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275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426345.7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智 , 李久林 , 马海志 , 邱德隆 , 杨应辉 , 罗华丽 , 李文聪 , 李添才 , 王思锴 , 李芳凝 , 高涛 , 李世民 , 颜威 , 陈晶 , 余永明 , 方成 , 任干
IPC: E21B47/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及随钻雷达天线搭载系统,涉及地下工程超前预测技术领域,该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包括:设于钻铤(1)的周向的第一刻槽(11)内的发射电磁波的发射天线(10),设于钻铤(1)的周向的第二刻槽(12)内、接收由电磁波在地质目标上产生的反射信号的接收天线(20),设于钻铤(1)的第三刻槽(13)内、自接收天线(20)采集反射信号的集成电路板(30),为集成电路板(30)供电的电源(40)。在深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钻探的同时采用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进行探测,从而达到钻探过程中随时能够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不良地质进行有效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5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4726.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基坑形变检测的全域微波遥感雷达及监测方法,涉及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检测基坑形变技术领域,包括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伸缩机械臂、雷达检测单元、雷达检测控制单元和大形变验证单元。本发明通过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可以在布置雷达检测单元时进行横向移动,可以通过横向移动来解决这些定向干扰,提升雷达检测数据质量,伸缩机械臂也可以配合进行雷达位置的调整;大形变验证主要是判断雷达是否被电磁干扰信号干扰,雷达检测单元采用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来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进行雷达检测,能完成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的自动化形变检测,受环境影响小,检测精度高,还能有效避免因电磁干扰带来的误报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518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45263.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添才 , 马海志 , 王思锴 , 赵强 , 李泳慧 , 颜威 , 李芳凝 , 高涛 , 李世民 , 陈晶 , 薛伊芫 , 艾诗函 , 陈林 , 任干 , 余永明 , 于淼 , 方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无人机载地质雷达的隧道全断面巡检装备及方法,涉及无人机隧道巡检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机载地质雷达组件、隧道扫描控制中心和巡检辅助定位通信模块,机载地质雷达组件包括连接装置和地质雷达模块。通过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和地质雷达的自动化扫描,实现了地铁隧道的全自动巡检;检测精度高:采用高频地质雷达和高精度GPS定位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检测;安全性高: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避免了传统人工巡检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效率高:全自动的巡检方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数据处理便捷:通过隧道扫描控制中心预装的Radan地质雷达处理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全断面扫描图。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24995.9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地质雷达多次波压制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在地质雷达的叠加剖面上拾取多次波,并对拾取的多次波进行拉平处理;建立多次波模型,并采用FK滤波法把拉平处理后呈水平状态的多次波和有效波进行分离,以对多次波进行压制。本发明先在单次剖面上人工拾取或计算机自动拾取多次波同相轴,然后进行拉平处理,建立多次波模型,最后采取FK滤波法把呈水平状态的多次波和有效波分离,从而快速压制地质雷达单道观测系统下的多次波,较好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强周期性和有较大剩余时差的多次波模型,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基于模型驱动的适合城市地下空间地质雷达探测数据的多次波去除技术流程,丰富了浅地表多次波压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51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924726.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基坑形变检测的全域微波遥感雷达及监测方法,涉及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检测基坑形变技术领域,包括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伸缩机械臂、雷达检测单元、雷达检测控制单元和大形变验证单元。本发明通过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可以在布置雷达检测单元时进行横向移动,可以通过横向移动来解决这些定向干扰,提升雷达检测数据质量,伸缩机械臂也可以配合进行雷达位置的调整;大形变验证主要是判断雷达是否被电磁干扰信号干扰,雷达检测单元采用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来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进行雷达检测,能完成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的自动化形变检测,受环境影响小,检测精度高,还能有效避免因电磁干扰带来的误报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176957.1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多极化井孔雷达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增强现实设备,用于响应于用户指示生成目标探测指令,并对地下结构三维模型进行成像显示,其中,用户指示包括机械指示和语音指示;井上控制设备,用于根据目标探测指令确定雷达参数,并根据雷达反射信号构建地下结构三维模型;多极化井孔雷达,用于根据雷达参数向目标井孔发射雷达发射信号,并接收目标井孔反射的雷达反射信号。由此,解决了传统的井孔雷达探测系统可视化程度低、缺乏实时交互功能、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606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24677.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变形测量单元、交通信号灯视觉画面获取单元、用于与交管部门通信交互的交通信号灯控制信号的交通信号灯控制指令获取单元、监测数据分析单元、数字孪生模型生成单元和基于数字孪生的交互显示单元。本发明旨在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领域,构建一个与城市轨道交通物理世界相同的数字世界,与真实场景同步仿真运行。实现对地铁线路、车站、地层、结构、周边环境等全对象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及时发现问题、优化调度,最终达到安全风险提前发现、预警提前发布、方案提前制定、措施提前实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7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441445.7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久林 , 曹楠 , 张向峰 , 陈晶 , 汪洋 , 刘兴阳 , 罗华丽 , 李文聪 , 李添才 , 马海志 , 王思锴 , 李芳凝 , 高涛 , 李智 , 李泳慧 , 颜威 , 薛伊芫 , 任干 , 张建全 , 陈林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激发双接收井孔电磁波数据的分离方法和分离装置,属于岩土工程物探技术领域,该双激发双接收井孔电磁波数据的分离方法包括:获取所采集的地质探测数据,建立每个源对应的探测数据的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进行分频稀疏正变换,得到正变换模型,并对正变换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增强模型,对增强模型内的各种波场成分分别进行分频稀疏反变换,将增强模型内的各种波场成分分别恢复到地质探测数据内的各原始信号一致大小,并将进行分离,得到各种波场成分,对各种波场成分进行解释和分析,得到井孔周边对应的地质信息。高精度的分频稀疏正变换和分频稀疏反变换和解释分析等步骤,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2116.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结构健康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地铁结构健康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结构响应数据,目标结构响应数据包括结构的振动数据、位移数据、以及应力数据中的至少一种;基于目标结构响应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反映结构健康状态的特征参数;基于特征参数构建约束条件;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运用最大熵原理构建用于评估地铁结构健康状态的初始概率模型;确定初始模型参数,并基于初始模型参数进行迭代优化,直至参数收敛时,输出目标模型参数;基于目标模型参数,计算地铁结构当前的健康状态概率,并将其与预设的概率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评估结构的健康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75181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645263.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添才 , 马海志 , 王思锴 , 赵强 , 李泳慧 , 颜威 , 李芳凝 , 高涛 , 李世民 , 陈晶 , 薛伊芫 , 艾诗函 , 陈林 , 任干 , 余永明 , 于淼 , 方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无人机载地质雷达的隧道全断面巡检装备及方法,涉及无人机隧道巡检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机载地质雷达组件、隧道扫描控制中心和巡检辅助定位通信模块,机载地质雷达组件包括连接装置和地质雷达模块。通过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和地质雷达的自动化扫描,实现了地铁隧道的全自动巡检;检测精度高:采用高频地质雷达和高精度GPS定位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检测;安全性高: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避免了传统人工巡检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效率高:全自动的巡检方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数据处理便捷:通过隧道扫描控制中心预装的Radan地质雷达处理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全断面扫描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