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6353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608297.3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中山大学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短期和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即平滑异常数据和填补缺失数据,分析影响负荷变化的因素,包括历史数据、时间周期性、天气变量特征。为了加快学习速度和提高预测精度对所有输入变量进行归化。本发明比较了线性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和梯度提升回归在短期和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表现。随着预测时间的延长,梯度提升回归模型的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模型的性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梯度提升回归树作为基分类器的AdaBoost算法,进行负荷预测,有效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21292.5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工工艺。所述紫外光固化纤维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紫外光敏树脂液和玻璃纤维;所述紫外光敏树脂液由A料和B料构成,所述A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双酚A型环氧树脂38‑4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7‑30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1.6‑2份和对苯二酚0.85‑1份;所述B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橡胶1‑5份和纳米二氧化硅1‑5份。所述原料在特定用量范围内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协同增强紫外光固化纤维材料的强度和韧度,同时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固化速度,且可对隧道开裂衬砌施以快速喷涂加固,真正实现了秒级固化,有效提高了施工抢险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78171.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的近场动力学非均质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混凝土梁的分析模型,并将所述分析模型离散为空间中的物质点;对所述物质点进行遍历,将所述分析模型的范围划分为骨料颗粒区和非骨料颗粒区,其中,所述骨料颗粒区包括尺寸不同的骨料颗粒,所述非骨料颗粒区包括所述骨料颗粒区之间的间隙;根据所述物质点在所述分析模型上的范围,对所述物质点配置不同的材料属性,其中,所述骨料颗粒区的物质点配置骨料材料属性,所述非骨料颗粒区的物质点配置基质材料属性;根据所述材料属性,进行所述混凝土梁的近场动力学非均质模拟。还原真实情况下骨料颗粒分布情况,提高模拟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62455.6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的检测修复装置及其检测修复方法,涉及运营隧道的衬砌开裂修复加固技术领域。裂缝的检测修复装置用于对运营隧道的裂缝进行检测和修复加固,裂缝的检测修复装置安装于无人机上,包括箱体、测距组件、喷涂组件和固化组件,箱体与无人机连接,箱体内存储有光固化材料,喷涂组件、固化组件和测距组件均设于箱体的同一侧,测距组件用于对运营隧道的设定范围区域进行扫描,并实时接收反射光波。喷涂组件与箱体连通,能将光固化材料喷涂至裂缝;固化组件用于固化喷涂至裂缝的光固化材料。该裂缝的检测修复装置能够对运营隧道的裂缝进行快速修复加固,对运营隧道的通行影响小,维护成本低,安全性更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