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11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259405.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螺旋桨高效建模的敞水性能仿真方法,通过Fortran程序实现螺旋桨型值点二维到三维的坐标变换,自动输出PROE软件建模的各切面型线ibl文件,执行PROE建模螺旋桨的脚本,自动拟合曲面完成快速建模;基于螺旋桨三维模型,利用STARCCM+建立了螺旋桨定常水动力性能的高精度数值预报方法,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建立螺旋桨三维模型,重复性好,计算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41485.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节能减阻的中高速船舶压浪板的设计方法,S1、研究艉压浪板的设计参数,对设计参数进行显著性分析,选取设计参数的设计空间,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压浪板两项设计参数利用正交表进行多参数组合,相应进行压浪板方案设计;S2、利用CFD仿真方法,对压浪板多方案进行阻力仿真,总结压浪板的减阻机理,归纳压浪板设计参数组合的减阻率变化规律,结合工程限制条件,指导设计参数选取方向;S3、开展船模阻力试验和自航试验,综合减阻、节能效果,优化出最佳的压浪板设计方案。本发明可得出压浪板各设计参数对船舶阻力、自航的指导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工程实际,评估了压浪板应用于工程需考虑的因素,有利于推进该方法向工程应用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113581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896511.6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吃水及海水密度测量系统,包括安装于船舶底部舷侧附件中的压力传感器,测量该位置海水压力,还包括磁翻板液位计、液位变送器和信息处理模块;磁翻板液位计安装于水线附近,通过海水管路连接至舷侧附件与海水连通,液位变送器安装在磁翻板液位计上,液位变送器与信息处理模块信号连接,磁翻板液位计将磁力信号传递给液位变送器;信息处理模块根据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数据和磁翻板液位计测量的船舶吃水数据计算得到海水密度。本发明可以同时准确测量船舶吃水和海水密度,为船舶总体性能辅助决策和智能化提供精确数据测量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41128.6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入毂径比修正的螺旋桨最佳直径设计方法,包括S1、择桨叶数、盘面比与目标桨相近的图谱;S2、选择不同毂径比的库存桨;S3、按正交设计方法设计不同螺旋桨直径和螺距比的组合方案;S4、计算每个方案下的船舶航速及对应的螺旋桨转速,通过对螺旋桨推力系数进行修正来考虑毂径比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S5、针对每个直径下的一系列计算结果,按给定转速进行插值,得到该直径对应的航速;S6、绘制直径‑航速曲线,其航速最大值对应的直径即为最佳直径。本发明解决在受毂径比影响较大的大毂径比螺旋桨最佳直径设计过程中无法考虑毂径比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的问题,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41224.0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扭曲舵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进行不同工况的桨后流场仿真,仿真采用不带舵的全附体船舶模型,获得沿舵杆不同位置处的理论偏转角度θi;根据不同工况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系数wi,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舵杆不同位置处的加权后的偏转角度θ';通过回调系数对所述加权后的偏转角度θ'进行修正,得到舵杆不同位置处的修正后的偏转角度θ”;光顺舵杆不同位置处修正后的偏转角度θ”,得到设计偏转角度,将舵杆不同位置处的舵剖面按设计偏转角度偏转,通过扫略建立扭曲舵的三维几何模型;对扭曲舵进行CFD流场仿真,检验抗空化效果。本发明方法考虑了船‑桨‑附体相互作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和多工况均衡对扭曲舵的设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20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05347.1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ATIA的水面船舶型线精光顺方法,包括:S1、型线准备;S2、光顺边界线;S3、光顺横剖线、水线、纵剖线;S4、生成光顺后的横剖线与水线、纵剖线中点:利用CATIA自开发的二次开发工具或手动操作生成光顺后的横剖线组与光顺后的水线组、纵剖线组之间最短连线的中点,这些中点形成该横剖面新的型值点;S5、利用新的型值点重新生成横剖线组,然后根据生成的横剖线组生成水线组和纵剖线组;重复步骤S3‑S4过程,迭代光顺,迭代过程中逐步缩小曲线光顺命令中的最大偏差值,使三向线逐渐收敛;S6、生成船体曲面。本发明能够以高效率完成船体曲面的光顺,可有效提高型线的设计质量,明显减少船体外板精光顺工作量,可用于指导船舶的型线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9405.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螺旋桨高效建模的敞水性能仿真方法,通过Fortran程序实现螺旋桨型值点二维到三维的坐标变换,自动输出PROE软件建模的各切面型线ibl文件,执行PROE建模螺旋桨的脚本,自动拟合曲面完成快速建模;基于螺旋桨三维模型,利用STARCCM+建立了螺旋桨定常水动力性能的高精度数值预报方法,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建立螺旋桨三维模型,重复性好,计算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89852.3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流的船舶通道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待评估的船舶通道设计,搭建以全舰舱室或人员流通站位为节点的船舶通道网络;2)针对搭建的通道网络,以每个弧的人流量为设计变量,以各节点遵循能量守恒的连续性方程和各弧满足容量限制为约束,以网络通行总距离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网络流优化模型;3)利用分支定界法求解模型,获得各弧流量;4)对网络中一个节点或弧受到损害时的网络流进行计算,通过依次设置对应弧的最大流量为0进行模拟,获得评估结果。本发明方法可为通道网络的设计、评估、验证和完善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0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1141128.6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入毂径比修正的螺旋桨最佳直径设计方法,包括S1、择桨叶数、盘面比与目标桨相近的图谱;S2、选择不同毂径比的库存桨;S3、按正交设计方法设计不同螺旋桨直径和螺距比的组合方案;S4、计算每个方案下的船舶航速及对应的螺旋桨转速,通过对螺旋桨推力系数进行修正来考虑毂径比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S5、针对每个直径下的一系列计算结果,按给定转速进行插值,得到该直径对应的航速;S6、绘制直径‑航速曲线,其航速最大值对应的直径即为最佳直径。本发明解决在受毂径比影响较大的大毂径比螺旋桨最佳直径设计过程中无法考虑毂径比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的问题,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5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141224.0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扭曲舵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进行不同工况的桨后流场仿真,仿真采用不带舵的全附体船舶模型,获得沿舵杆不同位置处的理论偏转角度θi;根据不同工况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系数wi,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舵杆不同位置处的加权后的偏转角度θ';通过回调系数对所述加权后的偏转角度θ'进行修正,得到舵杆不同位置处的修正后的偏转角度θ”;光顺舵杆不同位置处修正后的偏转角度θ”,得到设计偏转角度,将舵杆不同位置处的舵剖面按设计偏转角度偏转,通过扫略建立扭曲舵的三维几何模型;对扭曲舵进行CFD流场仿真,检验抗空化效果。本发明方法考虑了船‑桨‑附体相互作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和多工况均衡对扭曲舵的设计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