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污泥沉降实时监测分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40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1538946.X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污泥沉降实时监测分析装置及方法属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运行领域。本发明将进水泵、出水泵、曝气池出口混合液收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分析设备集成于密闭不透光机柜中,固定于曝气池出口附近。本发明将污泥沉降监测与计算机视觉相结合,间隔取样,定时获取污泥实时沉降过程特征规律而不是污泥沉降比,通过自动化的监测分析系统分析过程及监测过程。该装置密闭设计,装置内采用恒定光源,消除外界光源干扰,实现对污泥沉降过程的精准专属测量。装置内摄像头采用红外、可见光双目摄像头,提取沉降图像色度、亮度与色阶等信息并进行识别与分析,从而获取污泥沉降速度、沉降比例、上清液色度等多重特征反映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09239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1173429.5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包括金属导电直管、金属导电弯管以及套管,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通过套管依次间隔连接,形成封闭式线圈,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均包括内嵌芯和外套管,内嵌芯嵌在外套管内,内嵌芯均为碳纤维复合材质,外套管均为铝合金材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内嵌芯和铝合金材质外套管制作的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并通过套管固定连接成封闭式线圈,碳纤维复合材质和铝合金材质的采用,使得电磁线圈在确保发射电流不变的前提下,满足了不断加大电磁发射线圈的发射磁矩的同时又不增大电磁线圈重量的要求。

    一种提高纳米晶双相稀土永磁体磁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3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09646.4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一种提高纳米晶双相稀土永磁体磁性能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先制备非晶和/或纳米晶Co基磁粉。对商用FeSi合金粉末(Si≤10wt.%)进行高能球磨,再将球磨过后的粉末与非晶和/或纳米晶Co基稀土磁粉按1:5原子比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能球磨。将制备好的混合粉末进行热压,制备纳米晶热变形前驱体,再将热变形前驱体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变形,制备热变形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体。利用FeSi合金的高强度,在热变形过程中协调软硬两相的变形,增强c轴织构,提高磁体的磁性能。

    一种90°轴交角小模数锥齿轮副双啮测量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243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080581.2

    申请日:2018-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0°轴交角小模数锥齿轮副双啮测量校准方法,属于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机械传动技术领域。首先根据需要校准的理论安装位置,定制校准块;然后,将校准块安装到对应的轴上,调整轴的位置,使校准块与另一轴母线贴合,即完成一轴的安装位置校准,在另一轴上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两轴安装位置的校准。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双面啮合测量时,对轴交角为90°的锥齿轮安装位置的校准。

    一种163°或17°轴交角小模数锥齿轮副双面啮合测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718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080612.4

    申请日:2018-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163°或17°轴交角小模数锥齿轮副双面啮合测量的方法,属于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机械传动领域。首先确定被测锥齿轮副的分锥母线方向;然后根据分锥母线方向来确定锥齿轮副在双面啮合过程中的由于误差而产生的微位移方向,使微位移方向与分锥母线方向相互垂直。依据测量的微位移的数值,并根据相应公式,转换成锥齿轮副的轴交角偏差,进而对被测锥齿轮副的精度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轴交角17°的小模数锥齿轮副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小模数锥齿轮副的快速批量测量,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对于小模数锥齿轮测量的需求。

    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0923978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73429.5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包括金属导电直管、金属导电弯管以及套管,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通过套管依次间隔连接,形成封闭式线圈,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均包括内嵌芯和外套管,内嵌芯嵌在外套管内,内嵌芯均为碳纤维复合材质,外套管均为铝合金材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内嵌芯和铝合金材质外套管制作的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并通过套管固定连接成封闭式线圈,碳纤维复合材质和铝合金材质的采用,使得电磁线圈在确保发射电流不变的前提下,满足了不断加大电磁发射线圈的发射磁矩的同时又不增大电磁线圈重量的要求。

    一种163°或17°轴交角小模数锥齿轮副双面啮合测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718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80612.4

    申请日:2018-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6 G01M1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163°或17°轴交角小模数锥齿轮副双面啮合测量的方法,属于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机械传动领域。首先确定被测锥齿轮副的分锥母线方向;然后根据分锥母线方向来确定锥齿轮副在双面啮合过程中的由于误差而产生的微位移方向,使微位移方向与分锥母线方向相互垂直。依据测量的微位移的数值,并根据相应公式,转换成锥齿轮副的轴交角偏差,进而对被测锥齿轮副的精度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轴交角17°的小模数锥齿轮副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小模数锥齿轮副的快速批量测量,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对于小模数锥齿轮测量的需求。

    起跳角度可调的轮式跳跃机器人的弹跳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19289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5686.2

    申请日:2013-04-11

    Abstract: 起跳角度可调的轮式跳跃机器人的弹跳机构,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其内部包括有两个气缸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外侧板与固定框架内侧板由固定框架光轴固定连接,双作用气缸由锁紧扣固定于固定框架内侧板和固定框架外侧板之间,气缸活塞杆下部安装有气缸脚垫;移动框架内侧板和移动框架外侧板之间通过移动框架光轴固定连接构成移动框架;移动框架通过对应的控制电机的运转带动微型丝杠转动,进而调节与移动框架相连接的轻质轮之间的间距。微型舵机、舵机曲柄、传动杆和双作用气缸构成双摇杆机构,气缸可以在舵机的控制下调整机构的起跳角度,配合减压后的高压气体在电磁阀的控制下实现气缸的高效弹跳。

    基于运动学原理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双面啮合测量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915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180993.9

    申请日:2017-03-24

    Inventor: 汤洁 张雨 石照耀

    Abstract: 基于运动学原理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双面啮合测量仿真方法,属于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领域。该方法是通过建立齿轮模型,进而求解齿轮的双面啮合模型,得到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齿轮双面啮合的啮合线表达式,将齿轮的基圆半径误差、齿槽半角误差引入啮合线表达式中,得到齿轮在双面啮合过程中的径向、切向的变化量曲线。啮合线方程是在笛卡尔坐标系下求得,所以得到的是啮合线在径向、切向的参数方程。

    一种多级模块海洋电磁勘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0735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124405.X

    申请日:2017-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级模块海洋电磁勘探系统,包括船上部分和水下部分,所述船上部分包括大功率发电机、维也纳整流器、上位机、船上控制电路和载波调制器,大功率发电机连接维也纳整流器,维也纳整流器还连接船上控制电路,上位机分别连接船上控制电路和载波调制器,水下部分包括DC‑AC变换器、AC‑AC变换器、发射电极和水下控制电路,本发明通过发射偶极将电能激发到海水介质中,实现了海水大功率发射要求。研制的海底电磁探测系统借鉴开关电源技术的最新成果,以获得高稳定、高线性度、高功率密度及高传输效率的发射电流。稳定的发射电流将使我国的海洋电磁探测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