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544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045037.9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缆三维物探船尾部物探设备布置,包括船体,船体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以及第四甲板,第一甲板的下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物探电缆拖点、物探电缆排缆器以及扩展器牵引绞车,第一甲板的上端面设有扩展器,扩展器的上端面设有扩展器收放装置;第二甲板的上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扩展臂牵引绳舷内导向轮和扩展臂辅助绞车;第三甲板的上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若干物探电缆绞车和若干物探炮缆绞车。本发明提供的八缆三维物探船尾部物探设备布置,通过物探电缆绞车及物探炮缆绞车的在同层甲板布置有效的降低了后甲板层高,及整个尾部甲板设备的重心高度,有利于船舶的稳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45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107901.3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驾驶室、驾驶甲板以及若干舱室,驾驶室上半部的右端面设有若干驾驶室前窗,驾驶室下半部的右端设有通风风箱且通风风箱的右端面与驾驶室下半部的右端面共面;驾驶室甲板的下方和驾驶室下半部均设有结构风道,结构风道的一端与通风风箱连接,另一端与驾驶室和若干舱室连接。本发明在多个需要通风舱室的情况下采用公共通风末端,显著减少需要布置的通风末端数量;通风末端位于方便到达的地方,利于设备的日常操作和维护;不影响驾驶室的操控视线;进排风管道集中穿过住舱区,采用低风速设计将对舱室噪声的影响降到最低;不存在通风末端进排风互相干扰的情况,提高通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5529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05409.7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B63J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箱和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一用于接收新风的新风回风混合舱,同时接收从若干舱室排入的回风,并进行混合;一用于接收混合风并对混合风进行一级温度调节的一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一用于接收混合风并对混合风进行二级温度调节的二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以及一用于接收混合风并对混合风后处理和加压的后处理和加压系统,经后处理和加压系统处理后的混合风排入若干舱室内。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舱室空调系统温度分区控制,可满足不同人的热舒适度要求,且降低全船空调系统电负荷,减少对船用发电机组配置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07901.3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驾驶室、驾驶甲板以及若干舱室,驾驶室上半部的右端面设有若干驾驶室前窗,驾驶室下半部的右端设有通风风箱且通风风箱的右端面与驾驶室下半部的右端面共面;驾驶室甲板的下方和驾驶室下半部均设有结构风道,结构风道的一端与通风风箱连接,另一端与驾驶室和若干舱室连接。本发明在多个需要通风舱室的情况下采用公共通风末端,显著减少需要布置的通风末端数量;通风末端位于方便到达的地方,利于设备的日常操作和维护;不影响驾驶室的操控视线;进排风管道集中穿过住舱区,采用低风速设计将对舱室噪声的影响降到最低;不存在通风末端进排风互相干扰的情况,提高通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9667302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186637.2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B63B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小长宽比船体线型的球鼻首,船体的船首处设有球鼻首,球鼻首的下端面与船体的船底齐平,球鼻首的一部分位于水线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水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设置适用于小长宽比船体线型的球鼻首后,从船舶主尺度角度看,船舶总长与船宽的比值不变,但是水线长与船宽的比值有所增加,实际增加了水动力学意义上的长宽比;设置适用于小长宽比船体线型的球鼻首后,从局部线型的角度看,进流段线型可以变得更加平滑,并且减小了水线处的半进流角,降低了破波碎波的产生概率,减少了船舶航行的阻力,使船舶航行稳定的基础上更节能以及球鼻首占用的排水体积小,对船舶排水量影响很小。
-
公开(公告)号:CN209667348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186638.7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B63H21/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烟气上扬的船用烟囱,包括烟囱本体,烟囱本体的上端面设有顶部封盖,烟囱本体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分别设有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且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位置相互水平对应,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之间构成烟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囱增设顶部封盖可避免排烟管内的烟气直接上扬,特殊的烟道设计可加速烟气向船后方向流动,进一步避免烟气上扬;除了避免烟气上扬,烟囱侧向两个端面如封闭时可以进一步避免烟气的横向扩散,保护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045037.9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缆三维物探船尾部物探设备布置,包括船体,船体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以及第四甲板,第一甲板的下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物探电缆拖点、物探电缆排缆器以及扩展器牵引绞车,第一甲板的上端面设有扩展器,扩展器的上端面设有扩展器收放装置;第二甲板的上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扩展臂牵引绳舷内导向轮和扩展臂辅助绞车;第三甲板的上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若干物探电缆绞车和若干物探炮缆绞车。本发明提供的八缆三维物探船尾部物探设备布置,通过物探电缆绞车及物探炮缆绞车的在同层甲板布置有效的降低了后甲板层高,及整个尾部甲板设备的重心高度,有利于船舶的稳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2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0250464.8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池内管柱导向装置及导向方法,该导向装置包括可固定安装于月池辅台车上的基座、可滑动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半筒状导向套、可滑动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二半筒状导向套、设置于基座上用于驱动第一半筒状导向套靠近或远离第二半筒状导向套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基座上用于驱动第二半筒状导向套靠近或远离第一半筒状导向套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半筒状导向套和第二半筒状导向套靠拢时可拼接形成导向筒,导向筒底端呈喇叭筒状,基座上还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半筒状导向套在基座上滑动的第一限位装置、以及用于限制第二半筒状导向套在基座上滑动的第二限位装置。可防止钻杆或套管受波浪影响过度弯曲,避免应力集中,有效保护钻具和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50464.8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池内管柱导向装置及导向方法,该导向装置包括可固定安装于月池辅台车上的基座、可滑动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半筒状导向套、可滑动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二半筒状导向套、设置于基座上用于驱动第一半筒状导向套靠近或远离第二半筒状导向套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基座上用于驱动第二半筒状导向套靠近或远离第一半筒状导向套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半筒状导向套和第二半筒状导向套靠拢时可拼接形成导向筒,导向筒底端呈喇叭筒状,基座上还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半筒状导向套在基座上滑动的第一限位装置、以及用于限制第二半筒状导向套在基座上滑动的第二限位装置。可防止钻杆或套管受波浪影响过度弯曲,避免应力集中,有效保护钻具和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6918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41139.2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隔水管应急悬挂管柱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拆卸连接在常规隔水管上部的工具,再驱使常规隔水管向上运动至第一预设高度,以使得常规隔水管下部与海底泥面的距离大于50米;S2:使用挠性接头将常规隔水管和送入隔水管连接起来;S3:判断挠性接头的位置是否低于钻井平台的月池内的采油树滑车的位置,若否,则下放常规隔水管和送入隔水管,若是,则执行S4;S4:驱使采油树滑车运动至钻井井口中心;S5:将送入隔水管调整至采油树滑车中心处;S6:通过顶驱将送入隔水管上提至第二预定高度。本发明通过顶驱取代传统的隔水管张紧器,满足软悬挂的需求,同时利用采油树滑车对隔水管进行扶正,避免发生碰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