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局部智能量测的在线负荷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628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010291.0

    申请日:2018-01-05

    Inventor: 汤奕 朱亮亮 王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局部智能量测的在线负荷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智能抄表系统采集的日负荷数据进行用户聚类,每类用户中选取部分典型用户进行侵入式负荷监测,负荷监测设备为智能插座;步骤2,基于智能插座采集的实时负荷信息进行在线测辩,获取负荷模型,利用每类中典型用户的负荷模型替代该类中其他用户,以实时获取所有用户的综合负荷模型;步骤3,分别建立底层用户静态负荷及感应电动机负荷的聚合模型;步骤4,考虑配电网络的影响,将静态负荷及感应电动机负荷聚合模型由低压侧逐步向高压侧等值,最终获取配电网220/110kV母线下的综合负荷模型。此种方法能够提高负荷模型的准确度,反映负荷的实际特性。

    一种基于局部智能量测的在线负荷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628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10291.0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汤奕 朱亮亮 王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局部智能量测的在线负荷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智能抄表系统采集的日负荷数据进行用户聚类,每类用户中选取部分典型用户进行侵入式负荷监测,负荷监测设备为智能插座;步骤2,基于智能插座采集的实时负荷信息进行在线测辩,获取负荷模型,利用每类中典型用户的负荷模型替代该类中其他用户,以实时获取所有用户的综合负荷模型;步骤3,分别建立底层用户静态负荷及感应电动机负荷的聚合模型;步骤4,考虑配电网络的影响,将静态负荷及感应电动机负荷聚合模型由低压侧逐步向高压侧等值,最终获取配电网220/110kV母线下的综合负荷模型。此种方法能够提高负荷模型的准确度,反映负荷的实际特性。

    一种基于动态分区技术的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848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056097.3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H02H9/02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分区技术的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电网运行状态、模型和参数等信息,并计算电网中母线短路电流;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确定考察集和动态分区可选方案;分别实施动态分区可选方案,确定最终的可选方案空间;建立动态分区方案评价模型,计算可选方案空间中各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定最终的分区方案。本发明依据动态分区技术,兼顾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给出了解决电网短路电流问题的最佳分区方案,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水电与光电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942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50971.2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H02J3/48 H02J3/382 H02J3/383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文针对含水电-光电联合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合电网调度的水电与光电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联合系统运行的各种限制,建立了考虑水情信息的水光互补多目标优化模型。以互补系统并网效益最大和光伏消纳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构造多目标规划问题,采用多目标求解对水电和光电输出功率进行优化。与现有的方法相比,采用本方法可以在最大化光伏消纳能力的同时,从运行方的角度,有效地提高电源并网出力的效益,从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电网的友好运行。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电压稳定性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2973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46539.X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判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交直流系统的等效模型,推导得出混联系统各层换流母线电压稳定因子(Voltage Stability Factor,VSF)及系统综合电压稳定因子(Comprehensive Voltage Stability Factor,CVSF)的计算方法;根据给定的系统参数,计算各层换流母线电压稳定因子VSF及CVSF的值;根据VSF的大小判断系统电压是否失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受端电网这种新的接入方式下,将混联系统交流母线的电压稳定特性进行量化,有助于分析。根据电压稳定因子的大小判断混联系统交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强弱,可用于指导实际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研究。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强弱判断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652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55705.6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0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交直流混联系统强弱判断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交直流系统的等效模型,建立系统的特性方程;提出分层临界短路比和分层边界短路比的定义;计算交直流系统的临界短路比和边界短路比大小;根据短路比、临界短路比和边界短路比的相对大小判断混联系统强弱。本发明提出的量化计算方法为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混联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对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的建设及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