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9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331756.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温度测量系统进行全系统宽低温综合校准设备的隔热腔,该方案采用制冷机制冷和加热器加热综合控温方式,隔热校准腔采用三层结构,中层外层真空隔热,内层作为校准温度源,放置传感器安装铜座,通过充氦实现温度场快速均匀。在校准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带线缆穿过密封座后,置于校准腔内的传感器安装铜座内,然后对导线实行密封,中外层抽真空隔热,内层充氦。准备就绪后,在测控机柜控制下,按照校准流程实施制冷机和加热器校准腔温度控制,达到校准目标温度值后,温度测量系统采集校准温度点的电流或电压值。按流程所有校准点完成后进行校准曲线拟合,得到温度测量系统测量范围内的校准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71434.4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腔,包括:外部保护层(9)、中间隔热层(10)、内部恒温层(15)、压力控制管(7)和波纹管(8),外部保护层(9)和中间隔热层(10)采用上下两段式封闭结构,外部保护层(9)为双层结构;内部恒温层(15)设置于中间隔热层(10)内的底部,中间隔热层(10)设置于外部保护层(9)内;压力控制管(7)设置于外部保护层(9)的上部;波纹管依次连接压力控制管、中间隔热层和内部恒温层;外部保护层的双层结构内、外部保护层和中间隔热层之间以及中间隔热层和内部恒温层之间均抽为真空,工作时内部恒温层内注入氦气。该恒温腔可以减小内外热辐射和上下温度梯度,抑制温度波动,提升温度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22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71436.3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低温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氦气瓶(1)、水冷机组(2)、GM制冷机(3)、恒温校准舱系统(4)和控制机柜(5),氦气瓶(1)和恒温校准舱系统(4)连接,控制恒温校准舱系统(4)的温度场均匀性;水冷机组(2)和GM制冷机(3)连接,为GM制冷机(3)提供冷量;GM制冷机(3)和恒温校准舱系统(4)连接,控制恒温校准舱系统(4)内的温度;控制机柜(5)和恒温校准舱系统(4)连接,控制恒温校准舱系统(4)内的温度和压力参数;恒温校准舱系统(4)由上舱体和下舱体两部分组成。本发明的静态有效温度场均匀性可达10mK,并能同时校准多个不同规格的温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78222.4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传感器数据融合的风洞模型姿态测量系统,涉及风洞内模型状态测量领域,包括:姿态测量传感组件、电源、处理器和数据交互单元;姿态测量传感组件包括:石英倾角传感器组件、振动传感器组件、陀螺仪组件、水平仪组件和温度传感器组件;处理器用于基于水平基准数据对姿态角数据进行失准角误差抑制处理;以及用于基于振动加速度数据和角速度数据对姿态角数据进行干扰加速度误差抑制处理;以及用于基于振动加速度数据对姿态角数据进行振动误差抑制处理;以及用于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交互单元,本发明中的风洞模型姿态测量系统能够测量获得模型准确的姿态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6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01238.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温度场测试一致性校准数据处理方法,涉及风洞试验领域,包括:步骤S101:获得基准温度测试信号数据,基于基准温度测试信号数据计算获得基准温度信号数据;步骤S102:获得多通道温度测量系统中每个通道的响应数据,将每个通道的响应数据分别与基准温度信号数据进行拟合计算,获得多通道温度测量系统中每个通道与基准温度信号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步骤S103:在风洞温度场均匀性应用中,基于多通道温度测量系统获得每个通道对应的温度实测值,基于每个通道对应的温度实测值以及关系模型,计算获得多通道温度测量系统中各个通道温度的一致性修正结果,本方法能够更为精确地获取风洞温度场均匀性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332037.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温度测量系统进行全系统宽低温综合校准的设备,校准温度范围77K到323K,采用制冷机制冷和加热器加热综合控温方式,隔热校准腔采用三层结构,中层外层真空隔热,内层作为校准温度源,放置传感器安装铜座,通过充氦实现温度场快速均匀。在校准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带线缆穿过密封座后,置于校准腔内的传感器安装铜座内,然后对导线实行密封,中外层抽真空隔热,内层充氦。准备就绪后,在测控机柜控制下,自动按照校准流程实施制冷机和加热器校准腔温度控制,达到校准目标温度值后,温度测量系统采集校准温度点的电流或电压值。按流程所有校准点完成后进行校准曲线拟合,得到温度测量系统测量范围内的校准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15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08033.7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局正态分布及局部离群因子的风洞漏冷监测方法,包括获取铺设在风洞外表面的测温光纤的测温点数据;基于正态分布对所有测温点进行全局异常检测,得到全局异常点;基于局部离群因子对所有全局异常点进行局部异常筛选,将筛选出的局部异常点作为稳定漏冷点;以所有稳定漏冷点为支撑,建立漏冷区域。本发明提供基于全局正态分布及局部离群因子的风洞漏冷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采用分布式光纤监测风洞表面温度时,误报率较高、难以有效获取风洞表面漏冷漏液情况的问题,实现降低误报率、有效检测风洞表面漏冷漏液情况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6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82862.2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速度及角速度解耦动态臂杆效应补偿方法,涉及石英倾角仪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坐标系和安装辅助石英倾角仪,构建门状态计算模型和摆状态计算模型,在坐标系对应安装振动传感器,对计算模型标定,获得各轴方向的振动幅值,获得待处理石英倾角仪的实时滚转角和实时测量信号,根据实时滚转角的范围和各轴方向的振动幅值计算获得补偿后的俯仰角;本方法能够准确的获得石英倾角仪的振动测量误差对应的振动幅值Ax、Ay和Az,通过基于这些振动幅值进行相应的补偿计算可以获得补偿后的准确的测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69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94477.5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参数校准装置调节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已构建的多参数校准装置实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装置回路、调温系统、调压系统、中压气源和核心控制器系统,装置回路是首尾相连的气流通路,该气流通路具有标准段和换热器段,在该气流通路中设置有驱动气流流动的驱动件;调温系统用于调控气流通路的温度;调压系统调控气流通路的压力;核心控制器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本发明对温度、压力、风速三个量进行控制解耦,通过合理控制策略和适度控制方法,由核心控制器系统统一调配调温系统、调压系统、调速系统有序运行,实现该装置回路温度、压力、风速的精确调节与控制,使校准装置具备提供温度、压力、风速等多参数测试校准环境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2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50309.7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北京远华天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脉动压力校准装置,该方案包括有静态压力保持与调节机构、脉动压力发生机构、温度调节机构以及测控系统;所述测控系统能够控制静态压力保持与调节机构、脉动压力发生机构以及温度调节机构的工作状态。该方案能够实现脉动压力传感器的低温幅频动态特性精确评估,根据校准结果判断脉动压力传感器在脉动压力频率、平均压力、压力峰峰值和介质温度范围等性能指标方面是否能满足测量要求,保证脉动压力的精确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