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13408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410048076.8
申请日:2004-06-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出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顶出光电致发光器件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顶出光电极,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有机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上还有Al层,和位于Al层上的Au层。本发明用薄Al/Au层或LiF/Al/Au复合层作为顶出光电极的上电极材料,可以兼顾透光率、稳定性和低成本等要素。该薄层可以用普通的真空蒸镀方法(10-5托)来完成,电极透光率比薄Al/Ag层高约40-50%,而且外层的Au膜不像Ag膜那样易于被氧化,从而较好保证了器件的电稳定性和发光稳定性,同时又有较好的防止水汽透入有机层的作用。本发明的顶出光电极在无机薄膜和半导体发光,以及光电器件和光探测器等方面有广泛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0399865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410056832.1
申请日:2004-08-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出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顶出光电极,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上设有厚度为5—40nm的稀土元素层,在所述稀土元素层上设有厚度为10—15nm的Au层。本发明用低功稀土/Au复合层或CsF/低功稀土/Au复合层作为顶出光电极的上电极材料,可以兼顾透光率、稳定性和低成本等要素。与采用Al/Ag或Al/Au作顶电极的器件相比,本发明电极发光效率提高6—8倍,而外层的Au膜导致的光吸收和光反射都较Ag膜小,且不会被氧化,从而较好保证了器件的电稳定性和发光稳定性,同时又有较好的防止水汽透入有机层的作用。本发明的顶出光电极在无机薄膜和半导体发光,以及光电器件和光探测器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302159C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410038099.0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半导体纳米线的生长装置及其应用,涉及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生长装置,包括真空室及位于真空室内的三个加热电极(1)、(2)和(3),带气嘴的通气导管及两个钼舟或/和钽舟,所述加热电极接地,分别与加热电极(1)及加热电极(2)组成两套蒸发电极;所述两个钼舟或/和钽舟并排水平放置,一端均与加热电极(3)连接,另外一端分别连接于加热电极(1)和加热电极(2)上;所述使气体沿水平方向吹过两个钼舟或/和钽舟表面的通气导管气嘴高度与两个钼舟或/和钽舟表面高度相当。利用单晶半导体纳米线的生长装置生产单晶GaN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Ga源和Si样品衬底分别置于两个钼舟或/和钽舟的表面;2)抽真空;3)向真空室中通入NH3气。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新型纳米光电器件、实现与Si微电子集成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333108C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03134724.X
申请日:2003-09-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25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极氧化法制备纳米硅颗粒的方法及设备,属于硅纳米材料制备领域。该方法将硅片固定在腐蚀槽底部,硅片的背面与金属底座接触,底座接阳极;配制腐蚀液,将腐蚀液注入到腐蚀槽内,连接阴极的铂金电极或石墨棒电极插入腐蚀液中;接通电源,电流密度控制在10-300mA/cm2范围,时间为5-30分钟;关闭电源,取出硅片并用纯水轻轻冲洗,便可收集到硅片表面上的纳米硅颗粒。采用本发明可显著增加硅片和腐蚀液的接触面积,使硅片的腐蚀率比现有技术提高近百倍,设备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批量生产纳米硅颗粒,该纳米硅是性能很好的半导体光电子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741699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410056832.1
申请日:2004-08-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出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顶出光电极,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有机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上设有稀土元素层,在所述稀土元素层上设有Au层。本发明用低功稀土/Au复合层或CsF/低功稀土/Au复合层作为顶出光电极的上电极材料,可以兼顾透光率、稳定性和低成本等要素。与采用Al/Ag或Al/Au作顶电极的器件相比,本发明电极发光效率提高6-8倍,而外层的Au膜(10nm)导致的光吸收和光反射都较Ag膜小,且不会被氧化,从而较好保证了器件的电稳定性和发光稳定性,同时又有较好的防止水汽透入有机层的作用。本发明的顶出光电极在无机薄膜和半导体发光,以及光电器件和光探测器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0463243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410048076.8
申请日:2004-06-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出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顶出光电致发光器件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顶出光电极,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上设有LiF层,所述LiF层上设有厚度为0.6-15nm的Al层,在所述Al层上设有厚度为3-20nm的Au层。该薄层可以用普通的真空蒸镀方法(10-5托)来完成,电极透光率比薄Al/Ag层高约40-50%,而且外层的Au膜不像Ag膜那样易于被氧化,从而较好保证了器件的电稳定性和发光稳定性,同时又有较好的防止水汽透入有机层的作用。本发明的顶出光电极在无机薄膜和半导体发光,以及光电器件和光探测器等方面有广泛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699637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10038099.0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半导体纳米线的生长装置及其应用,涉及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生长装置,包括真空室及位于真空室内的三个加热电极A、B、C,带气嘴的通气导管及两个钼舟或/和钽舟,加热电极C接地,分别与加热电极A及加热电极B组成两套蒸发电极;两个钼舟或/和钽舟并排水平放置,使气体沿水平方向吹过两个钼舟或/和钽舟表面的通气导管气嘴高度与两个钼舟或/和钽舟表面高度相当。利用单晶半导体纳米线的生长装置生产单晶GaN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Ga源和Si样品衬底分别置于两个钼舟或/和钽舟的表面;2)抽真空;3)向真空室中通入NH3气。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新型纳米光电器件、实现与Si微电子集成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642376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410001060.1
申请日:2004-01-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至少包括发光层,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发光层上下的阴极层和阳极层,且所述阳极层的阳极为硅。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硅片背面制作欧姆接触金属;2)在步骤1)所述已制备好欧姆接触金属的硅片正面生长空穴注入/控制层;3)在步骤2)所述空穴注入/控制层上依次真空淀积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控制层;4)用模板淀积法或用淀积加光刻的方法在步骤3)所述电子注入/控制层上依次制备透光阴极和厚阴极;5)在步骤4)所述透光阴极和厚阴极上制备器件钝化保护膜。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广泛应用于视频数字显示、仪器监控、广告等领域。也可实现微显示、(Microdisplay),随身“看”等特殊要求,从而用在军事,电子游戏等特殊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603471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03134724.X
申请日:2003-09-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25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极氧化法制备纳米硅颗粒的方法及设备,属于硅纳米材料制备领域。该方法将硅片固定在腐蚀槽底部,硅片的背面与金属底座接触,底座接阳极;配制腐蚀液,将腐蚀液注入到腐蚀槽内,连接阴极的铂金电极或石墨棒电极插入腐蚀液中;接通电源,电流密度控制在10-300mA/cm2范围,时间为5-30分钟;关闭电源,取出硅片并用纯水轻轻冲洗,便可收集到硅片表面上的纳米硅颗粒。采用本发明可显著增加硅片和腐蚀液的接触面积,使硅片的腐蚀率比现有技术提高近百倍,设备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批量生产纳米硅颗粒,该纳米硅是性能很好的半导体光电子材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