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轨高差测量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1769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810952485.2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梁轨高差测量系统,包括车身、四个轨道轮、远程监测装置、左侧梁测距传感器、左侧轨测距传感器、右侧梁测距传感器、右侧轨测距传感器以及左右侧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支架;在车身内设有驱动电机、减速器、电机驱动器、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以及电源模块;远程监测装置包括上位机以及与上位机电连接的无线基站。该梁轨高差测量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能够便于将传感器的采集数据和GPS定位模块的定位数据发送至远程的上位机进行分析处理,并定位出存在变形的木质桥枕的位置,相比于人工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梁轨高差测量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17696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52485.2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梁轨高差测量系统,包括车身、四个轨道轮、远程监测装置、左侧梁测距传感器、左侧轨测距传感器、右侧梁测距传感器、右侧轨测距传感器以及左右侧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支架;在车身内设有驱动电机、减速器、电机驱动器、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以及电源模块;远程监测装置包括上位机以及与上位机电连接的无线基站。该梁轨高差测量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能够便于将传感器的采集数据和GPS定位模块的定位数据发送至远程的上位机进行分析处理,并定位出存在变形的木质桥枕的位置,相比于人工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梁轨高差测量系统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21041U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21346030.8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公开了一种梁轨高差测量系统,包括车身、四个轨道轮、远程监测装置、左侧梁测距传感器、左侧轨测距传感器、右侧梁测距传感器、右侧轨测距传感器以及左右侧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支架;在车身内设有驱动电机、减速器、电机驱动器、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以及电源模块;远程监测装置包括上位机以及与上位机电连接的无线基站。该梁轨高差测量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能够便于将传感器的采集数据和GPS定位模块的定位数据发送至远程的上位机进行分析处理,并定位出存在变形的木质桥枕的位置,相比于人工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局部智能量测的在线负荷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628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010291.0

    申请日:2018-01-05

    Inventor: 汤奕 朱亮亮 王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局部智能量测的在线负荷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智能抄表系统采集的日负荷数据进行用户聚类,每类用户中选取部分典型用户进行侵入式负荷监测,负荷监测设备为智能插座;步骤2,基于智能插座采集的实时负荷信息进行在线测辩,获取负荷模型,利用每类中典型用户的负荷模型替代该类中其他用户,以实时获取所有用户的综合负荷模型;步骤3,分别建立底层用户静态负荷及感应电动机负荷的聚合模型;步骤4,考虑配电网络的影响,将静态负荷及感应电动机负荷聚合模型由低压侧逐步向高压侧等值,最终获取配电网220/110kV母线下的综合负荷模型。此种方法能够提高负荷模型的准确度,反映负荷的实际特性。

    基于交叉熵集成学习的电力系统故障后最低频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9061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711390235.6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熵集成学习的电力系统故障后最低频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仿真设置不同类型的暂态故障;(2)根据数据样本进行算法离线训练;(3)通过多个基学习器的交叉熵计算得到集成学习模型进行在线故障后频率预测。本发明的集成学习算法具有较强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基学习器数量实现精度和计算资源的平衡;能够快速准确预测电力系统故障后最低频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能够适应实际电网中故障数据不足的场景,相比其他算法样本数量依赖性弱;在实际应用本发明能够尽量减少因个体基学习器随机误差导致的预测误差,实现可靠预判。

    一种考虑区域相似性的中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032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955282.5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琦 吴舒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区域相似性的中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属于电力能源领域,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基于低压侧获取的量测信息和历史数据,在中压侧聚合得到精度较高的量测聚合数据集;通过聚合得到的配电网中压侧测量数据,建立不涉及配电网拓扑先验条件的逆潮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定参数比值齐次中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以获得中压配电网初步拓扑识别结果;并考虑到初步拓扑识别结果精确度不足等问题,采用基于配电网单元制规划方法,通过中压配电网单元制规划存在的区域相似性,对所提方法加以完善。本发明紧密结合配电网实际情况,解决现有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案鲁棒性不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识别模型存在识别精度不高,受噪声影响较大等问题。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决策的权重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836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1346880.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决策的权重量化方法,属于电动汽车领域。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决策的权重量化方法,包括:步骤1:将城市抽象为路网层及电网层,对路网、电网中的节点、边及权重进行定义;步骤2:定义路网拓扑方法与电网拓扑方法;并定义路网权重与电网权重。步骤3:将上述的权重量化反馈至用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辅助用户进行汽车充电的决策与规划,有效引导充电负荷转移,优化城市整体运行状态,降低网络平均权重并有效缓解充电拥堵。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量测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17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088539.8

    申请日:2022-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量测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属于电力能源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采集IoT设备功率、电压等实时量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IoT设备实时量测数据,结合基于皮尔逊系数的数据相似性分析法,分析低压用户侧IoT设备电压量测数据隐含的相似性信息;通过相似性计算结果辨识分支节点的层次结构,进而获得低压侧不同馈线用户的拓扑连接关系;最后通过基于历史数据和IoT设备占比分析的数据聚合方法,将低压侧IoT设备有功功率量测数据按比例聚合至中压侧,可为后续中压侧拓扑识别提供参考。解决了由于低压配电网覆盖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各用户数据的独立性和私密性造成的低压侧用户间缺乏物理连接信息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