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托架的防振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03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0968106.0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带托架的防振装置,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二安装构件从托架脱出。一种带托架的防振装置(10),防振装置主体(12)通过在第二安装构件(16)处嵌合在托架(7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置壁部(84)上而从侧方组装到托架,托架具备从对置壁部向内侧延伸出的挠性的卡定部(106),第二安装构件具有在与对置壁部重叠的面上开口的外凹部(28)。因卡定部具有向托架的宽度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分(108),使卡定部的前端面(112)插入外凹部(28),且使卡定部的前端面卡定在外凹部(28)的内侧壁内表面(32),并限制第二安装构件相对于托架向与组装方向相反的脱出方向的相对位移。

    带托架的防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295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155232.9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托架的防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确认适当地阻止防振装置主体从托架脱出的情况。在将防振装置主体(12)从侧方插入到托架(62)的装配空间(88)并固定地支承的带托架的防振装置(10)中,在托架的装配空间的对置内表面(92)设置有卡合片(96),通过卡合片对在防振装置主体的固定用构件(16)形成的防脱卡合面(32)所产生的卡合作用,阻止防振装置主体从装配空间脱出,另一方面,在装配空间的对置壁部(74)贯通形成有开口窗(106),在通过开口窗从外部所看到的卡合片的外侧面(101)、和从开口窗偏离的托架的外部侧面(107)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检查用平坦面(102、108)。

    带托架的防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2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155232.9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托架的防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确认适当地阻止防振装置主体从托架脱出的情况。在将防振装置主体(12)从侧方插入到托架(62)的装配空间(88)并固定地支承的带托架的防振装置(10)中,在托架的装配空间的对置内表面(92)设置有卡合片(96),通过卡合片对在防振装置主体的固定用构件(16)形成的防脱卡合面(32)所产生的卡合作用,阻止防振装置主体从装配空间脱出,另一方面,在装配空间的对置壁部(74)贯通形成有开口窗(106),在通过开口窗从外部所看到的卡合片的外侧面(101)、和从开口窗偏离的托架的外部侧面(107)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检查用平坦面(102、108)。

    带托架的防振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03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968106.0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带托架的防振装置,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二安装构件从托架脱出。一种带托架的防振装置(10),防振装置主体(12)通过在第二安装构件(16)处嵌合在托架(7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置壁部(84)上而从侧方组装到托架,托架具备从对置壁部向内侧延伸出的挠性的卡定部(106),第二安装构件具有在与对置壁部重叠的面上开口的外凹部(28)。因卡定部具有向托架的宽度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分(108),使卡定部的前端面(112)插入外凹部(28),且使卡定部的前端面卡定在外凹部(28)的内侧壁内表面(32),并限制第二安装构件相对于托架向与组装方向相反的脱出方向的相对位移。

    防振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1044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335229.3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振装置。防振装置(1)具有:车身侧托架(10),其具有内部空间(15);和防振部件(20),其配置于内部空间(15)。在车身侧托架(10)的内表面形成有压入面(12a)和压入槽(12b)。压入面(12a)和压入槽(12b)从内部空间(15)的开口缘部延伸。防振部件(20)具有:第一安装部件(30);第二安装部件(40);和绝缘体(50),其设置在第一安装部件(30)和第二安装部件(40)之间。在第二安装部件(40)上形成有压接于压入面(12a)的抵接部(41c)和被压入到压入槽(12b)的安装部(41b)。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充分确保托架与防振部件之间的保持力的同时,紧凑地构成整个装置。

    防振装置和托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4585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80038587.9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防振装置(1)具有:托架(10),其具有内部空间(15);和防振部件(20),其被插入到内部空间(15)。内部空间(15)在托架(10)的外表面开口。在托架(10)的内表面形成有与防振部件(20)压接的至少一对相向面(16、16)。并且,一对相向面(16、16)之间的距离在至少一部分区域中,在防振部件(20)的插入方向的纵深侧和近前侧相同。据此,提供一种防振装置和托架,其能够在充分确保托架与防振部件之间的保持力的同时,紧凑地构成整个装置。

    防振装置和托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45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80038587.9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防振装置(1)具有:托架(10),其具有内部空间(15);和防振部件(20),其被插入到内部空间(15)。内部空间(15)在托架(10)的外表面开口。在托架(10)的内表面形成有与防振部件(20)压接的至少一对相向面(16、16)。并且,一对相向面(16、16)之间的距离在至少一部分区域中,在防振部件(20)的插入方向的纵深侧和近前侧相同。据此,提供一种防振装置和托架,其能够在充分确保托架与防振部件之间的保持力的同时,紧凑地构成整个装置。

    防振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1044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335229.3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振装置。防振装置(1)具有:车身侧托架(10),其具有内部空间(15);和防振部件(20),其配置于内部空间(15)。在车身侧托架(10)的内表面形成有压入面(12a)和压入槽(12b)。压入面(12a)和压入槽(12b)从内部空间(15)的开口缘部延伸。防振部件(20)具有:第一安装部件(30);第二安装部件(40);和绝缘体(50),其设置在第一安装部件(30)和第二安装部件(40)之间。在第二安装部件(40)上形成有压接于压入面(12a)的抵接部(41c)和被压入到压入槽(12b)的安装部(41b)。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充分确保托架与防振部件之间的保持力的同时,紧凑地构成整个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