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072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38046.5
申请日:2024-04-11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交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西汇达特种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杭州三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燕 , 吴强 , 金向前 , 张浩亮 , 曾青 , 曹立新 , 姚远达 , 贾丹 , 张弛 , 李德昌 , 侯靖宇 , 冯山群 , 贺思逊 , 孙一鸣 , 苏哿 , 吴小策 , 苗壮 , 陈宇
IPC分类号: C04B24/26 , C08F283/06 , C08F220/06 , C08F220/20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4B103/30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长保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羧酸减水剂包括减水母液8~30%、保坍母液8~30%、内养护调节液1~5%,余量为水。本发明提供的聚羧酸减水剂以自主合成的减水母液、保坍母液和内养护调节液为原料,其中,减水母液的减水率可达(45~46%),适应性强;保坍母液具有长时保坍能力(3~5小时);内养护调节液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并且具有成膜性能。所提供的减水剂具有高减水率、长时保坍、内养护、抗沉淀、易分散、外观光泽等性能,特别适用于机制砂含粉量高、含絮凝剂、对砼的外观有较高要求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1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17782.4
申请日:2024-08-30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江西汇达特种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河南豫森威建材有限公司 , 杭州三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4B28/04 , C04B111/70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免养护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料。一种免养护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料,由水泥、矿渣粉、石英砂及外加剂组成,还包括内养护剂和膨胀剂;所述内养护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由30~40%吸水树脂、20~30%纤维素、30~40%悬浮稳定剂组成;所述膨胀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由15~25%氧化钙、25~35%硫铝酸钙、25~35%石膏、15~25%氧化镁组成。本发明的灌浆料无需进行人工养护,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02648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498721.9
申请日:2016-06-29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位置自动化比选的BIM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三维地形点云数据构建数字地面模型(S1),根据线路二维平纵断面构建三维线位(S2),在三维平面线位上建立隧道洞口段关键里程点(S3),建立沿隧道三维空间线位方向移动的点(S4),建立沿垂直于隧道三维空间线位方向移动的点(S5),建立隧道洞口骨架线(S6),开发隧道洞口边仰坡模板(S7),利用模板实例化生成隧道洞口边仰坡模型(S8),实现隧道洞口在三维空间线位上的移动(S9),实现三维空间线位上隧道洞口段不同要素长度的调整(S10),实现隧道洞口在三维空间线位附近的偏移(S11)。该方法实现了隧道不同洞口情况的自动比选,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97731.6
申请日:2020-12-03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缝密封垫,包括密封垫本体,密封垫本体包括外侧密封垫本体和内侧密封垫本体,密封垫本体一端设置有密封垫沟槽,密封垫本体与密封垫沟槽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聚氨酯槽,聚氨酯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凹槽,两端的凹槽底部均等距设置有若干孔洞,同侧的各个孔洞的自由端之间连通设置有一通槽,聚氨酯槽、凹槽、孔洞和通槽内均填充设置有高密度遇水膨胀聚氨酯。本发明采用高密度遇水膨胀聚氨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密封垫中遇水膨胀橡胶容易出现的析出、老化等问题。保证了密封垫的长期防水性能。高密度遇水膨胀聚氨酯与多孔型三元乙丙橡胶采用触角式咬合连接,并且在凹槽处设置开孔,形成类似铆钉的形式,大大加强了两者之间的粘结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2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45553.2
申请日:2019-08-13
