺度、减小结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9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66050.8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材管约束混凝土芯柱非节点区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上预制段、下预制段、现场连接段。上、下预制段均包括复材管和预制混凝土,所述复材管于连接处预留空腔用于现场灌注,上预制段设排气孔及排气管,下预制段设灌注孔。现场连接段包括两片半圆形复材管片、复材布以及高强螺旋箍筋骨架,复材管片设在上下预制段之间,合拢后与复材约束管端部对齐;复材布缠绕在现场连接段复材管及管片外侧;高强螺旋箍筋骨架置于下预制段管内预制混凝土上。现场连接段及上下预制段空腔内灌注有灌浆料,灌注密实后,封闭灌浆孔和排气孔,进行复材布二次缠绕补强。本申请达到复材管均匀连续的约束效果,并保证连接段混凝土柱的竖向承压能力连续。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3980.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多层长悬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悬挑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结构、悬挑子结构和连接件;悬挑子结构由上至下间隔设置n组,且相邻悬挑子结构的间距不小于一层楼高;悬挑子结构包括m层悬挑层,悬挑层均与主体结构连接;连接件设置在相邻悬挑子结构之间,将各悬挑子结构连为一体。本发明将连续多层悬挑结构拆分为间隔设置的悬挑子单元,分组安装,后连为一体,每个悬挑子结构自成受力体系,承担结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竖向荷载作用,解决了传统长悬挑结构设置吊挂桁架或转换桁架的不利影响;待主体结构、各悬挑子结构施工完成后,安装连接件,形成整体结构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同时提高结构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63525.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D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振效应的拱棚结构除冰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架设和调试设备:将振动加载设备固定于拱形结构拱架上;将形变量测设备固定于其下方的地面上;步骤2:寻找结构自振频率;步骤3:基于结构自振频率进行除冰雪加载;步骤4:完成除冰雪作业,达到设定的作用时间后停止加载,或人工停止加载。本发明能够高效的清除拱形结构棚帐建筑外壁的冰雪,且占地面积小、快捷、安全,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13980.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多层长悬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悬挑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结构、悬挑子结构和连接件;悬挑子结构由上至下间隔设置n组,且相邻悬挑子结构的间距不小于一层楼高;悬挑子结构包括m层悬挑层,悬挑层均与主体结构连接;连接件设置在相邻悬挑子结构之间,将各悬挑子结构连为一体。本发明将连续多层悬挑结构拆分为间隔设置的悬挑子单元,分组安装,后连为一体,每个悬挑子结构自成受力体系,承担结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竖向荷载作用,解决了传统长悬挑结构设置吊挂桁架或转换桁架的不利影响;待主体结构、各悬挑子结构施工完成后,安装连接件,形成整体结构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同时提高结构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4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851067.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既有双层建筑屋面的机电设备减振结构,包括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在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内部通过吊挂组件吊挂有机电设备,机电设备下方通过减振组件连接在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内;既有双层建筑屋面包括上屋面层和下屋面层,上屋面层为无混凝土板的轻型屋面,下屋面层为有混凝土板的重型屋面;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拉接件和重物,重物放置在所述下屋面层上,重物与所述水平层间通过多根拉接件连接。计算方法确定了拉接件预拉力Pi、重物重量G3,在既有双层建筑屋面上安装机电设备,既不破坏防水层也不产生较大振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