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95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339007.2
申请日:2021-11-12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66C13/46
摘要: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动态感知门式起重机吊具位置的方法,属于铁路集装箱起重机吊装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在门式起重机横向行走的小车上设置毫米波雷达,作为固定参考点在门式起重机随绞盘同时升降的吊具上设置反射锥;通过毫米波雷达与所述反射锥之间的感应反射,即测得吊具下放的实际距离。本发明在门式起重机横向行走的小车上设置反射锥,作为固定参考点,通过毫米波雷达与所述反射锥之间的感应反射,即测得吊具下放的实际距离h,与偏离角度θ,计算得出最终高度h*sin(θ)。整个方式,测量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实现快,实现了门式起重机吊具位置的定位信息采集,从而便于系统性自动管理,实现集装箱位置信息的信息追踪,提升了门式起重机作业的作业效率和铁路货场的管理成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52611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671426.2
申请日:2019-07-24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峰 , 杜建波 , 俞武骏 , 陈刚 , 杨闻彪 , 严晓明 , 童鹏程 , 盛国伟 , 梁多姿 , 陈良勇 , 钱建国 , 朱雷军 , 吕小庆 , 赵毅 , 姜翾 , 胡明 , 李新 , 陶露婷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铁路货场集装箱定位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结合UWB无线定位技术、集装箱号牌识别技术、GNSS‑RTK定位技术、自动跟踪技术来采用空间反向定位技术,实现对铁路货场的集装箱的优化管理,提升货场流转效率,解决实际现场集装箱箱场管理的基本信息诉求,提高了作业效率,完善了作业流程,增加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314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38568.0
申请日:2021-11-12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基于AI智能感知判别作业区域合规作业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在门式起重机上直线行走的大车上设置多个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排列的监控摄像头;通过多个监控摄像头合成门式起重机作业区域的三维作业场景,通过对三维作业场景进行AI智能分析判断作业人员是否处于合规作业的状态,如果AI智能分析得出作业人员处于不合规作业的状态,系统进行提示报警。本发明通过多个监控摄像头对门式起重机下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分析监控,监测简单,成本低,实现快,提升了门式起重机作业区域的安全合规作业管理能效。本专利来自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课题“铁路集装箱智能场站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N2020X009。
-
公开(公告)号:CN114314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39005.3
申请日:2021-11-12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采用激光测距尺辅助门式起重机快速对准集装箱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在门式起重机横向行走的吊具上的横向和纵向方向设置激光测距尺;所述的激光测距尺包括测距杆和设置于测距杆上间隔一定距离排列的激光测距模块,每个激光测距模块发射激光探测信号并参与对准集装箱位置的检测;通过每个激光测距模块的反馈,小车上的旋转装置进行实时角度调整,从而使吊具与集装箱快速实现对准。本发明通过每个激光测距模块的反馈,小车上的旋转装置进行实时角度调整,从而使吊具与集装箱快速实现对准控,本发明监测简单,实现快,实现了门式起重机快速装卸作业,提升了门式起重机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成效。本专利来自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课题“铁路集装箱智能场站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N2020X009。
-
公开(公告)号:CN1143143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38570.8
申请日:2021-11-12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66C13/46
摘要: 一种基于AI智能感知识别门式起重机吊具状态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门式起重机横向行走的吊具的吊钩内部多测设置多个摄像头;通过对摄像头的数据进行合成形成三维图像,通过对三维图像中吊钩装卸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完成闭锁开锁状态。本发明在门式起重机横向行走的吊具上设置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对吊钩与勾环的状态进行视频监控,监测简单,实现快,实现了门式起重机吊具的吊钩与勾环状态的定位信息采集,从而便于系统性自动管理,提升了门式起重机作业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成效。本专利来自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课题“铁路集装箱智能场站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N2020X009。
