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支模施工方法和吊模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7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34805.3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屋面支模施工方法和吊模系统,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其中,屋面支模施工方法包括:根据施工需求对伞状钢桁架、支模架的结构进行设计;利用伞状钢桁架的设计尺寸建立midas模型;以伞状钢桁架的设计尺寸进行搭建,通过滑模提升伞状钢桁架至筒体建筑的最高位置;根据受力分析结果对支模架的结构进行调整,并在伞状钢桁架上方搭建支模架;向滑模的提升架内浇筑混凝土,使得浇筑的混凝土与筒体建筑的现状仓壁形成整体;在伞状钢桁架上进行锥形屋面的支模,支模完成后进行锥形屋面的混凝土浇筑。本申请通过滑模、伞状钢桁架和支模架实现了屋面的施工,充分利用了滑模的优势,整体对伞状钢桁架进行提升,提高施工安全系数。

    折叠式安全帽
    3.
    发明公开
    折叠式安全帽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40687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579260.8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安全帽,涉及安全帽的技术领域,该折叠式安全帽包括安全帽主体、次骨架和主骨架,所述次骨架的一端与所述安全帽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套连接,在所述滑动套上连接有牵引线,且所述牵引线从所述安全帽主体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安全帽主体外;在所述主骨架上设置有固定卡件。本发明提供的折叠式安全帽的安全帽主体能够折叠;当需要折叠安全帽主体的时候,通过按压固定卡件,使滑动套移动到固定卡件的下方,这样滑动套带动次骨架移动,进而使安全帽主体折叠;这样折叠式安全帽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打开使用,不需要的时候将折叠式安全帽折叠,减少折叠式安全帽的占用空间,方便折叠式安全帽的携带。

    模块化箱房结构和模块化箱房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18187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83367.7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箱房结构和模块化箱房建筑,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其中,模块化箱房结构包括底板、侧板组件和顶板,底板设有第一通道以及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第三插接件和第四插接件;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设有第一贯通槽,每一第一贯通槽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插接件配合,第二侧板设有第二贯通槽,每一第二贯通槽与对应的一个第二插接件配合,第三侧板设有第三贯通槽,每一第三贯通槽与对应的一个第三插接件配合,第四侧板设有第四贯通槽,每一第四贯通槽与对应的一个第四插接件配合;顶板盖设于侧板组件上。本申请各部分设计为多肋空心板结构,能够减少自身重量,在保温、隔音、隔振方面性能优良。

    一种定位装置及板材拼接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2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92750.4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装置及板材拼接设备,涉及板材拼接技术领域。定位装置用于对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拼接进行定位,包括移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共同用于使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相互靠近并进行拼接定位;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背离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的一侧,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的移动;其中,第一板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部背离所述控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板材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部背离所述控制组件的一侧。本申请能够提高其定位的精准性,提高其拼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一种立杆自动配杆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94641.9

    申请日:2024-02-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立杆自动配杆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架体支撑体系设计领域;其中,立杆自动配杆方法包括:将建筑结构的BIM模型导入Revit平台形成结构模型,并进行盘扣式支撑架立杆的平面排布;在结构模型中自动识别底面以及顶面的不同标高;在结构模型中以预设的参数设置进行自动分区,并对每一分区自动编号;对指定分区内结构层间的底面最高点和顶面最低点进行高度差计算;通过预设条件计算得到各元件的数量以及顶托、底托的外露长度;输出立杆配杆的结果;本申请将建筑结构的BIM模型导入Revit平台形成结构模型,在Revit平台上对各参数进行识别并计算,达到提高盘扣的利用率的效果,使用极为方便,加快施工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