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4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00033.1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西藏自治区水利厅 , 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王帆 , 穆杰 , 韩婧怡 , 陈静 , 吕孙云 , 巴桑赤烈 , 张铁军 , 次仁卓玛 , 雷发佳 , 罗桑贡觉 , 王乐 , 毕吴瑕 , 李兴东 , 蒋艳 , 张琛 , 宋文龙
IPC: G06F17/10 ,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防洪和生态影响的内流湖泊蓄水优化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湖泊水系连通性分析;步骤2、湖泊蓄水能力分析;步骤3、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步骤4、水文—水量调度一体化模型构建与计算;步骤5、蓄水量优化模型构建;步骤6、湖泊蓄水优化计算。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考虑防洪和生态影响的内流湖泊蓄水优化计算方法,实现了兼顾生态和防洪安全的内流湖泊水量优化调度,为目前气候变化条件下保护内流河流域生态和防洪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3763.7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所述设备由絮凝生成器和观测仓主体组成,观测仓主体为多腔式长方体,通过纵向隔板将观测仓主体分隔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腔体A为絮凝观测室、顶部开设分离口,絮凝生成器下端开口与分离口相连通,在腔体A分离口之下设有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是由若干弯折段连通形成的窄通道,腔体A与照相机相对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黑色背景幕布;在腔体B的侧壁外设有不透光板,不透光板中部开设透光缝,不透光板的上端面低于泥沙絮凝体过渡区底部出口。利用本发明所述设备可实现非接触式泥沙絮凝体的采集,原位观测获得泥沙颗粒絮凝体形态/粒径大小、絮凝体静水沉降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833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18657.X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冰湖漫溢快速封堵处置方法,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预制土工袋,采用环保材料加工土工袋,土工袋单体小,装砂量为10‑30公斤;填装土工袋,采用高原湖泊周围的砂土作为填充物;土工袋筑堤,将填装完毕的土工袋输送至封堵位置,采用由低至高层层错缝摆砌的方式对进行堆积,并利用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使得相邻的两个土工袋相互搭接。本发明采用单体小的土工袋,装砂量为10‑30公斤,整体体积小、重量小,便于拼接和搬运,施工人员在高原地区负重较低,更加容易便捷进行筑坝筑堤的操作;采用机器设备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方式,就地取材进行土工袋装填,再进行封堵,可以快速完成封堵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1681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72510.X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育肥场适宜生态流量的推求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用于量化栖息地斑块空间异质性的育肥场水力生境指标体系,对研究水域采用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计算不同流量条件下育肥场水力生境指标值,选择最适宜所研究鱼类栖息的水力生境指标值对应的流量作为育肥场适宜生态流量。本发明不仅考虑了目标生物还考虑了河流中其他生物,更利于营造适宜多物种并存的水流条件,对于鱼类育肥场保护及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813763.7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所述设备由絮凝生成器和观测仓主体组成,观测仓主体为多腔式长方体,通过纵向隔板将观测仓主体分隔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腔体A为絮凝观测室、顶部开设分离口,絮凝生成器下端开口与分离口相连通,在腔体A分离口之下设有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是由若干弯折段连通形成的窄通道,腔体A与照相机相对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黑色背景幕布;在腔体B的侧壁外设有不透光板,不透光板中部开设透光缝,不透光板的上端面低于泥沙絮凝体过渡区底部出口。利用本发明所述设备可实现非接触式泥沙絮凝体的采集,原位观测获得泥沙颗粒絮凝体形态/粒径大小、絮凝体静水沉降速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