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7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4009.8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 陕西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10 , A61K35/10 , A61K36/888 , A61K36/8884 , A61K9/107 , A61K9/14 , A61P25/08 , A61K35/32 , A61K35/618 , A61K35/413 , A61K35/64 , A61K33/28 , A61K31/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琥珀粒子,它是将琥珀细粉加入融化的PEG6000中,熔融、干燥后制备而成,其中,PEG6000和琥珀与重量配比为:PEG60001‑4份、琥珀4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石菖蒲油的Pickering乳,以及含有该Pickering乳的羚珠散制剂。本发明引入粒子设计技术通过熔融法以PEG6000为改性剂成功对琥珀粒子进行改性,以改性琥珀粒子为稳定剂可成功制备O/W型Pickering乳。提升了羚珠散处方中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契合中药制药“药辅合一”的用药哲学,同时也为其它含油中药固体制剂提升挥发油稳定性的提供了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548713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139232.X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止痒乳膏,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长药八宝3~5份,乳化剂6~13份,保湿剂17~23份,增溶剂7~9份,润滑剂13~17份,水43~47份。本发明以长药八宝的新鲜叶片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乳膏处方和制备工艺,使长药八宝乳膏外观性状稳定,同时止痒效果持久、经皮渗透性良好,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374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833352.4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
IPC: B01D17/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中药挥发油乳化芳香水进行油水分离的工艺,包括向中药挥发油乳化芳香水中鼓入气体,利用产生的气泡进行分离的步骤;其中,所述气泡为通过孔径30~50μm的砂芯形成的气泡;所述鼓入气体的气流量为0.3~0.5L/min,时间为180~420s。本发明工艺能够绿色、高效的实现中药挥发油乳化芳香水的油水分离,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1075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0544913.2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31/7048 , A61K47/14 , A61K47/26 , A61K47/10 , A61P37/04 , A61P31/12 , A61P3/02 , A23L33/105 , A23L2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乳化释药系统,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表面活性剂0.25~0.60份,助表面活性剂0.22~0.62份,油相0.12~0.3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黄芪甲苷SMEDDS,其是由上述的自乳化释药系统与黄芪甲苷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得的黄芪甲苷SMEDDS微乳液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药物溶出速率高,稀释稳定性好,利用本发明的黄芪甲苷SMEDDS,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在制备黄芪甲苷制品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40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54522.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12 , A61K47/26 , A61K47/36 , A61K36/8884 , A61K9/14 , A61P11/00 , A61P25/08 , A61P29/00 , A61K31/045 , A61K33/28 , A61K35/10 , A61K35/32 , A61K35/413 , A61K35/618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羚珠散口感的复合矫味剂,以及一种口感改善的羚珠散复合制剂,属于制药领域。本发明首次研究出了一种用于改善羚珠散口感的复合矫味剂:0.04‑0.08份甜味剂,0.02‑0.04份酸味剂,0.02‑0.04份胶浆剂,该复合矫味剂成功掩盖了羚珠散的不良口感,改善了制剂的口服顺应性。在羚珠散中添加上述复合矫味剂后得到的羚珠散复合制剂的苦味、腥臭味、砂砾感评分值均≤1.5(略有或没有味道),整体口感佳,苦味、腥臭味降低明显,口感顺滑,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75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31744.0
申请日:2019-12-21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利用一测多评法评价石菖蒲质量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标准品溶液;步骤2、制备供试品溶液;步骤3、测定;步骤4、分析。本发明提供的利用一测多评法评价石菖蒲质量的方法,能够检测出石菖蒲中61种挥发性成分,根据61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信息可对石菖蒲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同时还能用于区分不同产地的石菖蒲的质量;且根据该种检测方法能够分析石菖蒲提取过程中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不同,从而控制石菖蒲挥发油提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为中药材挥发油的高效提取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高挥发油工业大生产的收率及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943606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610574938.3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36/537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脑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丹参、红花提取物磷脂复合物30~50份、大豆油70~90份、中链甘油三酯160~180份、乳化磷脂10~20份、泊洛沙姆‑188,7~13份、甘油7~13份、油酸0.5~2份、VE 0.5~2份、EDTA‑Na20.03~0.1份、余量为注射用水;该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鼻腔亚微乳制剂,具有脑靶向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的优势。该制备方法科学合理、适合工艺化大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908525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679802.8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生地大黄中11种成分的HPLC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建立了生地大黄中11种指标成分梓醇、没食子酸、桃叶珊瑚苷、地黄苷D、地黄苷A、毛蕊花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而且操作简单、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重复性好,能够同时进行11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简化了样品制备方法,节约分析时间,为生地大黄药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中含有生地黄以及大黄的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00332.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 , 陕西摩美得气血和制药有限公司
IPC: A61K47/46 , A61K9/10 , A61K36/888 , A61K36/8945 , A61K9/48 , A61K47/10 , A61K3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石菖蒲与苍术挥发油的稳定性提升方法、应用和应用方法,属于中成药制备技术领域,其方法具体为:1)取聚乙二醇加热至融化,将青黛加入融化的聚乙二醇中,搅拌、干燥,制备改性青黛;2)将改性青黛、石菖蒲与苍术挥发油和水混合,剪切乳化,形成稳定的油相乳液。本发明利用改性青黛在石菖蒲与苍术挥发油界面上进行吸附和排列,将石菖蒲与苍术挥发油分子包裹,使石菖蒲与苍术挥发油的挥发性能受到限制,形成稳定的油相乳液,未造成青黛物质成分的改变及形成影响药效的新物质,在不引入其它药效成分的前提下,提高了石菖蒲与苍术挥发油的稳定性,提升了产品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49455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388840.5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陕西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48 , A61K36/8988 , A61P9/12 , A61P9/10 , A61P3/06 , A61P1/08 , A61P25/00 , A61P29/00 , A61P27/02 , A61P27/16 , A61P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强力定眩胶囊原料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取配方量40~50%天麻,粉碎,加乙醇溶液提取两次,提取液过滤,浓缩,得稠膏I;2)将步骤1)所得天麻药渣与杜仲和杜仲叶混合,加水煎煮三次,得煎液I;取川芎和野菊花混合,加水煎煮两次,得煎液II,合并煎液I、II,过滤,滤液浓缩得稠膏II;3)合并稠膏I、II,干燥粉碎,过筛得浸膏粉;取配方量50~60%天麻粉碎过筛,再超微粉碎,得天麻超微细粉;将浸膏粉与天麻超微细粉混合,再超微粉碎10s~60s,即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