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17683A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200410000814.1
申请日:2004-01-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控制设备和电动机控制方法。其中,控制装置(80)测量从基准时刻到从各分解器(40、50)输出的各转角θbn1、θbn2变成n×60°(n=1到12,即60°到720°)时的时间间隔T1到T12。然后,控制装置(80)使用测得的T1到T12计算T1/T12到T11/T12,从而算出间隔60°的各转角上的偏差角Δθn。通过把算出的偏差角Δθn代入方程n×60°+Δθn(n=1到11)中,控制装置(80)校正间隔60°的各转角。控制装置(80)使用各经校正的转角产生各驱动信号DRV1、DRV2,并把各驱动信号DRV1、DRV2输出到各逆变器(10、20)。该逆变器根据各驱动信号DRV1、DRV2驱动各交流电动机(M1、M2)。
-
公开(公告)号:CN101351355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680049483.8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器,该车辆包含至少一个驱动车轮的电机、驱动电机的变换器、将dc电源电流供到变换器的升压转换器,该控制器具有以切换方式在变换器上进行矩形波控制和非矩形波控制的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具有作为判断基准的紧急切换条件,该条件用于将控制从矩形波控制切换到非矩形波控制,在矩形波控制被执行时,当满足紧急切换条件时(步骤S5中的是),控制部分指示升压转换器降低目标输出电压(S7)。优选为,当从变换器供到电机的q轴电流超过规定阈值时,控制部分判断为满足紧急切换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331670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680047309.X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82 , B60L11/1851 , B60L2210/12 , B60L2210/14 , B60L2210/2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225 , Y02T10/7233 , Y02T10/725
Abstract: 一种电压变换器,置于DC电源(B)和电动机(M1)之间,包括:电压传感器(10)和电流传感器(11),其对向DC电源(B)的电力输入和从DC电源(B)的电力输出进行感测;具有电力控制元件的升降压变换器(12),其置于连接在电力线(PL1)和(PL2)之间的路径中,电力线(PL1)和(PL2)分别建立了到DC电源(B)的连接和到电动机(M1)的连接;以及控制器(30),其用于控制升降压变换器(12)。控制器(30)基于来自电压传感器(10)和电流传感器(11)的输出来监视供应到DC电源(B)的再生电力的变化,并且如果再生电力的变化量大于预定量,则控制器(30)通过减小反馈增益的值将升降压变换器(12)的工作模式从快速工作模式改变为缓慢工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351355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680049483.8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器,该车辆包含至少一个驱动车轮的电机、驱动电机的变换器、将dc电源电流供到变换器的升压转换器,该控制器具有以切换方式在变换器上进行矩形波控制和非矩形波控制的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具有作为判断基准的紧急切换条件,该条件用于将控制从矩形波控制切换到非矩形波控制,在矩形波控制被执行时,当满足紧急切换条件时(步骤S5中的是),控制部分指示升压转换器降低目标输出电压(S7)。优选为,当从变换器供给到电机的q轴电流超过规定阈值时,控制部分判断为满足紧急切换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330085C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410000814.1
申请日:2004-01-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控制设备和电动机控制方法。其中,控制装置(80)测量从基准时刻到从各分解器(40、50)输出的各转角θbn1、θbn2变成n×60°(n=1到12,即60°到720°)时的时间间隔T1到T12。然后,控制装置(80)使用测得的T1到T12计算T1/T12到T11/T12,从而算出间隔60°的各转角上的偏差角Δθn。通过把算出的偏差角Δθn代入方程n×60°+Δθn(n=1到11)中,控制装置(80)校正间隔60°的各转角。控制装置(80)使用各经校正的转角产生各驱动信号DRV1、DRV2,并把各驱动信号DRV1、DRV2输出到各逆变器(10、20)。该逆变器根据各驱动信号DRV1、DRV2驱动各交流电动机(M1、M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