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4169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445923.2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蓉 , 何信华 , 刘朝阳 , 崔鑫 , 胡钰 , 连彦泽 , 钱航 , 韩亮 , 邱士亮 , 颜廷贵 , 李世鹏 , 徐华丽 , 赵雷 , 马利 , 白健 , 虞洋 , 段飞鹏 , 亓俊卿 , 陈绍露 , 杨志方 , 王琳 , 胡昭昀 , 杨馨 , 路长刚 , 蔡建波 , 姜先炜 , 冀航 , 刘莞尔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无人机航路规划安全性评估方法,步骤如下:1)根据OBB包围盒构造算法计算包围盒中心点坐标和主方向半径;2)采用雅克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OBB包围盒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3)分别构造禁飞区和无人机包围盒,采用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对无人机航路进行安全性评估,如果无人机航路经过禁飞区,则该航路不满足安全性要求。本发明采用包围盒碰撞检测原理,可以精确判断无人机航路是否经过禁飞区,既安全可靠又不浪费资源,为无人机航路规划安全性分析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45923.2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蓉 , 何信华 , 刘朝阳 , 崔鑫 , 胡钰 , 连彦泽 , 钱航 , 韩亮 , 邱士亮 , 颜廷贵 , 李世鹏 , 徐华丽 , 赵雷 , 马利 , 白健 , 虞洋 , 段飞鹏 , 亓俊卿 , 陈绍露 , 杨志方 , 王琳 , 胡昭昀 , 杨馨 , 路长刚 , 蔡建波 , 姜先炜 , 冀航 , 刘莞尔
IPC: G01C2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无人机航路规划安全性评估方法,步骤如下:1)根据OBB包围盒构造算法计算包围盒中心点坐标和主方向半径;2)采用雅克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OBB包围盒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3)分别构造禁飞区和无人机包围盒,采用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对无人机航路进行安全性评估,如果无人机航路经过禁飞区,则该航路不满足安全性要求。本发明采用包围盒碰撞检测原理,可以精确判断无人机航路是否经过禁飞区,既安全可靠又不浪费资源,为无人机航路规划安全性分析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58269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61589.2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6/242 , G06F16/2452 , G06F16/2458
Abstract: 一种基于形式化描述的运载火箭测试数据判读方法及系统,包括(1)将测试参数的判据进行分类;(2)定义测试参数判据的组成元素;(3)根据定义的组成元素,对分类后的各类判据进行形式化描述;(4)读取判据的形式化描述,并将形式化描述表征的判读规则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目标程序代码;(5)以运载火箭测试数据为数据源,运行目标程序代码,给出运载火箭测试数据是否正常的判读结论,从而完成运载火箭测试数据的判读。本发明通过形式化描述的方法解决了运载火箭测试数据的判据难以准确描述与定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动化的测试数据判读,极大提高了测试数据判读的效率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57462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070227.8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量测量数据准实时入库方法,通过海量测量数据准实时入库系统实现,该海量测量数据准实时入库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子模块、数据处理子模块、参数定义子模块、数据库表映射子模块、网络通信子模块、IP配置子模块、数据库参数配置子模块、缓冲文件库和Oracle数据库,本发明针对海量数据入库的难题,创新设计了海量数据入库系统,通过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并行协同工作,并采用批量入库的模式,实现了海量遥测数据的实时处理、存储,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入库效率,实现了测量系统海量数据的快速、准确、可靠入库,有助于测量信息的集成统一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58269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361589.2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6/242 , G06F16/2452 , G06F16/2458
