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2049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098005.5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7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密闭型电池,提出了在成为了过充电的定时合适地工作的新的电流切断机构。电流切断机构(40)在形成独立于收容有电极体(20)的第1空间(51)的第2空间(52)的隔壁的一部分具有电流路径(41),与第2空间(52)的内压变得高于预先设定的压力相应地切断电流路径(41)。一方的导通路径构筑成,通过电流切断机构(40)的电流路径(41),且与收容于第2空间(52)的第2电解液(30)接触。另一方的导通路径具备以与第2空间(52)的第2电解液(30)相通的方式布设的电流施加线(42)。
-
公开(公告)号:CN10430243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280073198.5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034 , B23K26/032 , B23K26/0622 , B23K26/21 , B23K26/32 , B23K31/125 , B23K2101/36 , B23K2103/08 , B23K2103/10 , H01M2/02 , H01M2/0439
Abstract: 一种焊接工序(S1),使用了焊接装置(1),所述焊接装置(1)采用脉冲激光对焊接对象进行焊接,由第一受光装置(20)只接收在所述焊接对象的焊接时从焊接部分放出的红外线之中具有能够检测出形成于熔池中的小孔的波长的红外线,解析装置(40)基于由第一受光装置(20)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度,判定所述焊接部分的状态是否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855356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63887.4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将引线以更加适当的连接强度焊接在电池用电极的基板上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按压工序,在基板的表面上将宽度比所述基板的宽度窄的带状的引线沿与所述基板的宽度方向交叉的长度方向配置,并将被配置的所述引线向所述基板的表面按压;和焊接工序,在将所述引线配置并按压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的状态下,在沿所述引线的宽度方向分开的两处同时将所述引线焊接到所述基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85535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063887.4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B23K26/20 , B23K2101/38 , H01M4/043 , H01M4/26 , H01M4/30 , H01M4/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将引线以更加适当的连接强度焊接在电池用电极的基板上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按压工序,在基板的表面上将宽度比所述基板的宽度窄的带状的引线沿与所述基板的宽度方向交叉的长度方向配置,并将被配置的所述引线向所述基板的表面按压;和焊接工序,在将所述引线配置并按压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的状态下,在沿所述引线的宽度方向分开的两处同时将所述引线焊接到所述基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489926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6311.3
申请日:2007-07-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1/18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 , H01M4/9083 , H01M4/926 , Y10T428/243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碳纳米壁(CNW)的壁间的间隔变化,控制其表面积,控制其结晶性,提高在高电位下的耐腐蚀性的碳纳米壁(CNW)的结构控制方法,同时提供经结构控制的高表面积的碳纳米壁(CNW)以及高结晶性的碳纳米壁(CNW)。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以下的碳纳米壁:(1)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壁表面积为50cm2/cm2-基板·μm以上;(2)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具有以照射激光波长514.5nm测定的拉曼光谱的D谱带半值宽为85cm-1以下的结晶性;(3)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壁表面积为50cm2/cm2-基板·μm以上,同时具有以照射激光波长514.5nm测定的拉曼光谱的D谱带半值宽为85cm-1以下的结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04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80073896.5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0608 , B23K26/0604 , B23K26/0613 , B23K26/0617 , B23K26/24 , B23K26/242 , B23K26/26 , B23K26/32 , B23K2101/18 , B23K2101/36 , B23K2103/10 , B23K26/20
Abstract: 提供在激光焊接中,在熔池的深部不会残存氧化皮膜,能够实现所希望的熔深的技术。一种焊接装置(1),其照射激光,所述激光聚光于加工点(P),在所述加工点处,所述激光具有与第一激光和第二激光重叠而成的重叠激光同样的轮廓,所述第二激光具有比所述第一激光小的束径,所述激光的轮廓中的与所述第一激光对应的部分,具有能进行热传导型焊接的程度的功率密度,所述激光的轮廓中的与所述第二激光对应的部分,具有能进行小孔型焊接的程度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89926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780026311.3
申请日:2007-07-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1/18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 , H01M4/9083 , H01M4/926 , Y10T428/243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碳纳米壁(CNW)的壁间的间隔变化,控制其表面积,控制其结晶性,提高在高电位下的耐腐蚀性的碳纳米壁(CNW)的结构控制方法,同时提供经结构控制的高表面积的碳纳米壁(CNW)以及高结晶性的碳纳米壁(CNW)。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以下的碳纳米壁:(1)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壁表面积为50cm2/cm2-基板·μm以上;(2)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具有以照射激光波长514.5nm测定的拉曼光谱的D谱带半值宽为85cm-1以下的结晶性;(3)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壁表面积为50cm2/cm2-基板·μm以上,同时具有以照射激光波长514.5nm测定的拉曼光谱的D谱带半值宽为85cm-1以下的结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20469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80004675.7
申请日:2006-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H01M4/8817 , H01M4/8867 , H01M4/96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结构,其中纳米尺寸多孔碳材料例如碳纳米壁(CNW)用作扩散层和/或催化剂层。还公开了一种制造这种燃料电池结构的方法。这种燃料电池结构可简化由电极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组成的燃料电池电极的制造过程,同时提高催化剂层的导电性并改进扩散层的扩散效率。因此,可获得发电效率改进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120468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80004676.1
申请日:2006-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B82Y30/00 , C23C14/18 , C23C14/28 , C23C14/325 , C23C14/34 , C23C16/26 , C23C16/505 , H01M4/8817 , H01M4/8867 , H01M4/9083 , H01M8/0234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制造用于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层的方法,其包括气相沉积纳米尺寸结构例如碳纳米壁(CNW)作为催化剂层载体的步骤,和将催化剂组分和/或电解质组分放置/散布在催化剂层载体上的步骤。此方法简化了燃料电池电极层的制造过程,同时改进了催化剂组分和电解质的可散布性,并因此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1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124116.8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264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包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包具备多个二次电池和由纤维增强塑料构成的约束带。约束带具有由多条束状体形成为编带状的编带构件和由含浸于编带构件的树脂构成的加强部。多条束状体的各束状体通过捆束多条纤维材料而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