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83961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0837386.0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E01B9/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用3D打印螺旋道钉,该道钉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部分。上部为螺纹杆,实体内部中心为封闭式圆柱形中空;中部为短圆柱形凸台;下部为带有多层倒锥形凸台和对称竖肋的圆台,实体内部中心为封闭式圆台形中空。本发明的3D打印螺旋道钉结构复杂,传统工艺无法生产,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工艺简单,且节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28396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37386.0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E01B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9/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用3D打印螺旋道钉,该3D打印螺旋道钉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部分。上部带有标准螺纹,实体内部中心为圆柱形中空;中部为短圆柱形凸台;下部带有多层倒锥形凸台,凸台成梯形排列,实体上带有两个沿螺旋道钉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肋,实体内部中心为圆台形中空。本发明的3D打印螺旋道钉抗拔强度高,并能有效的防止螺旋道钉扭转;该螺旋道钉结构复杂,传统工艺无法生产,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工艺简单,且节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8751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75206.0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高速铁路钢轨磨损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模型数据;对车辆模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轮轨接触参数;根据轮轨接触参数得到轮轨接触斑内的磨损深度;根据轮轨接触斑内的磨损深度确定钢轨型面的磨损速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钢轨磨损量进行定量预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586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8344.6
申请日:2016-12-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E01B3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3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线路移动加载车(简称:加载车)(1)的结构及加载方法,加载车主体为一辆铁路机车,车内安装有液压加载系统和移动加载机构,能在移动中对轨道线路施加载荷,以测试轨道响应,检测轨道病害,指导养护维修,可看作移动的实验室。移动加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液压系统启动;夹持钩(7)打开;垂向作动器(11)带动移动加载架(5)下移,直至加载轮对(6)接触钢轨;载荷施加;加载车(1)运行,进行试验;试验完毕加载车(1)停止,载荷移除;垂向作动器(11)带动移动加载架(5)上移;夹持钩(7)锁闭,移动加载架(5)悬挂在加载车体下方;液压系统关闭。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轨道线路的现场移动加载,提高了测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363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01730.1
申请日:2010-10-1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辐条式测力轮对,基于传感器的辐条式测力轮对由测力轮、连接轴、传感器、夹紧装置等部分组成。测力轮采用等厚轮辐辐条式结构,可提高测量灵敏度。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测力轮对表面粘贴应变片方式所带来的缺陷,只需将传感器在精密车间加工出来后,利用夹紧装置将其紧固于测力轮辐条上即可。利用压力法及剪力法分别对测力轮承受的垂向力及横向力进行实时动态测量。安装、拆卸便捷,易于维修与更换,测量精度大大提高,避免了公知测力轮对制作难度大、维护维修困难、制作成本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87512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810375206.0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高速铁路钢轨磨损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模型数据;对车辆模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轮轨接触参数;根据轮轨接触参数得到轮轨接触斑内的磨损深度;根据轮轨接触斑内的磨损深度确定钢轨型面的磨损速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钢轨磨损量进行定量预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09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15762.1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刚度动态检测方法,包括使初始负载及检测负载在被轨道区间上移动,在被轨道区间上采集第一变形值及与之对应的位置参数、第二变形值及与之对应的位置参数,根据所述位置参数通过对同一位置点所对应的负载值及相应变形值的计算获取该位置点的轨道刚度,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在车辆走行时连续检测线路的轨道刚度,可实现对区段线路轨道刚度的连续检测,显著提高检测的便利性和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6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2390.X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7/08 , B22F3/1055 , B33Y10/00
Abstract: 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对道岔性能改善的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其特点是将受力集中、易损坏的道岔轨件(尖轨、翼轨等)上表面切削一定厚度,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上高强韧性、高耐磨性的合金材料,达到道岔性能改善、使用寿命延长的目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道岔轨件切削,道岔轨件清理,打印设备就绪,道岔轨件信息采集,打印轮廓获取,打印路径规划,激光熔融,热处理,表面打磨抛光。该方法材料用量少,经济效益高,经改善后的轨件使用寿命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097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115762.1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刚度动态检测方法,包括使初始负载及检测负载在被轨道区间上移动,在被轨道区间上采集第一变形值及与之对应的位置参数、第二变形值及与之对应的位置参数,根据所述位置参数通过对同一位置点所对应的负载值及相应变形值的计算获取该位置点的轨道刚度,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在车辆走行时连续检测线路的轨道刚度,可实现对区段线路轨道刚度的连续检测,显著提高检测的便利性和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064239U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20143951.6
申请日:2011-05-0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埋套管式混凝土道岔板,其包括:板体,在板体内设有彼此绝缘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在所述板体内预埋有扣件套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精度高,并且现场施工和精调效率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