申请人: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京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埋入式光纤的高铁隧道形位感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隧道拱顶纵向预埋温敏光缆、沿隧道拱顶外侧水泥砂浆保护层内预埋振动感测光缆、沿隧道环向预埋光纤光栅混凝土应变计、将光纤感测元件连接至解调仪并将感测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分析隧道的渗漏、火灾、异常侵入、环向内力情况并实施报警。本发明可以实时、准确地感测并识别隧道渗漏、火灾、异常侵入等事件的发生时间和位置,可以对隧道环向内力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感测,解决了现有隧道病害监测方法依赖于人工并且具有滞后性的问题;解决了现有隧道内力监测系统可靠性差、数据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7092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93865.9
申请日:2017-12-21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辅助坑道线位选择的BIM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隧道工期分析(S1),确定隧道辅助坑道类型(S2),生成某任意辅助坑道三维空间线位(S3),根据三维地形粗略确定辅助坑道位置(S4),生成辅助坑道平纵断面(S5),调整辅助坑道平面(S6),重新生成辅助坑道纵断面(S7),调整辅助坑道纵断面(S8),再次调整辅助坑道平面(S9),确定最终辅助坑道位置(S10)。该方法实现了基于数字化三维线位与三维地形的隧道辅助坑道线位选择的设计,能够满足隧道方案设计以及详细设计中的相关要求,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是隧道BIM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56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81404.6
申请日:2021-08-02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断面过渡用隧道结构,包括相互分离的两个过渡段,过渡段及隧道端头之间采用接缝连接;所述过渡段采用直墙带拱加厚式衬砌,直墙带拱加厚式衬砌截面包括直墙式外轮廓和待变化结构断面内轮廓,两个过渡段的直墙式外轮廓尺寸相同,两个过渡段的待变化结构断面内轮廓分别和与其相接的待衔接隧道端头的内轮廓尺寸相同,过渡段的直墙式外轮廓和待变化结构断面内轮廓之间能够包含待变化结构断面外轮廓,待变化结构断面内轮廓和待变化结构断面外轮廓之间形成的待变化结构断面具有和与其相接的待衔接隧道端头的断面相同的尺寸。本发明既能完成衔接变化断面又能满足行车舒适性,同时兼顾成本及施工方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73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89422.7
申请日:2019-11-28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M3/3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加热光缆的铁路隧道渗漏长距离分布式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沿隧道渗漏水风险点预埋自加热光缆,所述自加热光缆包括加热铜丝和温敏光纤;ii.自加热光缆连接至分布式测温光纤解调仪和加热控制设备;iii.分布式测温光纤解调仪和加热控制设备连接至计算机;iv.计算机控制自加热光缆进行恒功率加热;v.计算机根据光缆沿线升温速率判断漏水点位置。本发明将温敏光纤和加热铜丝封装后便于施工期间的预埋安装,加热控制设备和计算机则保证了加热能耗可控和监测工作的自动化,运营期监测成本较人工巡检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92087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0817826.5
申请日:2018-07-24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隧道明挖段三维空间线位(S1),建立隧道明挖段数字化三维地形(S2),建立明挖段隧道主体结构模型(S3),生成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控制线(S4),生成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起坡线(S5),通过高度控制每级开挖面高度生成开挖面(S6),通过高程控制每级开挖面高度生成开挖面(S7),生成最终刷坡模型(S8),读取开挖面最大开挖深度(S9)。该方法实现了三维场景中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的设计,是隧道BIM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62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397731.6
申请日:2020-12-03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缝密封垫,包括密封垫本体,密封垫本体包括外侧密封垫本体和内侧密封垫本体,密封垫本体一端设置有密封垫沟槽,密封垫本体与密封垫沟槽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聚氨酯槽,聚氨酯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凹槽,两端的凹槽底部均等距设置有若干孔洞,同侧的各个孔洞的自由端之间连通设置有一通槽,聚氨酯槽、凹槽、孔洞和通槽内均填充设置有高密度遇水膨胀聚氨酯。本发明采用高密度遇水膨胀聚氨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密封垫中遇水膨胀橡胶容易出现的析出、老化等问题。保证了密封垫的长期防水性能。高密度遇水膨胀聚氨酯与多孔型三元乙丙橡胶采用触角式咬合连接,并且在凹槽处设置开孔,形成类似铆钉的形式,大大加强了两者之间的粘结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