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275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426345.7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智 , 李久林 , 马海志 , 邱德隆 , 杨应辉 , 罗华丽 , 李文聪 , 李添才 , 王思锴 , 李芳凝 , 高涛 , 李世民 , 颜威 , 陈晶 , 余永明 , 方成 , 任干
IPC: E21B47/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及随钻雷达天线搭载系统,涉及地下工程超前预测技术领域,该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包括:设于钻铤(1)的周向的第一刻槽(11)内的发射电磁波的发射天线(10),设于钻铤(1)的周向的第二刻槽(12)内、接收由电磁波在地质目标上产生的反射信号的接收天线(20),设于钻铤(1)的第三刻槽(13)内、自接收天线(20)采集反射信号的集成电路板(30),为集成电路板(30)供电的电源(40)。在深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钻探的同时采用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进行探测,从而达到钻探过程中随时能够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不良地质进行有效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7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441445.7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久林 , 曹楠 , 张向峰 , 陈晶 , 汪洋 , 刘兴阳 , 罗华丽 , 李文聪 , 李添才 , 马海志 , 王思锴 , 李芳凝 , 高涛 , 李智 , 李泳慧 , 颜威 , 薛伊芫 , 任干 , 张建全 , 陈林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激发双接收井孔电磁波数据的分离方法和分离装置,属于岩土工程物探技术领域,该双激发双接收井孔电磁波数据的分离方法包括:获取所采集的地质探测数据,建立每个源对应的探测数据的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进行分频稀疏正变换,得到正变换模型,并对正变换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增强模型,对增强模型内的各种波场成分分别进行分频稀疏反变换,将增强模型内的各种波场成分分别恢复到地质探测数据内的各原始信号一致大小,并将进行分离,得到各种波场成分,对各种波场成分进行解释和分析,得到井孔周边对应的地质信息。高精度的分频稀疏正变换和分频稀疏反变换和解释分析等步骤,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41445.7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久林 , 曹楠 , 张向峰 , 陈晶 , 汪洋 , 刘兴阳 , 罗华丽 , 李文聪 , 李添才 , 马海志 , 王思锴 , 李芳凝 , 高涛 , 李智 , 李泳慧 , 颜威 , 薛伊芫 , 任干 , 张建全 , 陈林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激发双接收井孔电磁波数据的分离方法和分离装置,属于岩土工程物探技术领域,该双激发双接收井孔电磁波数据的分离方法包括:获取所采集的地质探测数据,建立每个源对应的探测数据的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进行分频稀疏正变换,得到正变换模型,并对正变换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增强模型,对增强模型内的各种波场成分分别进行分频稀疏反变换,将增强模型内的各种波场成分分别恢复到地质探测数据内的各原始信号一致大小,并将进行分离,得到各种波场成分,对各种波场成分进行解释和分析,得到井孔周边对应的地质信息。高精度的分频稀疏正变换和分频稀疏反变换和解释分析等步骤,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16456.X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久林 , 曹楠 , 马海志 , 张向峰 , 王思锴 , 陈晶 , 汪洋 , 刘兴阳 , 罗华丽 , 李文聪 , 李添才 , 李智 , 李芳凝 , 高涛 , 任干 , 李世民 , 颜威 , 李泳慧 , 薛伊芫 , 张建全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索式超低频电磁波探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绳索将信号采集装置悬吊于目标探测区域上方;使信号采集装置在目标探测区域范围内移动;将超低频电磁波信号发送给设置于目标探测区域之外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对超低频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该技术方案的探测方法及系统,可对车载探测装置无法进入的复杂环境进行工程地质勘测,有效消除了勘测盲区,并且操作简便,工作效率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6345.7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智 , 李久林 , 马海志 , 邱德隆 , 杨应辉 , 罗华丽 , 李文聪 , 李添才 , 王思锴 , 李芳凝 , 高涛 , 李世民 , 颜威 , 陈晶 , 余永明 , 方成 , 任干