Abstract: 一种基于形式化描述的运载火箭测试数据判读方法及系统,包括(1)将测试参数的判据进行分类;(2)定义测试参数判据的组成元素;(3)根据定义的组成元素,对分类后的各类判据进行形式化描述;(4)读取判据的形式化描述,并将形式化描述表征的判读规则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目标程序代码;(5)以运载火箭测试数据为数据源,运行目标程序代码,给出运载火箭测试数据是否正常的判读结论,从而完成运载火箭测试数据的判读。本发明通过形式化描述的方法解决了运载火箭测试数据的判据难以准确描述与定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动化的测试数据判读,极大提高了测试数据判读的效率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7858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248613.6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的迭代制导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对已知发动机推力矢量进行采样,得到采样序列:对采样序列进行一次累加,得到一次累加序列:根据一次累加序列对采样序列进行序列还原;确定白化方程组: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白化方程组中的参数值;根据求解得到参数值,预测得到下一时刻的发动机推力矢量;根据预测得到的下一时刻的发动机推力矢量,预测得到下一时刻的速度矢量和位置矢量。本发明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并在线实时预测所需要的发动机推力矢量方向,可以简化迭代制导的计算过程,并且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47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59821.7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锋 , 李皓伟 , 冯敏洁 , 章思严 , 万端华 , 厉力 , 连彦泽 , 韩洁 , 耿胜男 , 张青学 , 王晓君 , 龙骁 , 王颖 , 王宁 , 李薇 , 李铎 , 王丹 , 关咏梅 , 辛海华 , 李亚群 , 彭雪艳 , 魏双成
IPC: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8 , G05B2219/2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化高可靠高精度长期监测系统,包括两个换流采编单元、两个综合控制器、交换机、两个监控计算机、若干第一传感器和若干第二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数据采集、编码、传输、解调处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基于串行通信接口和工业以太网,解决了系统设备组成复杂、精度低、长期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实现了系统高可靠、高精度以及长期监测的功能,本发明在集成化方面,对系统关键设备进行集成化设计,减少设备组成,降低系统复杂度;在传输实时性方面,基于串行总线+以太网完成数据的传输,确保传输延迟时间不影响实际使用;在长期可靠性方面,通过对关键设备采取冗余设计和其他可靠性设计措施,提高产品连续工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47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959821.7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锋 , 李皓伟 , 冯敏洁 , 章思严 , 万端华 , 厉力 , 连彦泽 , 韩洁 , 耿胜男 , 张青学 , 王晓君 , 龙骁 , 王颖 , 王宁 , 李薇 , 李铎 , 王丹 , 关咏梅 , 辛海华 , 李亚群 , 彭雪艳 , 魏双成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化高可靠高精度长期监测系统,包括两个换流采编单元、两个综合控制器、交换机、两个监控计算机、若干第一传感器和若干第二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数据采集、编码、传输、解调处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基于串行通信接口和工业以太网,解决了系统设备组成复杂、精度低、长期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实现了系统高可靠、高精度以及长期监测的功能,本发明在集成化方面,对系统关键设备进行集成化设计,减少设备组成,降低系统复杂度;在传输实时性方面,基于串行总线+以太网完成数据的传输,确保传输延迟时间不影响实际使用;在长期可靠性方面,通过对关键设备采取冗余设计和其他可靠性设计措施,提高产品连续工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65746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70227.8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量测量数据准实时入库方法,通过海量测量数据准实时入库系统实现,该海量测量数据准实时入库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子模块、数据处理子模块、参数定义子模块、数据库表映射子模块、网络通信子模块、IP配置子模块、数据库参数配置子模块、缓冲文件库和Oracle数据库,本发明针对海量数据入库的难题,创新设计了海量数据入库系统,通过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并行协同工作,并采用批量入库的模式,实现了海量遥测数据的实时处理、存储,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入库效率,实现了测量系统海量数据的快速、准确、可靠入库,有助于测量信息的集成统一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840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43764.6
申请日:2022-12-0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的基于文件的数据库数据双向同步系统及其方法,通过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安装在服务器上,用于同步初始数据库,收集并整合客户端的同步数据,并将整合后的同步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安装在终端设备上,用于记录终端设备的本地数据库的数据变更情况,生成客户端同步数据,发送所述客户端同步数据到服务端,同时接收来自服务端的同步数据,根据所述服务端的同步数据同步客户端本地数据库。能够解决离线状态下数据库数据同步存在的同步效率低下和数据安全问题,提高数据同步效率、且同步数据难以被攻击者窃取和被攻击者篡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