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338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0476484.7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3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功能喉刀,该多功能喉刀包括:刀杆、刀头、剥离部、锁止部以及手柄部;刀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直杆和弧形杆,弧形杆用于插入咽喉内,直杆可活动地连接于手柄部,锁止部用于将直杆可解锁地锁止于手柄部;刀头用于对咽喉组织进行切割以形成开口进而暴露囊肿或肿瘤;剥离部用于插入至开口内以对囊肿或肿瘤进行拨动和分离,以使该囊肿或肿瘤从咽喉组织内脱离;刀头和剥离部均可活动地连接于弧形杆远离直杆的一端,以使刀头具有能够进行切换的刀头工作位置和刀头非工作位置,并使剥离部具有能够进行切换的剥离部工作位置和剥离部非工作位置。该多功能喉刀集成度高、制造成本低且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191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215020.6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纤维气管镜置管引导器,该置管引导器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部可充气套囊、引导器主体和外部可充气套囊;所述引导器主体为内部中空的一体成型结构,包括管体末端、管体连接端和圆台头端;所述管体末端和所述圆台头端通过所述管体连接端连接;所述内部可充气套囊通过第一充气管路连接有第一充气阀门,外部可充气套囊通过第二充气管路连接有第二充气阀门。该置管引导器可以在气管导管和纤支镜之间起到过渡作用,可以引导气管导管顺利通过声门滑入气管内,大大增加置管成功率,同时有效减少气管导管尖端对鼻腔及咽喉部软组织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32710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18436.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视角喉镜,包括微镜头成像组件用于获取图像数据;所述微镜头成像组件包括视场不重叠至少两组小口径微镜头;柔性传像组件与微镜头成像组件连接,用于传输图像数据;图像处理模块,连接于柔性传像组件另一端,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根据微镜头成像组件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使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训练以获得图像融合模型,所述图像融合模型将训练输出的结果重新拼接为消除了不重叠视场图像之间缝隙的完整图像;显示组件用于显示完整图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柔性传像和人工智能图像融合技术,在单次拍摄中对超大视角的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能力,通过显示屏观测经由智能图像融合算法重建的超大视场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6327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618436.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视角喉镜,包括微镜头成像组件用于获取图像数据;所述微镜头成像组件包括视场不重叠至少两组小口径微镜头;柔性传像组件与微镜头成像组件连接,用于传输图像数据;图像处理模块,连接于柔性传像组件另一端,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根据微镜头成像组件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使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训练以获得图像融合模型,所述图像融合模型将训练输出的结果重新拼接为消除了不重叠视场图像之间缝隙的完整图像;显示组件用于显示完整图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柔性传像和人工智能图像融合技术,在单次拍摄中对超大视角的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能力,通过显示屏观测经由智能图像融合算法重建的超大视场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3133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76484.7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3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功能喉刀,该多功能喉刀包括:刀杆、刀头、剥离部、锁止部以及手柄部;刀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直杆和弧形杆,弧形杆用于插入咽喉内,直杆可活动地连接于手柄部,锁止部用于将直杆可解锁地锁止于手柄部;刀头用于对咽喉组织进行切割以形成开口进而暴露囊肿或肿瘤;剥离部用于插入至开口内以对囊肿或肿瘤进行拨动和分离,以使该囊肿或肿瘤从咽喉组织内脱离;刀头和剥离部均可活动地连接于弧形杆远离直杆的一端,以使刀头具有能够进行切换的刀头工作位置和刀头非工作位置,并使剥离部具有能够进行切换的剥离部工作位置和剥离部非工作位置。该多功能喉刀集成度高、制造成本低且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683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14222.3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喉镜装置,包括用于收集病灶处的反射光线以进行成像的成像单元、分光单元、滤光单元、感光元件以及与该感光元件电连接的图像可视化单元,分光单元用于将成像单元收集的成像光束分成第一路子光束和第二路子光束,第一路子光束映射至感光元件上;第二路子光束穿过滤光单元映射至感光元件,感光元件用于将第一路子光束和第二路子光束的光信号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图像可视化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以分别形成宽带子图像和窄带子图像。通过对两幅子图像进行比观察,可以准确地进行诊疗判断;在咽喉手术中,通过比对该两幅图像,也可以判断出病变的具体位置,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手术精度高、成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9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15020.6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纤维气管镜置管引导器,该置管引导器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部可充气套囊、引导器主体和外部可充气套囊;所述引导器主体为内部中空的一体成型结构,包括管体末端、管体连接端和圆台头端;所述管体末端和所述圆台头端通过所述管体连接端连接;所述内部可充气套囊通过第一充气管路连接有第一充气阀门,外部可充气套囊通过第二充气管路连接有第二充气阀门。该置管引导器可以在气管导管和纤支镜之间起到过渡作用,可以引导气管导管顺利通过声门滑入气管内,大大增加置管成功率,同时有效减少气管导管尖端对鼻腔及咽喉部软组织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867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0111.1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阻抗测量的可穿戴呼吸传感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穿戴呼吸检测领域,可穿戴呼吸传感系统包括呼吸面罩、近场传感电极和阻抗测量系统,所述近场传感电极和阻抗测量系统电连接;所述近场传感电极安装在口罩的呼吸口上,所述阻抗测量系统安装在口罩上。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S4。本方案设计了一种兼具高灵敏及舒适性的可穿戴呼吸波形传感设备,基于近场阻抗测量技术,能够以无线的形式实现传感元件阻抗的实时高灵敏检测,近场传感电极与口罩之间采用磁吸可拆卸设计,方便器件的佩戴、清洗和更换。本发明还设计了整个系统阻抗的校准、标定方法,能满足实际应用过程中呼吸数据的定量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770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61425.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喉镜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喉部手术器械无法满足术者双手操作,以及手术视野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喉镜单元、叶片和支撑单元,喉镜单元和支撑单元通过叶片进行连接,叶片用于撑开喉部。本发明的支撑单元能够活动,此时叶片能够带动喉镜活动;支撑单元也能够固定,确保叶片的位置不变;活动片远离叶片主体时,能够扩展叶片的长度,调节叶片与喉部的接触面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不同喉部空间的检查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077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61425.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喉镜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喉部手术器械无法满足术者双手操作,以及手术视野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喉镜单元、叶片和支撑单元,喉镜单元和支撑单元通过叶片进行连接,叶片用于撑开喉部。本发明的支撑单元能够活动,此时叶片能够带动喉镜活动;支撑单元也能够固定,确保叶片的位置不变;活动片远离叶片主体时,能够扩展叶片的长度,调节叶片与喉部的接触面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不同喉部空间的检查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