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544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045037.9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缆三维物探船尾部物探设备布置,包括船体,船体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以及第四甲板,第一甲板的下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物探电缆拖点、物探电缆排缆器以及扩展器牵引绞车,第一甲板的上端面设有扩展器,扩展器的上端面设有扩展器收放装置;第二甲板的上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扩展臂牵引绳舷内导向轮和扩展臂辅助绞车;第三甲板的上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若干物探电缆绞车和若干物探炮缆绞车。本发明提供的八缆三维物探船尾部物探设备布置,通过物探电缆绞车及物探炮缆绞车的在同层甲板布置有效的降低了后甲板层高,及整个尾部甲板设备的重心高度,有利于船舶的稳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9667302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186637.2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中国地质调查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B63B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小长宽比船体线型的球鼻首,船体的船首处设有球鼻首,球鼻首的下端面与船体的船底齐平,球鼻首的一部分位于水线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水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设置适用于小长宽比船体线型的球鼻首后,从船舶主尺度角度看,船舶总长与船宽的比值不变,但是水线长与船宽的比值有所增加,实际增加了水动力学意义上的长宽比;设置适用于小长宽比船体线型的球鼻首后,从局部线型的角度看,进流段线型可以变得更加平滑,并且减小了水线处的半进流角,降低了破波碎波的产生概率,减少了船舶航行的阻力,使船舶航行稳定的基础上更节能以及球鼻首占用的排水体积小,对船舶排水量影响很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045037.9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缆三维物探船尾部物探设备布置,包括船体,船体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第一甲板、第二甲板、第三甲板以及第四甲板,第一甲板的下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物探电缆拖点、物探电缆排缆器以及扩展器牵引绞车,第一甲板的上端面设有扩展器,扩展器的上端面设有扩展器收放装置;第二甲板的上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扩展臂牵引绳舷内导向轮和扩展臂辅助绞车;第三甲板的上端面从船中至船首依次设有若干物探电缆绞车和若干物探炮缆绞车。本发明提供的八缆三维物探船尾部物探设备布置,通过物探电缆绞车及物探炮缆绞车的在同层甲板布置有效的降低了后甲板层高,及整个尾部甲板设备的重心高度,有利于船舶的稳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54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34161.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IPC: G01D21/02 , G01N33/0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封存“空‑天‑地‑井”立体监测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S1:风险调查识别方法研究,确定调查区域、核心区和外延区;S2:对监测路径进行评价,划定CO2咸水层封存的环境监测阶段,设计监测方案,厘定监测路径流、技术路线和步骤;S3:基于CO2地质封存环境风险分析、目的、监测阶段和指标划分,架构“空‑天‑地‑井”立体空间监测系统;S4:开展CO2咸水层封存监测数据传输与集成,确定数据集成、数据获取、信息抽取、数据清洗等大数据信息化路径;S5:按照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方案层进行影响指标评价,筛选敏感性监测指标,提出环境影响阈值自动、风险预警;S6: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修正和系统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450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46675.7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节地质勘测用相机用固定机构,包括支架部件,其中包括三脚架,设置于三脚架上的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上的水平仪,还包括,调节部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升降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上的旋转组件,设置于旋转组件上的俯仰组件以及设置于俯仰组件上的转动组件;安装部件,包括设置于转动组件上的安装组件,设置于安装组件上的夹紧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部件中的升降组件、旋转组件、俯仰组件和转动组件,在使用时能够控制勘测相机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和调节,通过遥控或自动化控制方式,实现对勘测相机的角度和位置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222369939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1170162.5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裸露地质坡体土壤环境修复装置,包括车体、容器、喷播管以及同时与容器和喷播管连通的加压泵,所述车体上竖直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侧面水平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通过球面轴承活动连接有抵接板,所述支撑件上水平设置有多个分布在支撑杆周围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在其自身的弹性势能作用下与抵接板紧密接触,所述喷播管通过连接件与抵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装置使抵接板与坡体贴合,抵接板通过连接件带动喷播管倾斜至与坡体平行,提高了喷播的均匀度,提高了坡体植被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1686621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410201.2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地雷达用的可调距离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水平尺和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包括两根对正的矩形管,矩形管通过连杆A连接,在靠近连杆一侧的矩形管的一端连接固定接头A,两固定接头A连接一天线支架,在该第一支架的一矩形管的顶壁安装水平尺,在水平尺所在的矩形管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口,该第二支架包括两插管和连杆B,两插管与两矩形管对应插配,两插管通过连杆B连接,在靠近连杆B的两插管的端部分别设有固定接头B,两固定接头B连接另一天线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219757340U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21319386.3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IPC: G01C1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图像采样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无人机拍摄取样的可变色像控靶标,包括固定框架、电子显示屏以及控制器结构,所述电子显示屏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内圈之中,所述控制器结构安装在固定框架的侧边上。该应用于无人机拍摄取样的可变色像控靶标,通过固定框架、电子显示屏以及控制器结构的设计和使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多组显示屏结构可以根据背景环境的不同,实时变换颜色,以达到像控靶标和背景之间实现最大对比度识别的目的,提高采样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353041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0954436.4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层地下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监测系统,它包括地下气体采集单元,地下气体采集单元、土壤温度含水率监测单元设置在地下,其余部件设置在地上;地下气体采集单元设置在气体循环管路入口端,气体循环管路出口端与气体浓度实时在线检测单元连接,并在气体循环管路出口端上设置有泵,地下气体采集单元和泵的控制端均电连接至数据采集单元;土壤温度含水率监测单元将采集到的土壤温度、含水率信息传输至数据采集单元中;数据采集单元与现有控制设备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现有控制设备;太阳能供电单元为上述各部件供电。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地表、地下联合实时在线浅层自动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21988299U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20622991.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IPC: C02F1/5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心钻探泥浆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泥浆池,所述泥浆池一端依次连接振动筛、可溶性碳酸盐投加罐、沉淀池、第一缓冲罐、复配罐、第二缓冲罐,所述复配罐一端连接所述泥浆池,所述复配罐上设有多个加料罐;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上均设有取样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溶性碳酸盐投加罐、沉淀池,使得泥浆中的大量小颗粒岩屑、重金属被除去,使得泥浆的使用寿命延长,后续处理难度降低;通过设置两个缓冲罐和一个复配罐,能够对泥浆的性能进行调整补充,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钻井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