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456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9746.6

    申请日:2011-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71 F16F1/373 F16F2230/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同时发挥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阻挡功能的防振装置。在下侧安装板(12),设置左右一对内侧阻挡部(34),其在隔着主体橡胶(16)的两侧分别向上方弯曲而形成。在上侧安装板(14)设置:左右一对第一外侧阻挡部(42),其从硫化粘接有主体橡胶(16)的基板部(40)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向下方弯曲而形成;前后的第二外侧阻挡部(44),其与第一外侧阻挡部(42)另行地从基板部(40)的前后两侧边缘部向下方弯曲而形成。第二外侧阻挡部(44)通过在对主体橡胶16的硫化后弯曲上侧安装板(14)的前后两侧的延伸部分(52)来形成。

    发动机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7256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510303174.X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单元(16)的发动机架(10)。动力单元(16)由支承件(12)通过发动机架(10)以隔振的方式支承。发动机架(10)包括第一安装支架(14)、第二安装支架(18)以及涂膜(72)。涂膜(72)涂覆于第一安装部(22)的表面和第二安装部(6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涂膜(72)包括由酚醛树脂粘合剂制成的固化树脂基层和由环氧树脂防锈涂料制成的、并且层压在固化树脂基层上的外层。固化树脂基层的厚度是5μm或更大。外层的厚度小于15μm。固化树脂基层的厚度与外层的厚度的总和大于等于15μm并且小于等于30μm。

    发动机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7256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303174.X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单元(16)的发动机架(10)。动力单元(16)由支承件(12)通过发动机架(10)以隔振的方式支承。发动机架(10)包括第一安装支架(14)、第二安装支架(18)以及涂膜(72)。涂膜(72)涂覆于第一安装部(22)的表面和第二安装部(62)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涂膜(72)包括由酚醛树脂粘合剂制成的固化树脂基层和由环氧树脂防锈涂料制成的、并且层压在固化树脂基层上的外层。固化树脂基层的厚度是5μm或更大。外层的厚度小于15μm。固化树脂基层的厚度与外层的厚度的总和大于等于15μm并且小于等于30μm。

    防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54564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180049746.6

    申请日:2011-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71 F16F1/373 F16F2230/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同时发挥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阻挡功能的防振装置。在下侧安装板(12),设置左右一对内侧阻挡部(34),其在隔着主体橡胶(16)的两侧分别向上方弯曲而形成。在上侧安装板(14)设置:左右一对第一外侧阻挡部(42),其从硫化粘接有主体橡胶(16)的基板部(40)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向下方弯曲而形成;前后的第二外侧阻挡部(44),其与第一外侧阻挡部(42)另行地从基板部(40)的前后两侧边缘部向下方弯曲而形成。第二外侧阻挡部(44)通过在对主体橡胶16的硫化后弯曲上侧安装板(14)的前后两侧的延伸部分(52)来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