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124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1856.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高频感应加热制备PEEK涂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金属基板进行预处理;制备PEEK粉末;对得到的PEEK粉末进行静电喷涂;对进行静电喷涂后的PEEK粉末进行电磁感应加热。本发明高频感应加热制备PEEK涂层的方法通过PEEK粉末静电喷涂使得涂层的厚度和均匀性可控,并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工艺快速的温度调节功能,精准控制PEEK粉末熔体自身粘度,以提高涂层的致密度和结合力,有效解决整体加热过程中的基体性能下降问题。高频感应加热和静电喷涂技术的结合很好的解决了涂层在涂覆过程中PEEK涂层结合力低、致密度较小、流挂、不均匀和涂层厚度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6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60977.3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IPC: B22F10/25 , B22F10/64 , B22F10/366 , B22F10/38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40/20 , B33Y80/00 , C21D9/30 , C22C19/05 , C22C38/44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激光增材制造柴油机凸轮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1#粉末和2#粉末;步骤2,将1#粉末和2#粉末分别按不同比例混合成4个梯度层所需粉末原料,对混合的粉末原料进行烘烤使其干燥;步骤3,对柴油机凸轮轴基体进行预处理,去除基材表面锈蚀和油污;步骤4,采用送粉器将步骤2处理后的粉末原料送入熔池内部,通过激光光斑移动完成对步骤3处理后的基体表面的激光熔覆过程,增材轨迹沿基体径向以螺旋线方式搭接或沿轴向按照往复运动形式进行搭接;步骤5,熔覆完成后,将完成表面镀层的基体放入井式炉中,完成低温退火。本发明制备凸轮轴的方法大大提升了柴油机凸轮轴的制造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3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208206.9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IPC: B32B1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多层复合膜,包括依次叠加的金属过渡层、金属间化合物层和耐腐蚀层,金属过渡层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稀土RE:0.2~2%,余量为Cr,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金属间化合物层为NiAl‑30Cr‑6Mo‑2Hf层,耐腐蚀层由ZrO2和α‑Al2O3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多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较高的膜层结合强度、热稳定性、抗蚀性和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08206.9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多层复合膜,包括依次叠加的金属过渡层、金属间化合物层和耐腐蚀层,金属过渡层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稀土RE:0.2~2%,余量为Cr,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金属间化合物层为NiAl-30Cr-6Mo-2Hf层,耐腐蚀层由ZrO2和α-Al2O3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多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较高的膜层结合强度、热稳定性、抗蚀性和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5371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52527.2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IPC: B23K26/348 , B23K26/70 ,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和超声去应力一体化装置,包括基座A,基座A上设置有激光焊接头和电弧焊枪,基座A远离激光焊接头的一侧侧面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基座B,基座B底部设置有超声冲击头,超声冲击头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基座B与超声冲击头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激光焊接头、电弧焊枪和超声冲击头的底端端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采用本发明装置能够使电弧焊枪、激光焊接头和超声冲击头同步运动,激光‑电弧焊接在前,超声冲击在后,达到前边施焊,后边同步超声冲击去应力强化的效果,能够有效去除厚板焊接及多层填充焊残余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66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505719.5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微米多层复合膜,包括金属过渡层和陶瓷层,陶瓷层为9wt%Y2O3稳定的ZrO2;金属过渡层为镍基合金。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对20CrNi3A基板进行预处理,之后清洗实验设备,将基板表面抛光,并在丙酮中超声波清洗,将NiCoCrAl靶材和YSZ靶材分别放置于两个坩埚内,再将基板加热至500℃,预热时间为60min,同时将真空度调至10-3~10-2Pa,最后,采用两把电子枪交替蒸发NiCoCrAl靶材和YSZ靶材沉积微米多层复合膜。采用本方法制备的膜层均匀致密,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及高的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3601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1624738.X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5/16 , C09D7/61 , C09D7/62
Abstract: 一种接枝改性的石墨烯原位生成疏水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一:两步法接枝改性,制备具有空间位阻的氧化石墨烯;步骤二:改性石墨烯原位嫁接纳米二氧化钛;步骤三:加入疏水成膜物,得到超疏水防污涂层;本发明提出两步法制备空间位阻改性石墨烯;得到的石墨烯在体系中容易分散,充分利用石墨烯巨大比表面积的优点,使体系的防污抗生物和防腐能力完全发挥,为石墨烯的难分散,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还以石墨烯为母版,原位生成纳米二氧化钛,在解决纳米二氧化钛难分散的同时,使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结合更紧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6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60977.3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IPC: B22F10/25 , B22F10/64 , B22F10/366 , B22F10/38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40/20 , B33Y80/00 , C21D9/30 , C22C19/05 , C22C38/44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激光增材制造柴油机凸轮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1#粉末和2#粉末;步骤2,将1#粉末和2#粉末分别按不同比例混合成4个梯度层所需粉末原料,对混合的粉末原料进行烘烤使其干燥;步骤3,对柴油机凸轮轴基体进行预处理,去除基材表面锈蚀和油污;步骤4,采用送粉器将步骤2处理后的粉末原料送入熔池内部,通过激光光斑移动完成对步骤3处理后的基体表面的激光熔覆过程,增材轨迹沿基体径向以螺旋线方式搭接或沿轴向按照往复运动形式进行搭接;步骤5,熔覆完成后,将完成表面镀层的基体放入井式炉中,完成低温退火。本发明制备凸轮轴的方法大大提升了柴油机凸轮轴的制造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03689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43929.9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方法,包括超声清洗并焙烧碳化硅或氧化铝粉体,与铝合金粉体混合球磨,通过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进行烧结处理,最后取出成形零部件并进行表面清理,零部件成形完成。本发明通过电子束选区技术实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高效、精确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9536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24738.X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5/16 , C09D7/61 , C09D7/62
Abstract: 一种接枝改性的石墨烯原位生成疏水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一:两步法接枝改性,制备具有空间位阻的氧化石墨烯;步骤二:改性石墨烯原位嫁接纳米二氧化钛;步骤三:加入疏水成膜物,得到超疏水防污涂层;本发明提出两步法制备空间位阻改性石墨烯;得到的石墨烯在体系中容易分散,充分利用石墨烯巨大比表面积的优点,使体系的防污抗生物和防腐能力完全发挥,为石墨烯的难分散,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还以石墨烯为母版,原位生成纳米二氧化钛,在解决纳米二氧化钛难分散的同时,使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结合更紧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