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0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52456.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分片交易和分片迁移的方法及系统,涉及交易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于输入网络的交易:如果其付款人与收款人账户均在一个分片内,则进行片内交易;如果付款人和收款人账户不属于同一分片,则进行跨分片交易的处理,跨分片交易的处理步骤包括,主分片交易分配;分片内交易验证;跨分片交易验证;跨分片交易提交。本发明区块链分片技术的引入,可以使区块链网络在保持去中心化特性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交易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38272.7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沈鑫 , 李家浩 , 尹钰君 , 方俊 , 徐飞 , 谭太洋 , 王帮灿 , 陈然 , 骆钊 , 张绍芳 , 杨璇 , 刘清蝉 , 林聪 , 赵毅涛 , 张一竞 , 纪思 , 张建伟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GDIM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系统,其中研究方法包括,获取相关数据,计算火电行业的碳排放量;构建广义迪氏指数GDIM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基于广义迪氏指数GDIM模型,构建八因素模型;基于广义迪氏指数GDIM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计算八因素对碳排放的驱动效应;本发明通过构建的广义迪氏指数GDIM分解模型,使模型更加灵活;通过构建新的雅可比矩阵,提出八因素的广义迪氏指数GDIM模型,将火电行业的碳排放分解为三个绝对因素(即:火电需求、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和五个相对因素(即:碳强度、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电力产出效率、能源效率)的综合作用,实现了相对因素与绝对因素的关系灵活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9192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729192.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40/04 , H02J3/00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8/10 , G06F18/23213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碳排放基线分解的日前日内电碳联合交易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对用户历史用能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根据用户历史用能曲线进行碳排放量分解,获得不同用户碳排放基线;建立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日前电碳联合交易和考虑交易偏差成本的日内电碳联合交易。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碳排放基线分解的日前日内电碳联合交易方法将园区多主体的碳排放量分解到小时级,优化了园区的碳排放控制精度,通过购售电成本、分布式能源成本和碳交易成本的优化,降低了因预测不准带来的交易偏差,构建计及交易偏差成本的模型,提升了市场的响应灵活性,本发明在控制精度、交易偏差和灵活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846571.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沈鑫 , 李家浩 , 尹钰君 , 方俊 , 徐飞 , 谭太洋 , 王帮灿 , 陈然 , 骆钊 , 张绍芳 , 杨璇 , 刘清蝉 , 林聪 , 赵毅涛 , 张一竞 , 纪思 , 张建伟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 G06N5/04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响应下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热电联产机组中的数据,建立需求侧低碳需求响应模型,构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依据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建立满足运行约束条件并以供能侧收益最大化的优化调度模型;同时建立碳排放流模型计算碳排放流,将供能侧的碳排放量映射至负荷侧,同时以最大化消费者剩余为目标,建立需求侧的低碳需求响应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以供能侧收益最大化的优化调度模型和需求侧的低碳需求响应模型,获取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计划,实施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本发明不仅降低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量,而且降低了节能减排的成本,兼顾了低碳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09845.3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30/018 , G06Q50/26 , G06N3/045 , G06N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NN和GNNWR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碳排放预测所需的历史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考虑碳排放影响因素和碳排放的动态变化,并将动态变化分为三层,构建SPNN‑GNNWR预测的层次模型;将动态变化层数处理过的碳排放量输入至层次模型,得到碳排放预测结果;本发明构建碳排放SPNN‑GNNWR预测模型,采用非线性拟合效应,使得模型在训练和定义时的数据更加精细,从而使得碳排放预测的准确率值得到提高,解决了实际碳排放预测过慢的问题,为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效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768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18850.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聚合技术领域包括:基于TA生成并分发系统实体参数信息;收集用户的用电数据上传边缘服务器;通过边缘服务器对用户层的异构数据进行数据聚合,基于哈希算法验证获取的数据报告的完整性;将聚合结果加入至区块中,通过共识机制将区块上传至区块链;操作中心解析区块链中的数据信息,调整电力供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融合边缘计算的区块链异构数据聚合方法以边缘计算区块链为架构,为智能电网收集数据和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奠定了基础,将数据源进行聚合,过滤掉错误信息,使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共识机制增强系统的健壮性,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本发明在计算成本和通信开销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18848.9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40/04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基于SRIO模型的区域贸易隐含碳测算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区域的贸易数据;利用收集的数据构建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确定各个行业的碳排放系数;建立单区域的投入产出模型,过对贸易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量以及贸易关系;利用贸易数据和碳排放系数,计算出每个区域所隐含的碳排放量,即通过贸易活动间接导致的碳排放;对计算得到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分析进出口贸易对区域隐含碳排放量的影响。提高区域隐含碳测算效率,对于中国优化进出口产品以及国内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未来国际气候谈判和争取更多碳排放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46572.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沈鑫 , 李家浩 , 尹钰君 , 方俊 , 徐飞 , 谭太洋 , 王帮灿 , 陈然 , 骆钊 , 张绍芳 , 杨璇 , 刘清蝉 , 林聪 , 赵毅涛 , 张一竞 , 纪思 , 张建伟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31 , G06F18/23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户电碳指数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分类;采用EEMD方法和FCM方法对分类的电力用户进行处理,建立电力用户分类模型,考虑分类后不同电力用户的碳排放特性,对不同电力用户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得到碳排放水平数据;计量分类后不同电力用户的电耗量,得到电力消耗水平数据;依据碳排放水平数据和电力消耗水平数据得到电碳指数;本发明整合计量不同电力用户碳排放量以及耗电量,得到电碳指数,利用EEMD方法和FCM方法建立电力用户分类模型,实现了对电力用户碳排放情况的精确表征,使得电网可以通过电力用户更准确的了解自身及电力用户的碳排放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降低环境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710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86769.4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PBFT算法的区块链溯源方法及系统,包括:封装区块链的底层数据结构以及相关技术;封装区块链间各节点的组网方式;使用改进之后的PBFT算法以代替以太坊使用的工作量证明和权益证明;采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作为开发工具,设计并编码实现了溯源系统的智能合约;使用GUI组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展示。供应链中各成员无需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仅通过各个节点的交易记录签订智能合约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改进后的算法相比于传统算法,效率和吞吐量有着明显的提升,算法的容错率也能够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2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392949.6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碳资产全环节交易的智能合约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包括:构建工具合约,建立合约对象,设置合约状态;建立合约构造方法,对参数初始化操作,同时建立包括购买者及出售者注册方法、判断是否注册的方法、购买者及出售者登录方法;对碳配额分配、发布碳排放信息、购买额度,建立碳资产交易流程;部署智能合约,执行交互测试与安全性验证;基于计智能合约,构建碳资产全环节交易流程。本发明提供的面向碳资产全环节交易的智能合约设计方法提高了碳资产全环节交易效率,智能合约可以提供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使得整个交易过程变得公开和透明,从而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提高交易的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