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6504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710409881.6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达铁工科技有限公司 ,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4 , E01D101/30 , E01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隔震钢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由下而上包括下支座板、中间座板、球冠衬板和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与球冠衬板之间通过第一摩擦副滑动接触,所述球冠衬板与中间座板之间通过第二摩擦副滑动接触,所述支座本体设置于框架结构内腔,所述框架结构通过外侧减震榫组与下支座板连接,所述框架结构通过内侧减震榫组与中间座板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减震钢支座能够有效的减小地震动力作用对桥梁结构的损伤和破坏,且方便震后对阻尼耗能部件的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716504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09881.6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北京交达铁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4 , E01D101/30 , E01D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46 , E01D19/041 , E01D2101/30 , E01D2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隔震钢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由下而上包括下支座板、中间座板、球冠衬板和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与球冠衬板之间通过第一摩擦副滑动接触,所述球冠衬板与中间座板之间通过第二摩擦副滑动接触,所述支座本体设置于框架结构内腔,所述框架结构通过外侧减震榫组与下支座板连接,所述框架结构通过内侧减震榫组与中间座板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减震钢支座能够有效的减小地震动力作用对桥梁结构的损伤和破坏,且方便震后对阻尼耗能部件的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207392043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0634852.5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北京交达铁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4 , E01D101/30 , E01D101/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隔震钢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由下而上包括下支座板、中间座板、球冠衬板和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与球冠衬板之间通过第一摩擦副滑动接触,所述球冠衬板与中间座板之间通过第二摩擦副滑动接触,所述支座本体设置于框架结构内腔,所述框架结构通过外侧减震榫组与下支座板连接,所述框架结构通过内侧减震榫组与中间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钢支座能够有效的减小地震动力作用对桥梁结构的损伤和破坏,且方便震后对阻尼耗能部件的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204386625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024017.0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朵生君 , 牛斌 , 刘佩斯 , 王红续 , 陈花顺 , 马伟斌 , 谢君泰 , 谭永杰 , 金家康 , 张千里 , 胖涛 , 郭勇 , 付兵先 , 郭小雄 , 马超锋 , 邹文浩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止水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环向缝用钢板自粘止水带。构成该止水带的技术方案包括由设置于镀锌钢板两侧的止水区和设置于其中部的能够伸长收缩的变形区构成,在构成所述止水区的镀锌钢板的与相应的隧道结构混凝土对应的一面或上下两面设置有高分子自粘胶层。该止水带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混凝土收缩变形造成结合面产生缝隙导致渗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738321U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20304402.0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谭永杰 , 倪光斌 , 牛斌 , 岳迎九 , 金家康 , 刘佩斯 , 马伟斌 , 谢君泰 , 郭勇 , 胖涛 , 张千里 , 陈花顺 , 王红续 , 付兵先 , 郭小雄 , 马超锋 , 邹文浩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止水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贴式自粘塑料止水带。构成该止水带的技术方案由设置于塑料板两侧的搭接区、止水区和设置于其中部的能够伸长收缩的变形区构成,构成止水区的塑料板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肋,在凸肋间的塑料板上设置有高分子自粘胶层;凸肋呈丁字形、三角形或梯形结构。该止水带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混凝土收缩变形造成结合面产生缝隙导致渗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148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510191958.8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J7/20 , C09J153/02 , C09J145/02 , C09J157/02 , C08L7/00 , C08K13/02 , C08K3/22 , C08K5/09 , C08J7/04 , B32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的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讲公开了一种免揭型自粘橡胶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为:即该橡胶止水带由橡胶基材、粘贴于该基材一侧面的高分子自粘胶层和隔离层组成。