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37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3243.4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16/36 , G06F16/33 , G06F40/284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向量表示的知识嵌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所有背景知识库V的词语构建一棵Trie树;2)根据Trie树和给定输入句子,查找输入句子中存在的背景知识词语;3)将背景知识词语按照长度进行维度划分,再转换为字嵌入向量;4)对背景知识词语引入词性标签表示词语所属的词性,生成多维的背景知识嵌入向量;5)将字嵌入向量与多维的背景知识嵌入向量拼接得到输入向量;6)将输入向量输入实体识别模型,利用所述实体识别模型识别自然文本中存在的实体。本发明将不同类型、表示方式、长度的知识表示为统一的向量嵌入神经网络输入中,为神经网络模型提供背景知识,避免神经网络预测出现常识性错误或者预测与知识冲突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6334.3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模糊神经网络的船舶概念设计评估与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数据集;2)根据欧式距离为数据集中的数据赋予标签,获得带标签的数据集;3)使用构建的有标签的数据集对TSK‑SVM深度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有监督的训练;4)以船舶概念设计方案解集为输入,经过TSK‑SVM神经网络模型确定预测值,损失函数计算预测误差,优化得到船舶概念设计方案解中的具体参数,最终输出完成微调也即合理化的全部船舶概念设计方案解集。本发明使用深度模糊神经网络TSK‑SVM有效学习了船舶概念设计具体参数之间高维的非线性耦合特征,可有效解决船舶概念设计方案解中由于具体参数之间深度耦合关系的损失引起的初始方案解存在的不合理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318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85434.2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自力抗沉救生装置,包括高压空气瓶、安全气囊模块、气囊充排气系统以及全艇一体化自救控制系统,其中,安全气囊模块沿水下航行器纵向设置多个且均收紧贴敷于航行器舷外安装面上,安全气囊模块经充气后包裹于水下航行器外侧以抗沉;气囊充排气系统包括气囊充排气设备以及艇体排气口,高压空气瓶与气囊充排气设备连接,气囊充排气设备与安全气囊模块和艇体排气口相连以控制对安全气囊模块进行充气或排气;全艇一体化自救控制系统与气囊充排气系统电连接以控制安全气囊模块的充气时间和充气量。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自力抗沉救生装置,可提高水下航行器的抗沉自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85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4473.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nventor: 陶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面无人艇及其主被动结合波浪补偿方法,所述水面无人艇包括水面无人艇本体和两侧的多个轻质标准模块附体,以及伸缩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水面无人艇本体尾端设置有推进装置,以使所述水面无人艇能够在水面航行;多个所述轻质标准模块附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水面无人艇本体两侧;所述伸缩装置一端通过万向节链接所述轻质标准模块附体,所述伸缩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水面无人艇本体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海浪数据调节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以平衡所述水面无人艇的航行状态。通过调节轻质标准模块附体的伸出长度调整无人艇虚拟宽度,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具有各种海浪补偿综合性优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60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76250.8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电磁波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1)和设置于所述背衬层(1)上的多个吸波模块层;其中,所述吸波模块层包括弹簧层(2)和设于所述弹簧层(2)上的电阻层(3),所述弹簧层(2)为阵列分布的多个弹簧;其中,所述电阻层(3)包括衬膜(31)和印刷在所述衬膜(31)上的多个电阻性图案单元(32),所述电阻性图案单元(32)为阵列分布的方形图案;本发明能够在相对较宽的频带内、相对较大的反射率变化范围内对雷达吸波结构的反射率进行调节的结构,从而实现对雷达探测及成像过程的干扰;通过装备隐身特性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化,形成具有随机可调特性的隐身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6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19843.0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40/295 , G06F4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命名实体自动识别方法、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根据预设特定领域的实体知识在图数据集中构建知识图谱,对知识图谱中的命名实体名称进行句子切分,并生成到倒排索引表;将文档格式文件中的文本信息输入到预设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中,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信息进行预处理和句子切分;通过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和AC树查找算法识别倒排索引表中的命名实体,并根据相似度算法对实体进行过滤得到过滤结果,滤除与预设特定领域无关的实体名称;根据过滤结果在知识图谱中查询对应的命名实体信息,并在预设页面显示命名实体的知识信息。本发明将有效地解决命名实体识别接口不便于调用的缺点,降低用户的使用复杂度,增加用户对领域实体进行正向设计时参考相关实体性能参数的便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2713.4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V10/774 , G06T7/66 , G06T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成像适配性准则训练样本生成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红外侦察卫星影像数据集合,从卫星的红外影像数据集合中,获取第K幅红外场景图像,设置扫描窗口及扫描步长;基于第M个扫描位置,截取扫描窗口大小的参考红外影像图Y,以红外影像图Y的中心点作为参考点,截取大于红外影像图Y的红外影像图O作为基准图,对参考红外影像图Y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红外特征参考影像图C;红外特征参考影像图C和基准红外影像图O进行红外特征相关面计算,并获得相关面特征参数,对参考图Y进行特征数据提取,得到参考特征参数集;将相关面特征参数集和特征参考参数集划分为正负样本,并加入训练样本集。本发明方法效率高、一致性好且无需人工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7673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7267.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波吸收反射调控器,属于超材料技术领域,包括:若干周期性排列的单元结构,所述单元结构由上至下包括:电阻、谐振层、介质层、二极管、空气层和金属底板,其中,所述电阻、所述谐振层、所述介质层、所述二极管、所述空气层和所述金属底板相互贴合,所述介质层上贯通设置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波吸收反射调控器利用电阻以及PIN二极管实现了较宽的工作带宽,通过谐振层的金属贴片给PIN二极管提供偏置电压,偏置网络与谐振层的金属贴片相融合,极大地降低了偏置网络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802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69961.7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陀螺”型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及其工作方法,该航行器主体采用类飞碟翼身融合的碟形翼身,碟形翼身内部的中心底层设蓄电池供电模块、中心中层设上浮下潜控制模块、中心顶层设通信导航模块、中心前后侧对称设水下推进模块、中心左右侧对称设空中飞行模块、外缘及中部间隙设任务负载模块。本发明兼具水下航行和空中飞行跨介质作业能力,空中、水下、出水、水面状态良好,性能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188703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7553.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感染‑免疫机制的无人艇协同目标探测与通信方法,该方法提出一个仿生分布式感染‑免疫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无人艇传感器工作‑休眠和感染‑免疫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感应区域视作传染病区,无人艇的传感器节点视作传染病区内的个体,目标视作超级传播者,目标信息视作病原体;当某个传感器节点使用其探测模块发现目标时,即某个个体通过直接感染而被感染;该节点通过通信模块与其邻居进行通信,即该个体通过交叉感染将病原体传播给其邻居个体,且各节点的“工作”和“休眠”状态随着目标而动态变化。本发明以较低的能耗解决无人艇集群的目标动态探测及通信问题,在联合目标监视和跟踪中以低能耗获得对目标的密集节点覆盖。
-
-
-
-
-
-
-
-
-