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道路交通的车辆重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524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96315.7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面向道路交通的车辆重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任一车辆在各角度下的多帧图像,并进行下采样多尺度划分;确定各角度下任意相邻两帧图像之间在各尺度下的特征差异值;基于各角度下各尺度与其余所有尺度之间对应所述特征差异值的相似程度,确定各角度的所有图像在各尺度下局部显著特征的变化值;确定各角度的所有图像在各尺度下具有显著细节特征的突出值;优化频率调谐算法中高斯平滑参数的取值;获取各帧图像的多尺度融合的显著图像;利用神经网络获取所述任一车辆的重识别结果。本申请旨在提高车辆重识别过程中特征提取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车辆重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用于标定两个路侧传感器之间的转换关系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99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28250.0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标定两个路侧传感器之间的转换关系的方法和系统,涉及路侧传感器标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第一预设路侧传感器和第二预设路侧传感器进行时间对齐后,在同一时刻监测得到每个预设目标在相应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当预设目标的数量大于4个时,根据当前得到的所有位置坐标计算当前的单应变换矩阵,将利用第二预设路侧传感器所得到的位置坐标转换至第一预设路侧传感器所用坐标系中,计算每个预设目标的转换位置坐标与利用第一预设路侧传感器得到的位置坐标之间的误差距离,并判断误差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误差距离阈值,若是,将当前的单应变换矩阵确定为最终的单应变换矩阵。本发明能够求取更为准确的单应变换矩阵。

    用于标定两个路侧传感器之间的转换关系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992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28121.1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标定两个路侧传感器之间的转换关系的方法和系统,涉及路侧传感器标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计算通过摄像装置得到的位置坐标在鸟瞰视图所用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与通过雷达得到的位置坐标在鸟瞰视图所用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之间的误差距离,并判断误差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误差距离阈值,得到判断结果;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通过摄像装置得到的位置坐标在鸟瞰视图所用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与通过雷达得到的位置坐标在鸟瞰视图所用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确定摄像装置和雷达之间的转换关系。本发明基于误差距离的判断,能够求取更为准确的转换关系,实现不同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的精准转换。

    目标检测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80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15315.5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目标检测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将待测图像输入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模型,得到所述待测图像的目标检测框及所述目标检测框的第一置信度;利用CO‑STAR框架,生成所述待测图像的背景描述文本,并将所述目标检测框和所述背景描述文本输入至训练好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得到所述目标检测框的第二置信度;将所述目标检测框的第一置信度与第二置信度进行置信度融合,得到所述目标检测框的目标置信度。本发明利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对目标检测结果进行复检,以高可解释性的方式给出新的置信度判定,显著提高已有检测框架的精度,从而实现了对目标检测结果的优化。

    基于双光谱视场对齐的雷视融合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75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92300.1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双光谱视场对齐的雷视融合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视场对齐后的可见光相机采集的第一区域的可见光数据与视场对齐后的热成像相机采集的第一区域的热成像数据进行经纬度标定,得到第一标定转换关系;对毫米波雷达采集的第二区域的雷达数据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可见光数据进行标定,得到第二标定转换关系;基于第一标定转换关系和第二标定转换关系,对目标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目标可见光数据、目标热成像数据和目标雷达数据进行融合,得到雷视融合数据。本发明通过双光谱视场对齐的方式,提升了雷达数据与视频数据融合的准确度,为机器视觉检测提供了高置信度的数据保障。

    一种跟踪车辆的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141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8363.5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踪车辆的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车辆的指定周围区域内的疑似跟踪车辆对应的第一短时行驶行为语义序列以及确定目标车辆的第二短时行驶行为语义序列;计算所述第一短时行驶行为语义序列以及所述第二短时行驶行为语义序列的相似度,当相似度超过阈值时,将所述疑似跟踪车辆确定为跟踪车辆。本发明通过对车主周围车辆(疑似跟踪车辆)的短时行驶行为语义序列和车主(目标车辆)的短时行驶行为语义序列计算相似度的方式识别跟踪车辆,大幅提升对跟踪车辆识别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一种基于3D视频的目标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290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88492.1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视频的目标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待检测区域的任一帧图像数据,确定在所述待检测区域内的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3D检测框;基于所述3D检测框确定任一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基准顶点的经纬度坐标,结合采集设备的经纬度坐标确定该目标检测对象的基本属性信息,所述基本属性信息中包括目标检测对象的高度信息。本方案在进行目标检测对象的基本属性信息的确定过程中,结合了采集设备的经纬度坐标,以使目标检测对象的基本属性信息的确定结果与真实情况更贴合,数据更具有可信度。

    一种智能肩灯及肩灯预警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0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35254.2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肩灯及肩灯预警方法,该智能肩灯包括:主控电路芯片和射频模块,主控电路芯片,用于产生射频信号给射频模块,并接收射频模块的安全区域信息;射频模块,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增强处理,以满足通讯距离的要求,并把接收到的安全区域信息发送给主控电路芯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主控电路芯片和射频模块,主控电路芯片,用于产生射频信号给射频模块,并接收射频模块的安全区域信息;射频模块,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增强处理,以满足通讯距离的要求,并把接收到的安全区域信息发送给主控电路芯片;实现通讯稳定,距离远,功耗低,具有自动识别并且主动报警的功能。

    一种高速车道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8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5252.3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速车道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该高速车道用预警系统包括:包括主机电路和肩灯电路,其中,所述主机电路,用于根据实时监测高速车道的车道信息,判断是否有车辆接近;当判断有车辆接近时,做出提醒;同时,把所述车道信息发送给所述肩灯电路;所述肩灯电路,用于对佩戴肩灯的工作人员或者安装有肩灯的车辆做出提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实时监测高速车道的交通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并通过所述主机电路对雷达数据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误报和漏报,具有实时性强和准确性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