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03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595204.9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F01D5/14 , F01D5/18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力侧排气的气冷涡轮动叶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传统涡轮气动、冷却设计及叶片造型;2、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3、减小各截面尾缘半径,调整尾缘附近叶片外型线;4、设计叶片吸力侧短排气尾缘;5、构建吸力侧排气尾缘截面结构;6、建立吸力面尾缘叶片三维叶型;7、建立排气连接筋;8、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得到涡轮动叶叶型损失、叶片温度数据。本发明的吸力侧排气动叶造型方法能够减小涡轮动叶尾缘厚度,从而降低涡轮动叶叶型损失,改善涡轮动叶气动性能,提高涡轮及整机机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尾缘中间劈缝排气方式导叶尾迹损失大,涡轮气动效率难以满足要求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676287.4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置浴盆载荷船用发电型燃气轮机多级动力涡轮气动设计方法,在确定动力涡轮设计参数后,选择动力涡轮级载荷分配系数、各级反动度作为载荷控制参数并进行逐级分布规律的参数化设计,通过动力涡轮一维气动设计、典型工况动力涡轮气动性能分析、全工况整机总体性能评估,获得满足中高工况性能要求的动力涡轮气动方案。本发明通过个别关键控制参数的特定规律设置,实现了动力涡轮负荷分配及各级反动度的参数化与定制化,加速了设计过程,提升了设计效率。同时该方法不仅局限于船用燃气轮机动力涡轮,同样适用于各种使用工况范围宽、部分工况性能指标要求高的工业型燃气轮机多级动力涡轮气动设计过程。
-
-
公开(公告)号:CN11520383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595204.9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F01D5/14 , F01D5/18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力侧排气的气冷涡轮动叶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传统涡轮气动、冷却设计及叶片造型;2、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3、减小各截面尾缘半径,调整尾缘附近叶片外型线;4、设计叶片吸力侧短排气尾缘;5、构建吸力侧排气尾缘截面结构;6、建立吸力面尾缘叶片三维叶型;7、建立排气连接筋;8、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得到涡轮动叶叶型损失、叶片温度数据。本发明的吸力侧排气动叶造型方法能够减小涡轮动叶尾缘厚度,从而降低涡轮动叶叶型损失,改善涡轮动叶气动性能,提高涡轮及整机机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尾缘中间劈缝排气方式导叶尾迹损失大,涡轮气动效率难以满足要求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95200.0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力侧排气的气冷涡轮导叶尾缘结构,是一种通过涡轮导叶尾缘吸力侧将冷却空气排出的尾缘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可有效减小涡轮导叶尾缘厚度,降低涡轮导叶尾迹损失,改善涡轮叶片气动性能,而且还可降低冷却空气排气压力,增加排气速度,改善尾缘冷却效果,降低尾缘温度,提高叶片寿命的尾缘排气结构。从而解决传统尾缘中间劈缝排气方式导叶尾迹损失大的难题。本发明用于改善燃气轮机涡轮导叶尾迹损失、降低涡轮导叶尾缘温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69950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523712.3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量纲负荷控制参数的轴流压气机S2反问题设计方法,通过展向扭曲规律设计、展向损失设计与典型S2流面流线曲率法求解来获得轴流压气机的S2气动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载荷系数与反动度两个关键无量纲参数进行轴流压气机各级动叶进口预旋的定制化设计,实现了压气机空间负荷在S2设计阶段的主动控制,使轴流压气机的S2反问题通流设计达到了参数化、精细化的程度,有效提高了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精度,提升了气动性能,十分适合工程设计应用。同时,该方法不仅局限于燃气轮机轴流压气机,同样适用于各种工业用轴流压缩机、航空发动机轴流压气机/风扇的气动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8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18196.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Q10/00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船舶燃气轮机通气载荷系统预防性维修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系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并建立系统设备预防性维修分析模型,获取特征参数数值,匹配得出预防性维修周期及维修权重值,推送匹配的预防性维护建议和/或报警处理建议,进行预防性维护,提示维修人员进行预防性维护;匹配预防性维修指导项目,将对应的虚拟现实形式的预防性维修指导项目推送到维护人员人机界面,指导维护人员进行维护维修操作;实现在通气载荷系统发生实际故障之前预测或指示潜在故障,为现场运维人员提供较好的维护时机,有效降低了故障发生频率,变被动维修为主动防护,避免了重大设备故障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2561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534043.9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1M13/003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空气电磁阀可靠性试验测试系统,包括压缩空气钢瓶、精密过滤器、截止阀、球阀A、球阀B、球阀C、蓄能器、气体减压阀、空气电磁阀;压缩空气钢瓶气路与精密过滤器连接;所述截止阀与精密过滤器连接,用于更换压缩空气钢瓶时打开或关闭;所述球阀A用于测试完成时控制蓄能器中高压气体排放;球阀B和球阀C分别用于控制气体减压阀的进、出气路;所述空气电磁阀安装在气体减压阀后端。本发明通过移动车架设计便于测试系统随试验场地变化移动;通过气路独立设计可满足5件电磁阀测试需求;通过蓄能器设计可保证压力控制在安全限值,确保测试系统安全使用;压力传感器可直观显示各输入输出通道压力值,便于测试记录,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648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536699.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紫外线式火焰检测器现场检定方法,在检测现场,紫外光源释放紫外光,拟安装的紫外式火焰监测器检测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燃气轮机采集系统采集拟安装的紫外式火焰监测器的电信号输出,将此电信号输出与通过紫外式火焰监测器样件获得的模拟量输出值进行比较,若偏差处于允许范围,则对拟安装的紫外式火焰监测器安装使用,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不使用该拟安装的紫外式火焰监测器。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紫外式火焰检测器的现场检定,同时也适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其他类型的火焰检测器的现场检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104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36700.3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动力涡轮的新型滚珠轴承轴向受力调整结构和方法,创新性的将弹性环这种弹性元件引入到滚珠轴承的外环固定结构中,将滚珠轴承的轴向受力由两部分结构进行控制,一部分是弹性环的预压缩,另一部分是推力轴承与止推轴承的间隙。弹性环这种弹性元件的引入使得转子轴向串动量增加,进而可以增加了安装条件下的推力轴承与止推轴承间隙,优化了装配工艺,除此之外,动力涡轮停机后,由于弹性元件的存在,可以使得推力轴承与止推轴承脱开,防止滑油粘连推力轴承与止推轴承,优化了寒冷条件下的启动性能。动力涡轮工作状态下弹性环总的压缩量合理分配给弹性环预压缩量和推力轴承与止推轴承之间的间隙值,使滚珠轴承处于最佳轴向载荷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