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7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14225.4

    申请日:2022-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以解决传统的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扁平存储式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相关数据不能有效挖掘、分析、充分利用等问题。步骤:S1:试验数据信息抽取神经网络基础结构构建;S2:试验数据信息抽取神经网络向前传播;S3:试验数据信息抽取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S4:试验数据信息抽取神经网络权重及偏置更新。本发明与现有的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扁平存储形式相比较,面向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技术能够实现自主化数据管理程度,将非结构与半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可视化处理,大大增强了数据直接的关联挖掘分析能力,从而直观地展现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的复杂隐性关系。

    一种小孔径目标的快速红外亮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94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18035.3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小孔径目标的快速红外亮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该系统包括引射器夹层开固定螺纹小孔;光学系统选用交叉C‑Z式光路结构;光纤传输系统,引射器开孔与探测器端的蓝宝石探头进行耦合连接,该探头将引射器内部羽流的视场内的能量传递至光纤中;红外光谱仪,作为本项目的测量单元,确定参数,进行校准和调试,并对目标或背景进行红外辐射强度的测量,经光谱仪进行分析后,得到所需的光谱响应数据;数据处理系统,通过信号采集系统进行信号采集,记录测量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预处理,最终显示在上位机上。本发明更方便了解发动机内部的工作状态,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监测其可能存在的故障或损伤。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尾焰温度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52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32086.3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尾焰温度测量装置,由光学瞄准系统、光纤分光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组成,光学瞄准系统包括物镜系统和场阑反射镜,物镜系统将被测目标点处发出的光信息通过视场光阑传至光纤分光系统的入射处;光纤分光系统包括分束光纤头和窄带滤光片,光纤分光系统接收的光信息进行滤光,提供给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进行采集;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包括硅光电探测器、高速数据采集模块和工控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将谱线辐射信息转换数字信号传输至工控机中算出被测目标点的真实温度。本发明利用两种金属原子的双谱线光谱信息求取的温度可以较好的互补、对比,提高了该装置尾焰温度测量容错性。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摆动力矩查找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96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882160.3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摆动力矩查找计算方法。步骤为:1)读数据,打开文件读取需要处理的原始数据,包括控制信号、反馈信号、摆角信号及压差信号,提取出压差信号进行计算;2)力矩计算,在菜单列表选择相应型号,点击计算即可显示力矩最大值及对应时间,同时生成“原始‑”及“计算后‑”数据文件;3)绘制曲线,通过绘制曲线可以直观反映指令信号、反馈信号、摆角信号及力矩信号的趋势,并找出该区域最大值及对应时间,方便技术人员做进一步数据分析。本发明实现最大力矩快判,提高试验数据处理效率,规避人工计算出现错误的风险,保证试验结果可靠,大大缩短了试验结果处理周期。

    一种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21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36343.6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析系统,包括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试验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研究和数据可视化展示三个部分。将不同类型的测试数据,按数据谱系进行自动汇总融合,建立统一的试验鉴定数据格式标准,设计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增强数据融合能力,实现试验数据格式的统一,便于试验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管理。全面整合分散的各类试验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并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满足试验业务和事务发展需要。通过图形的方式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趋势、数据间的关联等进行描述和展现,运用关联分析等图形分析方法发现和揭示数据中隐含的信息。

    高动态燃烧场的光学分层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025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03253.0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动态燃烧场的光学分层成像方法及系统,主要涉及光学成像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动态燃烧场的光学分层成像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将三维火焰燃烧发光体的图像分为多个部位的图像,然后对每个部位的图像分别进行处理,使得将三维火焰燃烧发光体的三维图像转化为多个二维图像,并且通过预设算法对多个二维图像分别进行处理,在二维图像中分别标注出标记点,通过标记点得到多个二维图像中不同部位的火焰燃烧图像,之后按照预设顺序将火焰燃烧图像进行叠加,就得到三维火焰燃烧发光体的三维图像,即通过火焰燃烧发光体的二维断面图像重建出火焰燃烧发光体的三维温度场。

    一种用于制备“侵蚀型”钨铼热电偶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2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04625.7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制备“侵蚀型”钨铼热电偶的工艺方法。步骤为:使用电磨机对钨片、钨铼合金片打磨,清除其表面污渍从而光滑,通过电阻焊将钨丝和钨片、钨铼合金丝和钨铼合金片焊接在一起,形成“侵蚀型”钨铼热电偶正负电极;按照氧化铝片、钨片、氧化铝片、钨铼合金片、氧化铝片的顺序依次设置,形成五层敏感芯体结构,通过夹具对五层敏感芯体结构施压,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热压烧结,形成敏感芯体块;将敏感芯体块两侧的氧化铝片涂抹高温胶,塞入不锈钢管壳,用热风枪固化高温胶,使敏感芯体块和不锈钢管壳紧密相连。本发明通过研磨方式刷新测温结点,实现钨铼热电偶在侵蚀环境、高温有氧环境下长期、反复使用,同时有效提高制备效率。

    一种导弹的倾覆试验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55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44168.X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弹的倾覆试验装置,包括支架、液压夹持机构、底座、固定式升降平台、支撑柱、固连装置和液压推动装置,底座固定在水泥台上,固定式升降平台安装固定在底座上,待试验导弹放置在固定式升降平台上;两组支架分别安装固定在底座两侧,两个支撑柱分别与两组支架安装固定;固连装置安装固定在支架上,液压夹持机构固定在固连装置上,液压夹持机构的活塞杆顶端与弧形工装固定连结;液压推动装置安装固定在固连装置上。本发明使用固定式升降平台完成倾覆对象的抬升,可抬升重量更大、操作安全性更高、故障率更小。可实现远程控制,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可预防倾覆对象发生意外倾倒,保证倾覆对象沿特定方向倾倒。

    一种VOCs在线智能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872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62936.2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OCs在线智能监测装置。包括:硬件测控系统及气动检测系统,硬件测控系统包括:测控电路、电源管理系统、5G DTU模块、电磁继电器组、微型高清摄像和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数据实时显示和人为实时判断与操控,测控电路完成数字I/O的触发控制和数字量与模拟量的相互转化,5G DTU模块用于数据远距离传输,远程实时检测;气动检测系统包括:气体检测通道,气动电磁阀,气动调压部件,气动流速控制部件,PID传感器及止回阀。本发明实现室内、车载等场所VOCs浓度的在线监测和智能无线上传,用于VOCs的智能警报和VOCs治理过程中的性能鉴定对比测试。

    一种基于微波超材料的微形变场高精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2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80942.8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波超材料的微形变场高精度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贴附柔性介质材料的发动机壳体、发射/接收天线、微波成像雷达、微波高频信号采集器、微波信号调制/解调装置、数据处理系统、矢量分析仪、微波信号源、图像分析系统及图像反演算法系统,双绞线依次连接。本发明采用微波超材料超常的电磁特性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应变测量,装置的环境适应性更强,测量控制精度高,且试验过程中各环节对不确定度的影响更小,安装操作更加简便。柔性超材料阵列实现由点到场的分布测量,测量广度大;微波成像技术实现强的环境适应性,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无线微波传输,实现无接触式测量,降低工作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