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4852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80061542.4
申请日:2011-12-20
IPC: H01M6/18 , H01M8/10 , H01M10/0565 , H01M4/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39 , H01M4/8663 , H01M4/8828 , H01M6/183 , H01M8/1004 , H01M8/1027 , H01M10/056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中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包含一种或多种离聚物,所述离聚物包含单体A和单体B的聚合单元,其中单体A为全氟间二氧杂环戊烯或全氟二氧戊环单体,并且单体B为具有氟烷基磺酰基、氟烷基磺酸根或氟烷基磺酸侧基的官能化全氟烯烃CF2=CF(O)[CF2]nSO2X。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离聚物具有大于140,000的数均分子量Mn。具体地,本发明的离聚物可发现在电极的催化剂层中的用途,因为高分子量的离聚物在催化剂层中减轻开裂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88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37863.X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53 , H01M8/04089 , H01M8/04395 , H01M8/04611 , H01M8/04619 , H01M8/04828 , H01M8/04992 , H01M16/00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20);氧化剂气体供给单元(30),被配置成将氧化剂气体供给到燃料电池(20)的阴极电极;以及气体压力控制单元(60),被配置成检测燃料电池(20)的输出的变化与氧化剂气体的压力的变化的比率,作为气体压力灵敏度,在所检测的气体压力灵敏度的基础上,指定氧化剂气体的压力与燃料电池(20)的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在所指定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控制氧化剂气体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16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134743.2
申请日:2008-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807 , H01M4/881 , H01M4/886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组件(90)的方法,在所述膜电极组件(90)中,催化剂层(72)被布置在电解质膜(60)和气体扩散层(82)之间,所述方法包括:制造用于形成所述催化剂层的催化剂粉末(300);以及通过将所述催化剂粉末不均匀地沉积在所述电解质膜和所述气体扩散层中的至少之一上,形成所述催化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168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34743.2
申请日:2008-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807 , H01M4/881 , H01M4/886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组件(90)的方法,在所述膜电极组件(90)中,催化剂层(72)被布置在电解质膜(60)和气体扩散层(82)之间,所述方法包括:制造用于形成所述催化剂层的催化剂粉末(300);以及通过将所述催化剂粉末不均匀地沉积在所述电解质膜和所述气体扩散层中的至少之一上,形成所述催化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8309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088130.3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5H20/00 , H01M8/10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23/085 , B32B7/12 , B32B2457/18 , B65H37/04 , B65H2301/51616 , B65H2515/842 , B65H2801/72 , H01M4/88 , H01M8/1023 , H01M8/1039 , H01M8/1053 , H01M8/1069 , H01M8/1088 , H01M8/109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 B65H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状部件的贴合方法及带状部件的贴合装置,在带状部件的贴合中抑制褶皱的产生。将长条的带状的第一部件沿上述第一部件的长度方向输送。使以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被释放的状态配置且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上述第一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的长条的带状的第二部件与被输送来的上述第一部件贴合,使得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一致且由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两端部沿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夹持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并使贴合于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第二部件追随于被输送的上述第一部件而输送上述第二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88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80037863.X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828 , H01M8/04089 , H01M8/0438 , H01M8/04537 , H01M8/04746 , H01M8/04992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20);氧化剂气体供给单元(30),被配置成将氧化剂气体供给到燃料电池(20)的阴极电极;以及气体压力控制单元(60),被配置成检测燃料电池(20)的输出的变化与氧化剂气体的压力的变化的比率,作为气体压力灵敏度,在所检测的气体压力灵敏度的基础上,指定氧化剂气体的压力与燃料电池(20)的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在所指定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控制氧化剂气体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73340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280036762.6
申请日:2012-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75 , H01M4/8605 , H01M4/8668 , H01M4/881 , H01M4/8828 , H01M4/8882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电极(31c)包括:催化剂载体(110),其是其上承载有催化剂(120)的导电载体(130);第一电解质树脂(141);以及第二电解质树脂(142)。所述第一电解质树脂在温度为80摄氏度且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中具有小于2.2x10-14mol/(m s Pa)的透氧率。所述第二电解质树脂在温度为80摄氏度且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中具有不小于2.2x10-14mol/(m s Pa)的透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63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1019.1
申请日:2011-12-20
Inventor: 野野山顺朗 , 相武将典 , 兰达尔·莱维斯·佩里 , 马克·格利特·洛尔沃斯 , 罗伯特·克莱顿·维兰德 , 拉尔夫·穆恩松·艾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57 , H01M4/8652 , H01M4/8663 , H01M4/8668 , H01M4/886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 Y02E60/52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阴极催化剂层,用于包含电解质膜的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所述阴极催化剂层包含:催化剂,对于邻接所述电解质膜的所述阴极催化剂层的每1cm2反应表面,所述催化剂具有的重量为不大于0.3mg;和电解质树脂,所述电解质树脂在80℃温度和50%相对湿度的环境中的氧透过性为不小于2.2×10-14mol/m/s/Pa。
-
公开(公告)号:CN10848309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10088130.3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5H20/00 , H01M8/10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23/085 , B32B7/12 , B32B2457/18 , B65H37/04 , B65H2301/51616 , B65H2515/842 , B65H2801/72 , H01M4/88 , H01M8/1023 , H01M8/1039 , H01M8/1053 , H01M8/1069 , H01M8/1088 , H01M8/109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状部件的贴合方法及带状部件的贴合装置,在带状部件的贴合中抑制褶皱的产生。将长条的带状的第一部件沿上述第一部件的长度方向输送。使以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被释放的状态配置且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上述第一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的长条的带状的第二部件与被输送来的上述第一部件贴合,使得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一致且由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两端部沿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夹持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并使贴合于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第二部件追随于被输送的上述第一部件而输送上述第二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63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180061019.1
申请日:2011-12-20
Inventor: 野野山顺朗 , 相武将典 , 兰达尔·莱维斯·佩里 , 马克·格利特·洛尔沃斯 , 罗伯特·克莱顿·维兰德 , 拉尔夫·穆恩松·艾腾
IPC: H01M8/1004 , H01M4/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57 , H01M4/8652 , H01M4/8663 , H01M4/8668 , H01M4/886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 Y02E60/52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阴极催化剂层,用于包含电解质膜的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所述阴极催化剂层包含:催化剂,对于邻接所述电解质膜的所述阴极催化剂层的每1cm2反应表面,所述催化剂具有的重量为不大于0.3mg;和电解质树脂,所述电解质树脂在80℃温度和50%相对湿度的环境中的氧透过性为不小于2.2×10-14mol/m/s/P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