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3763.7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所述设备由絮凝生成器和观测仓主体组成,观测仓主体为多腔式长方体,通过纵向隔板将观测仓主体分隔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腔体A为絮凝观测室、顶部开设分离口,絮凝生成器下端开口与分离口相连通,在腔体A分离口之下设有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是由若干弯折段连通形成的窄通道,腔体A与照相机相对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黑色背景幕布;在腔体B的侧壁外设有不透光板,不透光板中部开设透光缝,不透光板的上端面低于泥沙絮凝体过渡区底部出口。利用本发明所述设备可实现非接触式泥沙絮凝体的采集,原位观测获得泥沙颗粒絮凝体形态/粒径大小、絮凝体静水沉降速度。

    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813763.7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所述设备由絮凝生成器和观测仓主体组成,观测仓主体为多腔式长方体,通过纵向隔板将观测仓主体分隔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腔体A为絮凝观测室、顶部开设分离口,絮凝生成器下端开口与分离口相连通,在腔体A分离口之下设有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是由若干弯折段连通形成的窄通道,腔体A与照相机相对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黑色背景幕布;在腔体B的侧壁外设有不透光板,不透光板中部开设透光缝,不透光板的上端面低于泥沙絮凝体过渡区底部出口。利用本发明所述设备可实现非接触式泥沙絮凝体的采集,原位观测获得泥沙颗粒絮凝体形态/粒径大小、絮凝体静水沉降速度。

    一种高原冰湖漫溢快速封堵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33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18657.X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冰湖漫溢快速封堵处置方法,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预制土工袋,采用环保材料加工土工袋,土工袋单体小,装砂量为10‑30公斤;填装土工袋,采用高原湖泊周围的砂土作为填充物;土工袋筑堤,将填装完毕的土工袋输送至封堵位置,采用由低至高层层错缝摆砌的方式对进行堆积,并利用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使得相邻的两个土工袋相互搭接。本发明采用单体小的土工袋,装砂量为10‑30公斤,整体体积小、重量小,便于拼接和搬运,施工人员在高原地区负重较低,更加容易便捷进行筑坝筑堤的操作;采用机器设备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方式,就地取材进行土工袋装填,再进行封堵,可以快速完成封堵处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