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利用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0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41005.6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可回收利用的组合支护结构包括预制桩、钢板桩、搅拌桩、连接件,预制桩具有多个,多个预制桩并排设置于基坑的边沿,形成内支护面;钢板桩设置于所述预制桩的一侧,钢板桩具有多个,多个钢板桩依次连接形成外支护面;搅拌桩铺设于预制桩与所述钢板桩之间;连接件用于将预制桩与钢板桩对应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可回收利用的组合支护结构,在铺设所述可回收利用的组合支护结构时,按照相应的施工顺序,支护体系成型快,无需向外延伸结构占用空间,避免对工地外围的地下建筑、管线造成破坏的同时,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护功能,而且钢板桩作为外支护面,便于后期的回收重复利用。

    一种可平稳移动的悬挂施工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883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1008.X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平稳移动的悬挂施工装置,属于名取技术领域,通过液压缸和电机的配合,使整个施工装置能在平台上移动,通过搭建下轨,移动机构通过滚动轮沿下轨移动,下轨可支撑在凸起平台上,使整个装置即使安装在不平整的凸起平台上,依然能平稳的移动,随移动机构移动的载人架体移动平稳,提升载人架体上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装置,通过支撑杆体的临时支撑以及下轨的重复搭建,使此装置能安装在不同长度的凸起平台上,不需要搭建更多的轨道,便于后续的拆卸,并且单一较短的轨道平稳性更好,不会因凸起平台上较多的高低落差导致轨道弯折;此装置能持续移动载人架体,保证施工的持续进行,并且移动平稳,更加安全舒适。

    一种电梯井道内的液压布料机操作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07190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78731.3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内的液压布料机操作平台,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安装有盖板,所述支撑骨架底端安装有贯穿布料机预留孔的底杆,所述支撑骨架由至少8个预制杆拼接而成,所述预制杆包括:底板以及滑动安装在底板上的两个滑杆,所述底板上中部设有连接块,两个所述滑杆关于所述连接块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块上限位转动安装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上相反的螺纹分别与连接块两侧的滑杆螺纹连接,所述滑杆上设有空槽,所述滑杆远离连接块的端部设有连接槽,所述空槽和连接槽的深度均为预制杆深度的一半。通过调节预制杆的长度,以适应电梯井和布料机的尺寸,提高了支撑骨架的适用性。

    一种多功能马镫装置及使用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528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98703.5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马镫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其中多功能马镫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台、顶升机构和支撑机构,底座设有容纳槽;支撑台与底座相对设置;顶升机构收纳于容纳槽内,且顶升机构分别与支撑台和底座固定连接;支撑机构穿设于底座,且支撑机构分别与支撑台和地面固定连接;支撑机构受顶升机构驱动以相对底座自第一高度至第二高度之间升降;第一高度低于第二高度;在第一高度,支撑机构相对底座远离地面;在第二高度,支撑机构相对底座靠近地面;本申请通过顶升机构和支撑机构的配合,使得本申请具有无级调节功能,实现支撑台与内支撑梁的无缝贴合效果,提高支撑可靠性和简易性。

    一种新型可收缩式砂浆盒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3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93255.2

    申请日:2025-0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用砂浆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收缩式砂浆盒,包防水布以及设置在防水布四周的支撑柱,支撑柱设有四件并在水平面内呈矩形排列,四件支撑柱共同固定支撑在防水布的外表面并组成矩形的盛放容器,盛放容器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件加强筋,两件支撑柱之间均设有竖置的加强柱,且每件加强柱与相邻的支撑柱之间均铰接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每个支撑柱、加强柱之间均设有连接块,伸缩组件还包括同轴并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处的限位件,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目前使用防水布作为砂浆搅拌的容器时,不能在保证其折叠的情况下有效对防水布的四周起到有效支撑的问题。

    砖柱原位替换施工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1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60532.9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砖柱原位替换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砖柱原位替换施工方法包括:拆除瓦屋面,对屋面层进行卸荷,保留木檩条对两侧墙体形成对撑;地基开挖,保留砖柱及砖柱基础;新建筏板基础和地梁,在砖柱基础处甩筋,将房心土填平压实后浇筑混凝土;对二、三层梁板底进行脚手架或钢结构顶撑;进行砖柱替换。本申请以木檩条对两侧墙体形成对撑,并新建筏板基础和地梁,提高了砖柱替换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建筑物因卸荷而发生倒塌的现象,再者,本申请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原有结构,节约施工成本,减少施工周期。

    一种高性能建筑支撑龙骨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400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72576.6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木制龙骨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建筑支撑龙骨生产工艺。提出如下技术方案:S1:对木条板筛选、清理表面污渍;S2:拔钉,将木条板外表面插入的钉子拔出;S3:填补钉槽,通过钉槽填补装置将与钉槽内径相匹配的填补条对钉槽进行填充;S4:将木条板齐头处理,并完成四面刨削;S5:对S4中处理好的木条板穿纱,输送浸胶处理;S6:对浸胶后的木条板外表面上毡布,热固化;S7:设定尺寸完成切割;S8:对切边以及补钉端口打磨、抛光。本申请在加工的过程中对钉槽进行填充处理,使填补条能够吻合的卡在钉槽内,进一步的保证了加工板材的完整性,使后续的穿纱、浸胶能够顺利的完成,可以有效的防止局部的纱线挤压而断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