IPC: E21B47/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及随钻雷达天线搭载系统,涉及地下工程超前预测技术领域,该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包括:设于钻铤(1)的周向的第一刻槽(11)内的发射电磁波的发射天线(10),设于钻铤(1)的周向的第二刻槽(12)内、接收由电磁波在地质目标上产生的反射信号的接收天线(20),设于钻铤(1)的第三刻槽(13)内、自接收天线(20)采集反射信号的集成电路板(30),为集成电路板(30)供电的电源(40)。在深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钻探的同时采用随钻雷达天线搭载装置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进行探测,从而达到钻探过程中随时能够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不良地质进行有效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5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4726.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基坑形变检测的全域微波遥感雷达及监测方法,涉及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检测基坑形变技术领域,包括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伸缩机械臂、雷达检测单元、雷达检测控制单元和大形变验证单元。本发明通过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可以在布置雷达检测单元时进行横向移动,可以通过横向移动来解决这些定向干扰,提升雷达检测数据质量,伸缩机械臂也可以配合进行雷达位置的调整;大形变验证主要是判断雷达是否被电磁干扰信号干扰,雷达检测单元采用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来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进行雷达检测,能完成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的自动化形变检测,受环境影响小,检测精度高,还能有效避免因电磁干扰带来的误报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51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924726.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基坑形变检测的全域微波遥感雷达及监测方法,涉及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检测基坑形变技术领域,包括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伸缩机械臂、雷达检测单元、雷达检测控制单元和大形变验证单元。本发明通过可移动支撑底座组件可以在布置雷达检测单元时进行横向移动,可以通过横向移动来解决这些定向干扰,提升雷达检测数据质量,伸缩机械臂也可以配合进行雷达位置的调整;大形变验证主要是判断雷达是否被电磁干扰信号干扰,雷达检测单元采用全域微波遥感雷达来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进行雷达检测,能完成对目标基坑的多个监测点的自动化形变检测,受环境影响小,检测精度高,还能有效避免因电磁干扰带来的误报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05843670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781650.9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一种新型可调节的工程监测棱镜保护罩包括底座、保护钢丝罩、紧固螺丝、锚固座及锚固螺栓;所述的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上均分分布设置有多个弧形限位孔;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锚固座,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通过紧固螺丝相互固定形成底座;所述保护钢丝罩由多根钢丝组合而成,所述多根钢丝的一端上部弯曲并相交焊接在一起,另一端焊接在上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锚固座通过锚固螺栓固定于围护结构顶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避免棱镜被动移位或损坏,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能有效减少棱镜的消耗;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可以重复利用的特点;便于调节保护钢丝及棱镜角度,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7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85739.4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减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震层抗拉装置,其包括下基板、多个连接弹簧、下基座轨道板、环形轨道、两个滑块、径向滑动轨道、上部连接件、多个上锚筋和多个下锚筋;下基板通过各连接弹簧与下基座轨道板连接,各下锚筋的一端与下层结构连接,各下锚筋的另一端依次穿设在下基板和下基座轨道板上并与下基座轨道板固定;环形轨道设置在下基座轨道板背离下基板的一侧,各滑块均与环形轨道滑动连接,径向滑动轨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上,上部连接件与径向滑动轨道滑动连接,各上锚筋的一端与上层结构连接,各上锚筋的另一端与上部连接件连接。本申请具有使得抗拉装置在满足抗拉要求的前提下不会限制更多的自由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69415.4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支承柱的逆作法结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施工图纸中设计钢管混凝土支承柱的初始标高;采用数值模拟基坑土方开挖过程,预测施工界面层时各个位置钢管混凝土柱的隆起量;根据预测的隆起量,设置钢管混凝土支承柱的施工标高,并在施工图纸中标出各位置所述钢管混凝土支承柱的施工标高,所述施工标高=初始标高‑隆起量;按施工标高布置的钢管混凝土支承柱,并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墙;当基坑开挖到界面层时,施工结构顶板,在每个钢管混凝土支承柱与结构梁的连接处施工抗剪件;分层开挖界面层以下土方,同时施工界面层上部结构顶板,当土方开挖到基础底板标高时施工基础底板。本申请具有降低结构顶板开裂风险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