其中橡胶基材由天然橡胶、ZnO、硬脂酸、防老剂、补强剂、操作油、功能填料和硫化剂通过挤出工艺制备、高分子自粘胶层由SBS或/和SIS树脂软化油、防老剂、补强剂、操作油、功能填料和抗氧剂通过搅拌器融化形成、隔离层由天然沸石、偏高岭土、硅灰石和硬脂酸搅拌混合构成,然后将所制备的高分子自粘胶层和隔离层涂敷在橡胶基材上压延构成。该止水带具有自粘层和混凝土界面层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橡胶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有效的解决了伸缩缝,变形缝和施工缝的漏水、串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84976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935309.4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L7/00 , C08L9/06 , C08L25/10 , C08L91/00 , C08K13/02 , C08K3/04 , C08K3/34 , C08K3/26 , C08K3/22 , C08K5/09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橡胶支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宽温域高阻尼橡胶支座及其制备工艺。其主要技术特征为:橡胶基体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组成:天然橡胶70—90重量份、丁苯橡胶10—30重量份、高苯乙烯树脂10—60重量份、活性剂4—10重量份、超耐磨炭黑50—80重量份、硅土5—20重量份、超细伊蒙粘土粉体10—30重量份、沉降碳酸钙15—30重量份、机油10—30重量份、硫化剂1.5—2.5重量份、促进剂1.4—3.5重量份。本发明宽温域高阻尼橡胶支座,使用高苯乙烯树脂代替传统高阻尼支座中的石油树脂,提高玻璃化温度区域,拓宽阻尼温度。通过合理配合无机填料类型和用量,可以达到提高高阻尼橡胶支座阻尼比,平衡支座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14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0016.1
申请日:2015-04-26
Applicant: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J7/02 , C09J153/02 , C09J11/08 , C09J11/06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止水带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偶联剂改性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止水带及其制备工艺。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止水带基材,在所述止水带基材两端与混凝土结合处表面设置有改性高分子自粘胶层,在所述改性高分子自粘胶层表面设置有隔离膜,所述改性高分子自粘胶层包括有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热塑性弹性体SIS:50~70;增粘树脂:40~60;偶联剂:2~4;增塑剂环烷油:15~20;着色剂钛白粉:2~5;紫外线吸收剂:1~2;填料:2~5;抗氧剂:1~2。偶联剂改性的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止水带通过偶联剂改性高分子自粘胶,经改性的高分子自粘胶与结构混凝土之间除具有基本的物理粘接作用外还具有化学键合,使橡胶基材与结构混凝土牢牢地结合在一起,粘接力不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减弱。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50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9829.8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隔振器技术领域,公开了轨道交通浮置板用易更换橡胶隔振器及其更换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预埋套筒,顶板、调高调平垫板、中间板、橡胶减振垫和底盆;在所述底盆中心设置环状凸台,在所述橡胶减振垫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橡胶减振垫套在所述环状凸台上,所述环状凸台的高度低于橡胶减振垫的高度;在所述环状凸台中心位置的底盆上设置锚固螺栓孔;在所述底盆侧沿上端设置有提升螺孔,在所述顶板与所述提升螺孔对应位置设置有提升通孔,在所述提升通孔和提升螺孔内设置可拆装的提升螺栓。在橡胶减振垫等部件出现损坏时,很容易将顶板、调高调平垫板、中间板、橡胶减振垫和底盆从预埋套筒内取出,更换更加方便,在轨道交通维修窗口期就能完成维护,避免了轨道交通停运。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929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25089.8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衡水裕菖铸锻有限公司 ,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25 , C21D1/28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9 , C22C38/04 , C22C38/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合金铸钢以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气腐蚀环境下的耐腐蚀铸钢,耐腐蚀铸钢的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8%~0.16%,Si:0.20%~0.60%,Mn:0.4%~1.5%,P≤0.030%,S≤0.030%,Cr:0.20%~0.60%,Ni:0.20%~0.60%,Cu:0.20%~0.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气腐蚀环境下的耐腐蚀铸钢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调控耐腐蚀铸钢中各成分的配比及一次性铸造成型工艺和热处理工艺,有效提高了铸钢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其力学性能达到:屈服强度≥270MPa,抗拉强度≥500MPa,伸长率≥18%,断面收缩率≥40%,常温冲击性能≥40J。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