-
公开(公告)号:CN114286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339009.1
申请日:2021-11-12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4N7/18 , G08B21/18 , H04N13/243 , G01S13/86 , G01M1/14
摘要: 基于视频及雷达分析敞顶箱防偏载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对待进站检测的敞顶箱经过具有设置有多个摄像头以及多个雷达的检测装置的下方进行检测;通过多个摄像头以及多个雷达对敞顶箱的内部货物进行三维合成形成三维图像,对敞顶箱的三维图像进行分析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分析得到敞顶箱处于不平衡状态,系统进行提示报警,重新进行装料或进行摊匀处理。本发明通过多个摄像头以及多个雷达对敞顶箱的内部货物进行分析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进行检测,从而有利于对敞顶箱的装载的动态进行数据分析及采集,便于系统化管理。本专利来自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课题“铁路集装箱智能场站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N2020X009。
-
公开(公告)号:CN11112193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10655.8
申请日:2019-12-18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集装箱超偏载仪自动存取集装箱箱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通过集装箱识别系统实时集装箱的箱号;步骤二、将采集到集装箱的箱号自动写入超偏载仪中;步骤三、超偏载仪采集集装箱的重量数据,并保存;步骤四:将超偏载仪所保存的集装箱的箱号、集装箱的超偏载数据进行采集;步骤五:控制器将数据发送给信息采集系统。本方法完成获取集装箱箱号与超偏载数据的配对,并且完成超偏载仪作为计量设备的唯一性,同时也完成了超偏载仪与本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实现了超偏载仪的数据与集装箱箱号的同步,并将集装箱的箱号、集装箱的数据发送给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存储,存储永久,数据不会丢失,本发明工作效率高,不会出错。
-
公开(公告)号:CN1105328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71457.8
申请日:2019-07-24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杜建波 , 童鹏程 , 徐峰 , 钱建国 , 陈刚 , 梁多姿 , 盛国伟 , 俞武骏 , 杨闻彪 , 陈良勇 , 严晓明 , 朱雷军 , 吕小庆 , 胡明 , 李新 , 赵毅 , 姜翾 , 陶露婷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式门吊识别集装箱箱号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装置在门吊定位系统中产生的二级定位的吊具(x,y,z)坐标,通过坐标换算,控制视频设备,自动跟踪吊具,精确对准集装箱箱号,自动调整视频设备的角度和焦距,使视频设备视频画面实时追踪工作焦点;同时门吊工作人员、或中控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控制视频设备实时画面,做到清晰对准门吊下方的集装箱;通过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识别门吊下方的集装箱箱号。
-
公开(公告)号:CN111071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12372.7
申请日:2019-12-18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集装箱精准的装载在集卡汽车的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在集卡汽车的车板上安装UWB标签,在吊具上安装UWB基站,通过UWB定位技术对集卡汽车的车板进行粗略水平定位;步骤二、通过雷达的测距技术对吊具进行垂直粗定位;步骤三、移动吊具到粗定位的地方;步骤四、通过激光扫描技术,实现集卡汽车的车板相对吊具的精确定位;步骤五、根据精确定位自动控制吊车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卸载集装箱,从而将集装箱精准的装载在集卡汽车上,本发明能够将集卡汽车的车板进行定位,且将吊具也进行定位,使得集装箱能够精准的装载在集卡汽车上,装卸非常准确且方便,大大提高了装卸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5022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10633.1
申请日:2019-12-18
申请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货运中心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F-TR锁落位是否正常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判断是否采集到集装箱起重机上的吊具的松绳信号;步骤二、得到集装箱底面的四个角距离平板车面的距离,所述集装箱底面的四个角距离平板车平面的距离表示为H1、H2、H3、H4,Hn=hn-h;步骤三、判断H1、H2、H3、H4是否都小于FTR锁本身的高度,若H1、H2、H3、H4都小于FTR锁本身的高度,则集装箱在平板车上落位正常,即FTR锁落位正常,否则集装箱在平板车上落位不正常,即FTR锁落位不正常。本发明本发明检测方法简单,成本低,检测非常高效且快速,不会出现漏检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