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4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60267.7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力矩止动的高精度物镜对焦装置及对焦方法,该装置包括主体固定框架、压电驱动器、电动止推杆、止动活动块、止动部件底座、止动滑动块、主体滑动框架、弹簧柱塞、编码器、光栅尺、升降电机、升降连接器、行程挡块、行程开关等部件。该装置为一种小型化的集成物镜对焦装置,兼顾大范围运动行程与小范围运动精度,并配合行程开关和编码器光栅尺等部件实现闭环绝对位置控制和检测;且使用一种基于杠杆的固定力矩装置进行物镜升降止动,在止动时实现固定的止动力,根据安装的物镜重量进行预设,在失电时能保持止动。利用本发明装置及方法搭建的物镜对焦装置,可以广泛用于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和高精度激光直写光刻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25344.6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光检测系统和光束指向检测与稳定系统。分光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光束指向控制组件出射的光束的性质,包括分光检测组件和控制器。分光检测组件包括分光组件和检测组件,分光组件用于反射和透射光束,检测组件用于接收光束反射形成的反射光束,检测反射光束的性质。控制器连接于检测组件和光束指向控制组件之间,控制器用于根据反射光束的性质,确定光束调整量,控制光束指向控制组件根据光束调整量调制光源发出的光束。本申请提供的分光检测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器根据检测组件检测得到的光束性质,控制光束指向控制组件调制光源发出的光束,降低光束在长距离传播的过程中的偏移和光学器件引入的指向误差,提高光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21233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0643609.5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器件的光场生成装置及单波长超分辨光刻系统,将单一飞秒光源输出光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元器件的色散将激光脉冲宽度展宽至皮秒量级,另一路通过引入色散补偿模块使激光脉冲宽度保持在飞秒量级。通过光纤模式选择耦合器的调制,将飞秒脉冲激光调制为高斯型激发光,并将皮秒脉冲激光调制为环形抑制光。通过输出的组合光斑和光刻胶的特性,使光刻的最小特征尺寸缩减到衍射极限以下。由于采用同一波长不同脉冲宽度的激光作为激发光和抑制光,避免了由于系统中元器件色差引起的光斑不重合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配合光刻胶特性实现突破衍射极限的高精度刻写,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5150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388078.5
申请日:2021-04-12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光偏转(AOD)扫描的双光束高速激光直写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两路光,其中一路光在汇聚到样品面上产生实心光斑,用于激发光刻胶的聚合反应;另一路光汇聚到样品面上产生空心光斑,用于抑制或终止光刻胶聚合反应中的某个关键步骤,从而抑制光聚合反应。两束光进行对准合束后经过两个紧靠并互相垂直放置着的AOD,其中一个进行x方向扫描,另一个进行y方向扫描,两者同时实现光束在样品面上高速高精度的二维扫描。利用本发明,有望实现速度和分辨率分别达10^6点/s和亚50 nm的高速、超分辨激光直写,为超分辨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提高加工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18984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428488.8
申请日:2021-04-21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选模耦合器的多通道并行式超分辨直写光刻系统,该系统的激光直写过程是通过激发光的双光子效应引发负性光刻胶的光聚合实现的,并且引入一束环形抑制光束来阻止激发光焦斑边缘区域内的光刻胶进行光聚合,使直写式光刻的最小特征尺寸突破光学衍射极限限制。所述的激发光束和其对应的环形抑制光束均由同一光纤选模耦合器产生,两光束从选模耦合器出射时具有天然的同轴传输特性。通过在系统中复用多个上述光纤选模耦合器,以及光纤开关阵列和其它光学和机械元件的协调控制,有望实现超万束的大规模并行式直写,极大地提升直写式光刻系统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89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428517.0
申请日:2021-04-21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多通道并行式超分辨直写式光刻系统,通过激发光的双光子效应引发负性光刻胶的光聚合,以及引入抑制光束阻止激发光焦斑边缘位置的光刻胶进行光聚合,使直写式光刻的最小特征尺寸突破光学衍射极限限制;并通过光纤阵列和普通空间光学器件实现多通道并行直写,极大地提升直写式光刻系统的运行效率。本发明使用普通市售的光纤及空间光学器件构建系统,可行性高、实现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515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10388077.0
申请日:2021-04-12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MD数字掩膜的双光束激光直写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两路光,每路光各含一个DMD加载相应的数字图形,其中一路光中的DMD加载待刻写的实心图形,用于引发光刻胶的聚合反应;另一路光中的DMD加载所述实心图形对应边缘的空心图形,用于抑制光刻胶的聚合反应;将两路光进行合束后使两个图形投影到样品面上并实现严格对准。本发明通过DMD产生数字掩膜在实现快速面直写的基础上,通过双路激光分别进行引发和抑制光刻胶聚合可提高直写分辨率。利用本发明,有望实现高速高分辨激光直写,为纳米加工技术实现大批量生产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1638382.2
申请日:2020-12-31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边缘光抑制阵列的并行直写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可产生N×N强度独立可控的高质量PPI阵列,每个PPI刻写点由干涉点阵暗斑和激发光重合而成,具有高通量超分辨刻写的能力。装置主要包括两路光:一路光通过四光束干涉产生等强度等间距的光斑点阵,点阵暗斑用作涡旋抑制光;另一路光通过MLA产生N×N激发光点阵,同时通过SLM和DMD分别调控各激发光的位置和强度,实现涡旋光阵列与激发光点阵精密重合且刻写点大小独立可控。该装置与方法通过产生相同刻写点大小的PPI阵列,可进行高均匀度三维结构的高通量超分辨直写加工,控制刻写点大小使其具有特定分布,还可并行加工任意曲面结构,可应用于超分辨光刻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00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63548.X
申请日:2023-01-13
IPC: G03F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直写光源和激光直写装置,包括控制器、激光器组、单模光纤组以及光学端口,所述激光器组包括多个激光器且所有所述激光器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单模光纤组包括与所述激光器数量相同的单模光纤,所述单模光纤的一端连接至对应的所述激光器,所述单模光纤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光学端口。激光器组通过单模光纤组在光学端口处形成了激光点阵。控制器对每个激光器分别控制能量大小和通断,由此控制光学端口中激光点阵的形状和各个激光点的能量大小,从而更加方便地进行激光直写。各个激光点是由各个激光器独立产生,激光点之间不需要进行匹配,因此激光点阵的控制和改变也就特别容易和精准,在进行直写过程中也就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2485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1157008.X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MD无掩膜光刻机的投影物镜镜头,从入射方向开始依次设置: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组;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组接收从DMD出射的光线,包含3个光焦度依次为负、正、负的透镜;第二透镜组收集从第一透镜组出射的光线,并将其出射至第三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包含四个光焦度依次为正、负、正、负的透镜;第三透镜组收集从第二透镜组出射的光线,并将其聚焦于基底,第三透镜组包含4个光焦度依次为正、正、正、负的透镜;所述透镜均处于同一光轴。本发明能校正多种像差,特别是畸变、场曲、像散、轴向色差、倍率色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